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速公路服务区系统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水平,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各个功能设施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其运行特性提出了各个功能设施相应的服务水平分级指标、分级标准;采用距离综合评价法对多个服务区系统服务水平进行比较,得出其优劣次序,并结合重庆市4个服务区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能较好地反映高速公路服务区系统的服务水平,可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鑫 《广东科技》2010,19(14):128-128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选址既要符合相关文件规范要求,同时也要考虑自然环境及运营条件,如交通、水电等因素。本文对服务区设置形式和功能区划作了详细分析,同时总结了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的两种模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可对以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Kalman滤波理论在短时交通预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基于Kalman滤波理论的短时段交通量预测模型,并利用京沪高公路和南京禄口机场高速公路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仿真预测.预测结果表明Kalman滤波预测方法对各种状态交通流有较好的适应性,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两客一危"数据,以沈海高速公路厦门段为例,通过浮动车的GPS时空图发现高速公路服务区路段车辆行驶特征,同时选取车辆的平均速度、最低速度、速度方差等车辆运行特征指标进行层次聚类,得到服务区路段车辆的行驶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服务区路段存在3种行驶模式,即进出服务区、正常行驶和交织减速,基本可以代表车辆在服务区路段的实际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日益完善,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掌握高速公路的交通状态,以济青高速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门架数据,设计了k均值聚类算法和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算法相结合的两阶段聚类方法来识别驶入服务区车辆和异常行驶的车辆,再结合各车型流量占比加权的交通状态指数,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高速公路路段交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两阶段聚类算法有着很好的识别效果,通过交通状态指标发现在7:00—20:00时段高速公路存在3个交通状态较拥堵的时段,精确地识别出高速公路中交通状态较拥堵的路段,并且发现路段的大车混入率与交通拥堵程度呈现密切的正相关的趋势,最后依据交通状态指数将济青高速路段交通状态划分为4个不同的等级,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路段交通状态评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了及时了解运营桥梁的使用状态,并且为桥梁的后期评价作准备,针对某高速公路连续刚构桥进行了外观状况检查,通过采用考虑桥梁各部件权重的综合评定法,判定桥梁的运营状况:针对运营期间桥梁的承载能力情况,通过结构分析,确定静载试验方案,利用现场加载试验测试桥梁的挠度和应变,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对桥梁结构做出总体评价,为桥梁的运营管理和养护提供技术依据,也为同类桥梁的运营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客观对比和分析多条高速公路交通运营安全状态,解决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高速公路运营安全评价中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问题.在分析高速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及环境特点并充分兼顾系统性、科学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基础上,构建了由高速公路交通设施、交通安全管理、交通事故及严重程度三方面共13个评价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权重组合目标函数,并求解得到在线性组合情况下,AHP权重和熵权权重各占50%时组合最优.在此基础上提出线性组合权重最优评价算法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合理地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进行对比和排序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中对高速公路运营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环境、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入手,提出并构建了高速公路运营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DAGF的综合评价方法对长潭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得出长潭高速公路的经济、环境、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定义出发,主要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分类、设置目的、布局原则以及规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根据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规划建设的重点,应加强停车服务的功能,并对服务区内的停车场的合理面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张旭 《科技促进发展》2010,(6):55-55,60
随着全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服务区品牌化的经营模式、高速公路服务区概念与特点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不同服务设施的经营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深圳市地铁为案例, 利用百度热力图, 通过热力平均值和热力离散系数构建轨道站点服务区活力测度体系。结果表明: 1) 深圳市人口聚集具有站点导向, 占深圳市总面积15%的轨道服务区在7—23时集聚全市38%~50%的人口, 呈现夜间少、日间多的人口聚集特征; 2) 测度体系将深圳市166个轨道站点服务区划分为低平衡成熟型、高平衡成熟型、高平衡孕育型和低平衡孕育型, 活力表现与建成环境有关, 成熟型服务区建设强度更高, 低平衡型服务区用地不均衡的情况更严重, 拥有规模性城中村的服务区更易表现出高平衡型特征。基于热力图数据的活力测度能帮助不同类型的轨道站点服务区采取相应的规划策略, 产生更理想的公共交通导向式土地开发(TOD)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郑州市花园口黄河河岸带为例,分析区域内人类需求和河岸带的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物质产品生产和景观游憩是影响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因素;按照综合评价值将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5个等级,即优、良、中、差、很差,研究区综合评价指数为0.69,处于中等.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场调查内容,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新华  游迪 《河南科学》2012,30(1):111-114
