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中微囊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与前处理条件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前处理过程中关键环节进行单因素不同水平比较,以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优选出洗脱剂、淋洗剂、固相萃取柱、浓缩定容方式等因素的最优试验方案,建立实用简便易行的一般水样前处理流程.微囊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进样分析时,选用甲醇-0.05%三氟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对于MC-RR和MC-LR取得较好分离效果,水样检出限可达0.02 μg/L.优化后的前处理、检测方法,对MC-RR,MC-LR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9%和92.1%.另外,对于总(胞内胞外)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前处理,冰乙酸处理法优于其他处理法.优化后的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不同水域环境样本的藻毒素分析.  相似文献   

2.
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改进和圆明园实际水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影响藻毒素MC的检测条件后,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水中微量藻毒素的方法.此方法对于MC-RR的准确度、精密度可达1.06%、1.35%,MC-LR的准确度、精密度为2.75%、0.42%,且在0.1~5.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都可达到0.999.对圆明园水样进行藻毒素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地检测水样中的微量微囊藻毒素.圆明园水样MC分析显示其水中含有MC-LR及MC-RR,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4%、91.7%.  相似文献   

3.
拟柱孢藻毒素是由尖头藻等水华蓝藻产生的一种生物碱类蓝藻毒素.毒理学研究表明该毒素进入动物体内后能够对多种器官产生毒性效应,且以肝毒性较为明显.拟柱孢藻毒素的毒性虽不及微囊藻毒素,但由于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水溶性,能够在水体中积累到较高浓度,增大了饮用水健康风险,且容易通过食物链富集造成更为严重的中毒事件.随着尖头藻水华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拟柱孢藻毒素也引起了研究者和水体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次级代谢产物,拟柱孢藻毒素的生物合成是从甘氨酸、精氨酸和丙二酰CoA开始,由特定的多种酶依次催化完成的.这些酶的编码基因在基因组上形成簇状结构,不同种的产毒藻具有相似的毒素合成基因簇,主要差别在于基因序列的变异和排列方式的不同.对毒素合成基因及其功能的探究不但有助于建立可靠的分子检测方法,用于预测水华发生过程中的毒素风险,还可以加深对蓝藻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与进化的认识,为利用和改造这些天然代谢途径合成新的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通过对拟柱孢藻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及其进化特征的系统性总结,以期从分子水平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关拟柱孢藻毒素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4.
辐球藻是一种罕见的绿藻,它属于绿藻纲、绿球藻目、卵囊藻科、辐球藻属的植物。目前已知辐球藻属有三种植物,即辐球藻、魏特曼辐球藻(R.wildemannii Schmidle)及近柱胞辐球藻(R.subcylindricus Korschi)。辐球藻的细胞直径为8至15微米,色素体较薄。魏特曼辐球藻的细胞直径为3—5微米,色素体较厚。近柱胞辐球藻的细胞为近园柱形,细胞直径约10微米;放射纤维状胶质结构分布在群体外部的较稀疏,分布在群体内部的较稠密。  相似文献   

5.
高效藻毒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藻毒素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藻毒素污染的水库底泥中富集分离出7株高效藻毒素降解菌,结合7株菌的生长曲线研究,确定出菌株M-5、M-6和M-7三株菌为高效菌,并对它们的生理生化特性和降解藻毒素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5和M-6为假单胞菌、M-7为气单胞菌.各单一菌株24 h降解藻毒素效能为63%~84%,延长作用时间至4 d,可以将藻毒素降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3株菌混合作为混合菌协同作用藻毒素,可缩短作用时间,3 d将藻毒素基本降解完全.  相似文献   

6.
地表水中藻毒素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量含氮和磷的废水流入湖泊和江河,导致淡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污染的最主要危害是释放多种藻毒素,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去除藻毒素是摆在中外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难题,目前水体中藻毒素的监测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化学法、免疫法等;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常规净水工艺、生物处理、光降解与光催化氧化以及臭氧氧化等.  相似文献   

