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室温下〔Fe(phen)3〕(ClO4)3.H2O与NaaNO2在碱性介质中发生的固一固相氧化还原反应。用Mossbauer谱、XRD、IR、元素分析、TG-DTA和磁化率测定等手段表征了反应24h后的固相产物。实验表明,室温下该反应速度快,反应进行完全。  相似文献   

2.
报导Eu_(1-x)Sr_xFeO_(3-y)(x=0.0~1.0)的固相反应法合成,测量了其X射线衍射及室温下的 ̄57FeMossbauer谱。实验结果表明,Sr掺入了EuFeO_3晶格,结构变化与掺杂量密切相关。室温下 ̄57FeMossbauer谱由一套反铁磁六线谱、一套顺磁双线谱和一套顺磁单线谱组成(X=0.2,0.4,0.6).处于立方相的Fe离子的IS介于Fe ̄3+和Fe ̄4+之间,可能参与电子跳跃。  相似文献   

3.
用固态反应合成了(Y,Zn,Sr)3(P,VO4)2∶Dy3+荧光材料。经XRD测定属于单斜晶系,晶胞参数α=7.556A,b=8.510A,c=5.058A,β=95.32°。基质和Dy3+的发光效率以及(Y,Zn,Sr)3(PxV1-xO4)2∶Dy3+中Dy3+的发光强度和蓝黄比(B/Y)均与x有关,样品中B/Y比均大于1,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近白光。  相似文献   

4.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cis-[Coen2(OH)(OH)2](ClO4)2(en为乙二胺)与酸性媒介黄GG染料(2-羟基-5-[(4-苯磺酸基)偶氮基]苯甲酸)的取代反应动力学.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oen2(OH)2]+、[Coen2(OH)(OH2)]2+60℃时的加质子反应平衡常数.用分光光度法测得60℃时染料的酸解离常数.60℃离子强度为0.1mol/kgNaClO4时,各络合质点与染料的反应活性顺序为[Coen2(OH)(OH2)]2+>[Coen2(OH)2]+>[Coen2(OH2)2]3+.由表观速率常数kobs与Co(Ⅲ)络合物浓度的关系及反应活化参数西ΔH、ΔS可见,该取代反应是按SN2缔合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在μ=0.10mol·1 ̄(-1)(LiClO_4)、pH=8.0对不同温度下[Fe(CN)_5H_2O]和[(NH_3)_5Co(OOCC_5H_4N)] ̄(2+)的内配位界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25℃,双核配合物[(NH_3]_5Co(OOCC_5H_4N)Fe(CN)_5]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3.9×10 ̄(-1),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分别为89.5kJ·mol ̄(-1)和6.0J·mol ̄(-1)·K ̄(-1)最后对该反应的机理、速率常数和绝热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Hg(OAc)2,Zn(OAc)2.2H2O与双硫腙在室温条件下的固相化学反应,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了双硫腙的Hg(Ⅱ),Zn(Ⅱ)配合物,经XRD,IR,UV的测定,并与标准图谱对照,确定了固相产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7.
AgNO_3和a-ph_2ppy,(a-(C_6H_5)_2P(NC_5H_5))在加有少量H_2O_2和NaOH的C_2H_5OH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的灰黑色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P4_1,a=1.300nm,C=4.076nm,v=6.884nm ̄3,Z=8,D_c=1.67gcm ̄(-3),R=0.059,r_ω=0.072.每一不对称单元中存在二套独立而结构基本相同的[Ag_2(a-ph_2PPy)_2] ̄2+,它的二个Ag原子和二个a-ph_2PPy中-N-C-P-桥的N,P原子联接成为一个稳定非共面八员环,而环内Ag,Ag间距分别是0.314,0.3l0(nm),均未成键。不对称单元中的二个八员环通过的O原子与环上Ag原子的弱成键而具有结构联系。环内还出现了罕见的三配位Ag原子。  相似文献   

8.
H(PyH)[Mo(C(HO)·2HO的晶体结构采用。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属单斜 晶系,空间群A2/m,a=9.114(8)、b=18.945(6)、C=11.43(2)A,=102.3(1),Z=2,Dealc =2.09,Dobs=2.08。g·cm-3。研究表明,络合物具有双氧桥双核钼Mo2O42=核心,Mo-Mo金属键长2.564A.Mo为扭歪的八面体配位,二聚体由两个用的配位多面体通过共边相联系,络阴离子具有C2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用溶解量热法,以水为量热溶剂,根据 Hess 定律设计了一个热化学循环,用新型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分别测定了以下两个过程的溶解热:2 K I O3+ Ni( I O3)2+ H2 O K+(aq)+ Ni2+(aq)+ I O3- (aq), K2 Ni( I O3)2·2 H2 O+ H2 O K+(aq)+ Ni2+(aq)+ I O3- (aq).   并根据 相关数据 求得 K2 Ni( I O3 )4 ·2 H2 O 在 298. 2 K 时 的标 准生 成焓, 其值 为- 2 127.20 k J·m ol- 1 ,同时根据该化合物的 D S C 数据估算了 K2 Ni( I O3)4 ·2 H2 O 的生成焓,并将两者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报导了Bi(DTC)2(NO3)(H2O)配合物合成,并对这个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XRD粉末衍射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可能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温下甘氨酸与Cu(OH)2的固相配位反应,合成配合物cis-Cu(Gly)2.H2O,采用自行研制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溶解量热法测定甘氨酸、Cu(OH)2、配合物溶于2.0mol.L^-1的HCl溶液中的溶解焓,通过所设计的热化学循环,应用Hess定律,得到甘氨酸与Cu(OH)2固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rH^φm为-24.370kJ.mol^-1,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fH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Gd(NO_3)_3/Er(NO_3)_3-Gly-H_2O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度和饱和溶液折光率。各体系的溶度和饱和溶液折光率曲线均由4支组成,分别与RE(NO_3)_3·nH_2O(RE=Gd,n=6;RE=Er,n=5)、配合物RE(Gly)_2(NO_3)_3·2H_2O,RE(Gly)_4(NO_3)_3·H_2O及Gly相对应。  相似文献   

