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红外二阶导数谱法快速鉴别前胡及伪品防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维红外光谱(FTIR)并结合二阶导数谱技术。对前胡及其伪品防风进行了快速无损的鉴别研究.前胡和防风在一维谱图上差别不显著,而在高分辨率的二阶导数谱中,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些差异,不仅可以快速鉴别前胡及其伪品防风,还可以推出两者本身所含的有机酯类化合物、芳香类化合物和糖苷类化合物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相结合可快速有效地分析和鉴别前胡及其伪品防风.该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亚麻油中的主要组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永群  汤俊明 《河南科学》2002,20(3):245-248
用厚度为 1cm的玻璃比色皿作为吸收池 ,测定了亚麻油的近红外光谱 ,利用 70 0 0~ 6 0 0 0cm-1范围内的透波率 ,建立了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用二模型预测了亚麻油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 ,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 2 %以内 ,并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效果较好。该法可用于亚麻油中主要组分的实时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3.
灵芝质量控制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了有关灵芝鉴别、灵芝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的研究文献,对灵芝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第一,目前灵芝鉴别的方法比较多,但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近年来,随着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指纹图谱技术与其相结合已广泛地用于鉴别灵芝.第二,目前灵芝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的方法都比较成熟,但主要都是通过测定灵芝中某种成分的含量来评价灵芝的质量的优劣,这不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因此,在评价灵芝的质量时应与其药效相结合,不能仅以其某种成分的含量高低评价其质量.  相似文献   
4.
氢氯噻嗪药物共晶的制备、表征及量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氢氯噻嗪(HCT)作为药物活性成分(API),以烟酰胺、烟酸作为共晶形成物(CCF),在室温条件下制得2种药物共晶HCT·NCA(1)、HCT·NNA(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此外,利用Gausian 03W程序,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2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全优化,对其分子轨道能量、前线分子轨道、自然键轨道(NBO)等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5.
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黄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对黄芪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种、同种不同等级和同种同级不同部住黄芪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同种不同级别和同种同级别不同部位黄芪的红外谱图差异较小;而不同种黄芪的红外谱图则差异较大,红外光谱可用于鉴别黄芪。  相似文献   
6.
三维荧光指纹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搜集了有关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油种鉴别、水体检测、中药鉴别中应用的研究文献。对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目前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油种鉴别、水体检测领域中。但其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分析化学的诸多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丽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微波辅助提取溪黄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为中火,微波时间为4min,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经试验验证,在此最佳条件下.溪黄草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5%.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作为显色体系,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总黄酮的含量.该方法在0.00~1.25 mg范围内吸光度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97.43 %~103.0%,相对标准偏差(n=6)为1.83%.结果表明: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总黄酮含量差异不大.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总黄酮含量检测,实验结果为溪黄草及其近缘种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溪黄草多糖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优化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溪黄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为中火,微波时间为25min,料液比为1:15(g/mL).在此条件下.溪黄草多糖的提取率为15.32%.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节省时间、操作简便、易工业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氮唑-1-乙酸(Htza)和1,10-邻菲罗啉(phen)混合配体与三氟甲基磺酸铜(Cu(CF3SO3)2)在常温条件下反应得到1个单核Cu(Ⅱ)配合物[Cu(tza)(phen)2]2·(CF3SO3)2·0.5H2O(简称配合物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通过单核阳离子[Cu(tza)(phen)2]2+和CF3SO3-阴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1,10-邻菲罗啉芳香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以及四氮唑杂环与晶格水之间的OH幆N弱氢键作用形成的稳定的三维超分子结构.对配合物1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对配合物1金属离子的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进行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