7.
利用混合金属氧化物(IrO_2-Ta_2O_5/Ti)电极在氯化钠电解质中产生的活性氯(氯气和次氯酸)灭活铜绿微囊藻细胞.活性氯在溶液中的生成符合法拉第定律,其浓度与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成正比.实验系统考察了藻细胞完整性、表面形态和光合活性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的变化,并研究了藻类有机物和微囊藻毒素(MC-LR)在该过程中的释放与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工艺可有效灭活铜绿微囊藻细胞;电流密度越大,反应时间越长,藻细胞破损程度越严重;胞外MC-LR在氧化过程中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最终质量浓度可达到1.0μg·L~(-1)以下.电化学氧化工艺不仅可以有效灭活藻细胞,还能有效控制藻细胞胞外有机物和藻毒素,因此对于高藻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结合HPLC定量分析了藻毒素提取条件对提取纯培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胞内毒素效率的影响,优化并建立了胞内藻毒素Microcystin-LR(MCLR)提取流程:藻液离心后中加入w(甲醇)=75%萃取剂,冻融和超声破碎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并进行固相萃取,分别以w(甲醇)=10%淋洗,以w(甲醇)=80%+w(TFA)=0.05%洗脱SPE柱,最后收集到较纯的微囊藻毒素MCLR.  相似文献   

9.
水库水的藻毒素污染调查及产毒藻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库水进行定期采样,测定水样富营养化控制因子、叶绿素a和藻毒素的含量,了解水库水微囊藻毒素(MCLR)的污染状况、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及分离鉴定释放毒素的产毒藻株,以期探讨引起藻毒素污染的内外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监测的8个月内水库水都检出MCLR,其变化规律与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含量呈现正相关,同时受水温变化幅度影响,4月和10月正是春秋两季季节交替的变温期,此时藻毒素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为藻毒素污染的暴增期;同时分离出5株产毒藻,其中1株为优势藻株,初步鉴定为微囊藻,产毒MCLR,是引起水库水MCLR污染的优势藻.  相似文献   

10.
以紫球藻FJ-12为实验对象,在敞开式柱型鼓泡光生物反应器中研究尿素质量浓度对其生长和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光条件下,200 mg·L-1尿素质量浓度培养的紫球藻生物量达到最大(3.10 g·L-1),胞外多糖质量浓度最高(542.55 mg·L-1).此外,200 mg·L-1尿素条件下,紫球藻合成藻红蛋白的能力较强.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初始尿素质量浓度呈正相关,亚油酸含量则呈负相关.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尿素被用于紫球藻生长、藻红蛋白和胞外多糖的部分合成及细胞其他活动消耗.综上,最适合紫球藻生长和活性物质合成的尿素质量浓度为200 mg·L-1,该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为规模化养殖紫球藻和合成相关活性物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采用HPLC法建立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特征图谱,以6个主要特征峰的回收率和特征图谱相似度为指标,优选固相萃取小柱填料、淋洗液和洗脱条件。最终确定C18固相萃取小柱对6个成分的回收率最高,淋洗液为甲醇-0.3%甲酸(20∶80,V/V),洗脱液为甲醇(含0.3%甲酸),纯化后6个主要特征峰的回收率均在89%以上,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大于0.98。采用HPLC特征图谱指导优化黄芩黄酮类成分的固相萃取纯化方法,可保持纯化前后黄芩有效组分中化学成分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溶剂萃取(SE)、同时蒸馏萃取(SDE)和固相萃取(SPE)3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方法,建立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以亲水性HLB固相萃取柱为对象,考察并优化HLB柱的淋洗与洗脱条件,确定HLB柱在以1mL的V(甲醇)∶V(水)=1为淋洗剂,1mL二氯甲烷为洗脱剂的条件下对蜂蜜中挥发性成分提取效果最好,GC-MS可分析出蜂蜜中47种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沉淀吸附法提取苦丁茶中的熊果酸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依次用碱和酸作沉淀剂,D型树脂作吸附剂,研究了用沉淀-吸附法提取苦丁茶中中熊果酸的工艺.得到的优化条件为:将苦丁茶的乙醇提取液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碱化至pH值约为10.96,过滤除去多酚等杂质,沉淀后,滤液先用体积分数为10%的H2SO4酸化至pH值为4.00,再用相同体积的pH值为4.00的酸性水溶液稀释,得到熊果酸沉淀粗产品;粗产品用甲醇溶解后,将样品溶液pH值调整为7.07,洗脱液pH值调整为11.0,用D型大孔树脂吸附,分步洗脱,收集体积分数为90%乙醇溶液的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熊果酸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沉淀分离后产品纯度为23.12%,回收率为92.90%;吸附分离后产品纯度为90.23%,回收率为98.02%,总回收率为89.09%.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河口及近岸海水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固相萃取富集-高效液相色谱-串级质谱测定方法.以Waters HLB固相萃取(SPE)小柱富集水样中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用XDB-C18柱、乙腈、甲酸(体积分数为0.2%)水流动相进行分离,ESI正离子源、三重串级质谱及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目标物的定性、定量测定.优化实验...  相似文献   