13.
脉冲辐解法研究Cu(Ser)2和Cu(Gly—Gly)2催化O2^—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自行合成的丝氨酸铜Cu(Ser)2和甘氨酰革氨酸铜Cu(Gly-Gly)2作为SOD模拟物,在pH7.8及(20.0±0.5)℃条件下,用脉冲辐解法分别研究其催化超氧化阴离子自由基(O2)歧化反应的动力学,得到了反应级数n及催化速率常数kcat,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证实了水溶液Cu(Ⅱ)-氨基酸络合物催化O3歧化反应乒乓机理中第一步反应是整个反应过程的速控步骤。  相似文献   

14.
王冬梅  刘绍文 《河南科学》1996,14(4):367-369
室温下,金属铜粉和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在甲醇溶剂中反应生成铜配合物[Cu(C8H4O2SF3)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测试该配合物为单斜晶体,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0.582(1),b=11.169(2),c=8.044(3);β=104.61(2)°;V=916.73;z=2;Dc=1.833g·cm-3;R=0.082,Rw=0.092。铜原子与四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四方平面  相似文献   

15.
用稀土金属氧化物Nd2O3作为添加剂,通过固相反应的方法稳定ZrO2立方相。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稳定的ZrO2立方相的体积分数随着Nd2O3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上升,当Nd2O3含量为12mol.%时,ZrO2立方相全部在室温下稳定,其稳定作用与Nd-O与Zr-O键长的匹配有关,同时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到了ZrO2立方相的晶格参数。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二个内、外消旋的双(苯基亚砜)乙烷(α、β-Bphse)Cu(Ⅱ)配合物:[Cu2(α-Bphse)2(NO3)2](NO3)2(1)和[Cu2(β-Bphse)2(NO3)2](NO3)2(2).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结果表明配体Bphse均以二个氧原子与Cu(Ⅱ)配位.在ESR谱图中,这二个配合物呈现△Ms=2的半场跃迁,且它们在室温下的μeff均较明显地小于Cu(Ⅱ)仅自旋的μeff,指明它们均为反铁磁性的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17.
复盐D2Ni(IO3)4.2H2O的热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溶解量热法,以水为量热溶剂,根据Hess定律设计了一个热化学循环,用新型的具有恒定深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分别测定了以下两个过程的溶解热:2KIO3_Ni(IO3)2+H2O→K^+(ap)+Ni^2+(aq)+IO3^-(aq);K2Ni(IO3)12.2H2O+H2O→K^+(aq)+Ni^2+(aq)+IO3^-(aq)并根据相关数据求得K2Ni(IO3).2H2O在298.2L 标准生成焓,  相似文献   

18.
首次报道了硫酸介质中微量钌(Ⅲ)对KIO4(或KBrO3)氧化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3,5-Br2-PADAP)褪色具有显著的催化使用,并以此反应为指示反应建立了测定微量钌的催化光度法,在Ru(Ⅲ)-KIO4-3,5-Br2-PADAP体系中,钌(Ⅲ)含量在0.080~0.300μg/10.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Ru(Ⅲ)-KBrO3-3,5-Br2-PAD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Hg(OAc)2、Zn(OAc)22H2O与双硫腙在室温条件下的固相化学反应,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了双硫腙的Hg(Ⅱ)、Zn(Ⅱ)配合物.经XRD、IR、UV的测定,并与标准图谱对照,确定了固相产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scc—DV—x。法计算了Fe_3(CO)_9(μ_3─CO)(μ_3─S),Ru_3(CO)_9(μ_3─CO)(μ_3─S)和Os_3(CO)_9(μ_3─CO)(μ_3─S)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三个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分布明显分成若干组,费米能级的高低为Ⅱ>Ⅲ>Ⅰ,三分子的HOMO和LUMO能级组主要为M─Cb,M─S和M─M特征键,金属参与成键和反键轨道的主要成份是d轨道,并有比例较小的P轨道。三分子所带正电荷Ⅱ<Ⅲ<Ⅰ,与分子的电负性数据相一致,反馈π键的强度Ⅱ<Ⅲ<Ⅰ.在亲核反应中,亲核试剂首先与金属原子或端羰基的碳原子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