高速公路服务区选址间距应考虑建设成本,经济、社会效益及满足顾客生理、心理、机械性能维护等功能.以河南高速公路服务区选址间距为例,根据河南不同地域条件下地形、经济状况、路网节点处、省界的服务区选址特点进行研究,制定河南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指南和实施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选择问题,建立城市公交线网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基于城市公交线路网的特点和与地铁的协同性,从基础设施建设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和运行效益水平指数和与地铁的协同指数四个方面确立评价指标,建立了公交线网运行效率体系。并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应用真情巴士公交公司采集的数据对青岛西海岸新区公交线路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城市快速路交织区交通特点,提出交织区运行风险预测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城市快速路交织区断面线圈数据及自然驾驶试验数据,分析城市快速路交织区运行特点,结果表明交织区车辆变道行为导致其运行风险增大;然后基于VISSIM仿真试验方法,分析交织区运行风险影响因素,建立运行风险预测模型,同时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提出风险分级标准;最后采用无人机采集的交通流数据进行运行风险预测模型误差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快速路的设计管理提供工具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河北省服务区驶入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模型,揭示了服务区规模、服务区地理区位、关联地区土地利用、高速公路类型等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服务区不同车型驶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显著优于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断面交通量对三种车型均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地区服务区对于小型车驶入量促进作用显著;2~4h车程范围内,风景名胜密度对小型车驶入量具有促进作用,且在旅游旺季及位于旅游业发达城市的服务区影响最显著;2~4h车程范围内工商业型信息点(point of information,POI)密度对大中型车驶入量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货运高峰期及位于商贸发达城市的服务区促进作用显著;所属高速公路沿途资源型城市数量对服务区大型车驶入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供暖季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估驾驶人操作手机的各种行为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组织19名驾驶人佩戴眼动仪开展室内模拟驾驶试验,分别采集城市快速路自由流和拥挤流2种典型交通状况下驾驶人进行正常驾驶、免提通话、语音短信3种操作时的注视数据。采用层次聚类法结合机械划分的方式,将驾驶人的视野平面划分为6个视觉兴趣区域;利用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法建立了衡量注视行为特性的敏感性指标集(注视区域信息熵、注视持续时间、垂直方向注视偏差、瞳孔面积变异系数);最后采用熵权法构建4项指标的权重体系,提出了分心负荷指数的概念,并引入TOPSIS法验证了分心负荷指数对分心程度的评估效果。结果表明:进行免提通话操作时驾驶人多处于认知分心状态,语音短信操作时多处于视觉分心状态;相较于正常驾驶,除了自由流场景中进行免提通话操作时分心负荷差异甚微以外,其余手机操作均对驾驶人注视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致使分心负荷指数普遍升高,且在拥挤流场景中,执行语音短信操作时分心负荷激增,驾驶风险远高于免提通话。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出租车供需失衡、运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寻客空载与相邻载客状态的优质客源量化评价模型,利用数理统计、地理统计等时空分析方法探究其时空特征,并结合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构建多时段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以重庆市2019年“五一”假期4 d与后6 d工作日出租车轨迹数据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节假日优质客源整体较多于工作日,呈节假日首日和工作日末日较多的“U”形分布;23:00—次日5:00优质客源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5:00—9:00逐渐增加,此后呈波动趋势并于21:00—23:00达到峰值;优质客源在6:00—10:00聚集情况最差,其余时段主要围绕重庆市中心城区“1主、6副、21组团”的商业、娱乐及交通枢纽等区域聚集,并呈现粘连趋势;交通设施、医疗机构、休闲娱乐及宾馆酒店等是影响优质客源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节假日相比于工作日,工作、服务较规律的设施其影响强度明显降低,而提供娱乐、交通出行的设施其影响强度及时间都有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对提高出租车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高速公路安全投入构成复杂、评价定量难,以及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安全投入力度不足、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对高速公路安全投入的合理性进行评估。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安全投入的构成特点,采用安全成本分解结构法(SCBS)从人员、技术设施和文明管理角度构建高速公路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基于黄金分割理论的改进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安全投入评价模型。以遂德高速公路安全投入评价为案例,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的安全投入比较合理。本文评价结论与该工程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构建的高速公路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提出的改进BP神经网络计算方法速度和精确度较高,为高速公路安全投入合理性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