15.
以制备的"敌百虫"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检测葡萄酒中痕量敌百虫的新方法.样品中"敌百虫"分子被选择性富集到吸附功能材料上,然后用2 mL甲醇/冰乙酸(90∶10,v/v)洗脱,氮吹后0.5 mL双蒸水复溶,毛细管电泳仪分析.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75μg/L,连续重复5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50%;对两种进口葡萄酒空白样品进行3个浓度的添加回收实验,回收率为80.3%~96.2%.  相似文献   

16.
实验旨在建立水样中孔雀石绿测定的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水样中孔雀石绿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液离心分离后经MCX柱净化,并用5%氨水甲醇溶液洗脱,以Develosil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0.05 mol/L的乙酸铵(pH 4.5)-乙腈(20:80,V/V)为流动相,采用荧光检测器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在0.05μg~1.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0.5μg/L.空白水样在加标孔雀石绿含量分别为1.0μg、2.5μg、5.0μg时,孔雀石绿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2.0%~86.4%,相对标准偏差为5.4%~7.5%.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良好,适用于水产养殖用水中孔雀石绿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online examination of free aluminum ions (Al3+) in seafood, us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online with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SPE- HPLC-ICP-MS), without post-column reactio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Al3+ were achieved using an IonPac CS5A analytical column with an IonPac CG5A guard column. The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0.040 mol/L LiOH, 0.0060 mol/L 2,6-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 and 0.090 mol/L CH3COOH (pH 4.7). The free Al3+ ions in seafood were extracted by shaking with the mobile phase at 70℃ for 2 h. SPE was conducted using an Oasis MCX, 3cc/60 mg, 30 μm column, which was activated and equilibrated with 2 mL of methanol and 4 mL of deionized water before use. HCl (0.075 mol/L, 2 mL) was used to wash inorganic Al from the SPE column. The standard recoveries of Al3+ were all above 89%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all below 5%.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used for the examination of Al3+ in seafood samples, and the result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using the static equilibrium method.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旋转蒸发浓缩-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水中丙烯酰胺,选择V(甲醇)∶V(水)=5∶95为流动相,该方法有机溶剂使用量少,操作简便.20倍浓缩后,水样中丙烯酰胺的检出限为0.000 05 m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7%~11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该方法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超滤运行工况,降低膜污染和提高超滤产水率,对超滤的水力反洗方式及运行参数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滤以75L/(m^2·h)恒流过滤45min后进行水力反洗,“正洗+反洗+正洗”为最佳水力反洗方式,第1次正洗4s,反洗8s和第2次正洗8s时,冲洗水中粒径2μm以上的颗粒数达到峰值.超滤运行适宜的正洗1、反洗和正洗2的时间分别为10,10和25s.水力反洗趋于稳定时,冲洗水中2μm以上的颗粒数为472mL^(-1),其中15/μm以上的颗粒数仅为9mL^(-1).反洗流量和超滤过滤流量的比值k应在2.0~2.5之间,超滤过滤时间与反洗时间的比值r控制在67.5以内,超滤水力反洗后跨膜压差可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20.
从吉林林蛙干皮中提取抗菌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吉林林蛙干皮中分离提取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多肽 ,制备得到抗菌肽样品。在实验中摸索出提取抗菌肽的最佳工艺路线 ,建立了抗菌肽的纯化方法 ,并对所得到的抗菌肽的氨基酸进行组成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