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为开发菝葜(Smilax china)资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菝葜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用量、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菝葜中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研究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3个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5.10,酶解时间48 min,酶解温度为53℃,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到2.289%。【结论】该优化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菝葜中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双酶法提取假酸浆中总黄酮,考察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共同作用时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以及酶用量对假酸浆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考察假酸浆黄酮对几种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双酶法提取假酸浆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4.6、酶解温度55℃、加酶比(果胶酶:纤维素酶)3∶1、酶解时间70min,此条件下假酸浆中总黄酮的提取率是5.63%。假酸浆中总黄酮对大肠杆菌、青霉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2.5、2.5、5mg/mL。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葛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以葛根素及葛根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筛选了酶解时间、酶质量分数、酶解温度、酶解pH值等;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进行数据分析,以葛根素及葛根总黄酮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对酶解时间、酶质量分数、酶解温度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的筛选。文章首次选用木瓜蛋白酶酶解的方法,对葛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辅助提取,并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酶解pH值为6,酶质量分数为2%,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4h时,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葛根中有效成分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酶解法提取紫藤总黄酮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选酶辅助法提取紫藤总黄酮工艺条件及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辅助法提取藕节中的总黄酮提取工艺如下:首先纤维素酶酶解,再用乙醇回流.固定提取剂乙醇浓度为70%,固定料液比为1∶20g/mL和回流时间为2h.设计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初步确定了紫藤中总黄酮提取的较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酶浓度为0.20mg/mL,酶解温度为50℃,pH值为6.0,酶解时间为2.5h,紫藤颈、紫藤叶、紫藤花和紫藤果荚中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0.94%、4.60%、3.32%和5.16%,可见紫藤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紫藤总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及对自由基的清除实验结果显示,紫藤总黄酮提取液对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5.
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的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时间和酶用量对总黄酮产量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0℃,酶解液初始pH=4.5,酶解时间为120min,酶的浓度为0.2mg/mL的纤维素酶和0.1mg/mL的果胶酶的复合酶液;对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与传统乙醇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酶法提取工艺比传统乙醇提取法牡丹花总黄酮产量提高了19.8%。薄层层析结果显示,酶对提取物性质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漳州血柚皮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对血柚皮总黄酮进行提取,并以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提取率.分别对酶用量、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并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对提取过程显著影响提取率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提取血柚皮中的总黄酮的优选工艺条件为:酶用量5.5%,pH 5.2,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为50 min,该工艺条件下血柚皮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1.52%.  相似文献   

7.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红托竹荪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酶解pH值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确定复合酶法提取红托竹荪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为1.5%,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为4.5,此条件下的红托竹荪多糖得率为7.98%.  相似文献   

8.
采用响应面法对酶解提取鳊鱼鱼鳞胶原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的原理,以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为自变量,以胶原蛋白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设定的3个影响鱼鳞胶原蛋白提取效果的因素,其影响大小依次为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优化分析获得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31.32℃、pH值4.24、酶解时间1.95 h、加酶量1.5%,胶原蛋白的含量为883.64 mg/g。为了方便实际操作,将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修正为:酶解温度31℃,pH值4.2,提取时间2 h、加酶量1.5%,实际得到胶原蛋白含量为881.78 mg/g,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说明模型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栝楼叶蛋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栝楼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温度为55 ℃、pH值为10、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为150 W、料液比为1∶25(g∶mL)、NaCl的浓度为0.5 mol/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叶蛋白提取率达到23.26%.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为药食两用植物,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本文研究了用纤维素酶法提取鱼腥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鱼腥草原料经纤维素酶预处理后浸提,总黄酮得率可达到8.182%。其酶解的最佳条件为:料液中酶的质量浓度为0.2mg/mL,酶解温度45℃,酶解pH=5.0,酶解时间90min。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提高鱼腥草总黄酮得率。  相似文献   

11.
沙棘果渣中总黄酮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从沙棘果渣中提取黄酮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溶剂和果渣脱脂与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沙棘果渣总黄酮的常规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脱脂,质量分数为65%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80 ℃,提取1 g果渣的每次溶剂用量为8 mL,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为1h),在常规提取的最佳条件下沙棘果渣的总黄酮得率高达0.534 4%。尝试了超声辅助提取,结果表明提取前用超声预处理15 min,可以大大减少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而黄酮得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籽蛋白工艺进行了优化.先选取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浸提pH值等条件对杜仲籽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实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本工艺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籽蛋白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25,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温度为50 ℃,浸提pH值为10.0)下,杜仲籽蛋白提取率为77.03%.  相似文献   

13.
采取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探究广金钱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加权评分法,以广金钱草多糖的得糖率和含糖量的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考察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酶解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因素对广金钱草多糖综合得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筛选对广金钱草多糖综合得分影响较大的因素,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优化广金钱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研究表明,在复合酶提取(质量比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1:1),酶添加量固定为1%的条件下,超声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广金钱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50:1(g/mL),超声时间为86 min,超声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60 min,酶解温度为60℃,酶解pH为5.5.在此条件下,得到多糖的综合得分达92.02,与响应面模型的预测值相符合.此方法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广金钱草多糖的提取量,表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广金钱草多糖的提取工艺是可行的,可为其工艺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甘草为原料,碱性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甘草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氨水浓度、液固比、超声温度及超声时间为响应变量,甘草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甘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甘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11,氨水体积分数1.0%,乙醇体积分数66%,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74℃。在该条件下,甘草总黄酮提取率为2.15%。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微波辅助提取溪黄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为中火,微波时间为4min,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经试验验证,在此最佳条件下.溪黄草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5%.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超声预处理的超声功率、 温度和时间, 以及水活度和pH值等反应条件对酶促拆分布洛芬反应的影响, 筛选得到超声预处理对酶促拆分布洛芬的最适反应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超声预处理作用可大幅度提高酶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改良微孔板法, 考察pH、温度、培养时间和目标污染物浓度4 个环境因子对3 株氮杂环芳烃降解菌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 pH、温度、培养时间对生物膜的形成影响显著, 且各降解菌的最佳成膜条件分别为: BC026成膜的最适pH为7, 最适温度为35℃, 培养时间为36 小时; BW001成膜的最适pH为8, 最适温度为35℃, 培养时间为48小时; BW004成膜的最适pH为7~9, 最适温度为40℃, 培养时间为36小时。在0~1600 mg/L的目标污染物浓度内, 目标污染物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聚花过路黄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总黄酮为指标,优化聚花过路黄醇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过路黄的乙醇回流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浓度的55%左右,提取次数为3次,溶剂用量为投料量的8倍,提取时间为每次2 h;按优化条件测定的重庆产聚花过路黄总黄酮的质量分数为10.980 6 mg/g。  相似文献   

19.
环氧化硅胶固定木瓜蛋白酶及其动力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硅胶为载体,γ-环氧丙基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对木瓜蛋白酶进行了固定化.最适固定化条件如下:温度为25℃,pH为8.0,时间为18 h,酶量为每100mg环氧化硅胶固定24 mg酶.同时以酪蛋白为底物,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酶活力回收的影响,并比较了固定化酶和溶液酶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都比溶液酶有所提高,且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