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财税角度提出了一些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一些建议:即清理和解决乡村债务,推进农村基层政权体制改革和城乡配套的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使公共财政逐步覆盖农村;建立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民主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生产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农村改革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是国家和集体。农村改革后,这种供给机制不复存在,而新的供给机制又未完全建立,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负担过重。收入难以增加。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客观要求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这是农村进行第二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建议,必须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以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境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崭新的农村面貌。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术界对农村公共产品和乡镇财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供给机制及制度演进、供给现状以及财政职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乡镇财政改革等方面对农村公共产品和乡镇财政二者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5.
王蓓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1):115-118
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总量不足、结构失调、效率低下、有失公平的现状,其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县乡财政困难、财政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缺乏科学性。必须通过建立充分体现农民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建立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转移支付制度、切实保障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注重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快进行各种配套改革等措施,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从而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6.
乡镇改革与乡镇机构改革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改革.中国下一步的乡镇改革总体目标是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惠及9亿农民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提高整个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尚未建立多元的供给机制;公共政策的困境等。在“绿箱”政策框架内扩大公共产品供给,应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按WTO规则界定政府职能;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刺激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  相似文献   

8.
农业税取消后,农村乡镇财政资金面临较大困难,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成为当前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和影响因素的探讨,认为应在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基础上,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管理的分级责任,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多方位多层次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9.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尚未建立多元的供给机制;公共政策的困境等.在"绿箱"政策框架内扩大公共产品供给,应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按WTO规则界定政府职能;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刺激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过程,但是政府主导、以制度外财政为主的供给制度并没有改变,而是沿着既有的路径继续发展。本文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看为意识形态的蜕变,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体化、均等化和服务对象的"非歧视化";完善地方政府激励制度;改革财政体制,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