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人体的生理结构出发 ,通过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及其运动自由度的分析 ,建立了人体运动方程 ,并用B样条曲面完成了人体曲面模型的构造 ,同时运用三维仿真的方法对机车乘务员的空间作业域及定向操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  相似文献   

2.
采用国际通用的概率抽样法(PPS,对6个铁路局42个机务段1278名机车乘务员进行了作业稳定性的综合统计分析,得出了我国铁路机车乘务员的作业稳定性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行车安全与机车乘务员的作业稳定性有很大的相关性,在今后的机车乘力员的选拔、培训、训练中必须加强作业稳定性的考核,以确保铁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朱广 《甘肃科技》2013,(24):98-99
机车乘务员地乘分离管理是合理分配机车乘务员劳动时间和提高使用人员效率的新探索,通过改变乘务作业分工,合理优化劳动力资源使用,能够减少机车乘务员的辅助作业时间,减少机车乘务员一次出乘作业时间,最大程度地保证机车乘务员在运行中精力充沛,从而达到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辐射供冷环境下人体姿态对热舒适的影响,本文采用主观调查问卷与生理指标测试的方法对夏季顶板辐射供冷下坐姿人体和卧姿人体的热舒适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卧姿状态与坐姿状态皮肤温度的分布有一定差异,两种姿态下热感觉在-0.5—0.5范围内时,卧姿人体所需要的操作温度比坐姿人体高0.5℃左右;最佳热舒适点的操作温度,卧姿状态比坐姿状态高0.7℃。  相似文献   

5.
0引言机器设备、用具、被加工对象所占有的空间以及人操作机器设备时所需的活动空间称为作业空间.一个优良的作业空间或作业场所,必须使作业者能方便而迅速地完成作业.近身作业空间是指作业者在某一位置时,考虑身体的静态和动态尺寸,在坐姿或站姿状态下,其所能完成...  相似文献   

6.
机车乘务员智力水平与行车安全关系的研究刘士奇,叶龙,沈梅(北方交通大学工业与建筑管理工程系,北京100044)对于机车乘务员驾驶工作来说,其工作中的操作程序、作业计划等都要求乘务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才能理解并熟记在脑中,遗忘了就不能保证运输作业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现有坐姿矫正产品工作原理及其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坐姿矫正方式,即利用人体就坐时的重力,通过四杆机构形成使骨盆前倾的扭矩,以帮助人们轻松地保持健康坐姿;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获得坐姿状态下人体的外力矩与骨盆倾角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设计和制作了坐姿矫正装置,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装置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坐姿矫正装置可以使人们得到最佳坐姿,尤其是在腰部肌肉放松的条件下能够保持理想的骨盆倾角.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L4-L5椎体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表示5种人体尺寸和不同的3种坐姿.研究当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人体高度、体重和坐姿与脊椎关节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弯曲坐姿时,脊椎承受的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最大.人体的高度和体重对于脊椎关节的静态剪切应力和压缩应力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脊椎应力与座椅处振动的传递函数和驾乘人员的坐姿有着重要的关系,无论何种体型的人体,驾驶坐姿都比弯曲坐姿所承受的应力小,证明驾驶坐姿更舒适.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日计划机车周转图的约束满足优化问题模型及其智能求解算法,该模型以列车工作计划、机车技术作业时间、乘务员作息时间、18点归位机车台数、检修机车最晚到达基本段时间及段备机车的最早可解备时间等作为约束条件,以减少机车在站停留时间作为目标.该模型的智能求解算法将启发式知识与回溯策略相结合,以求得日计划机车周转图的满意解.  相似文献   

10.
对机车司机视作业行为进行考察是评估机车司机室人-机界面双方质量的一种方法。对我国铁路干线运行机车司机视作业行为进行了测试,从视线分配、仪表布置等几方面分析了我国机车司机视作业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从驾驶空间约束、驾驶视野和座椅几何尺寸三个方面,设计了驾驶人静态体压分布试验,建立了座垫舒适度主观评价逻辑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座垫软硬度主观评价结果与踝关节角度、坐高、座垫平均载荷之间的关系,为指导汽车座垫压力分布与驾驶人主观舒适度评价心理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内燃机车司机室吸附式空调器的性能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机车司机室吸附式空调器是一种以内燃机排气的余热驱动的新型空调系统,该系统利用固体吸附式制冷原理,分子筛-水作为工质对,采用单吸附器结构,通过蓄冷器实现向内燃机车司机室连续,稳定地供冷,在对该系统进行制冷性能仿真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温度状态参数对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为实现样机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3-PRS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布局特点,基于其位置反解及结构约束条件,绘制其姿态空间的三维视图,并定量分析该并联机器人的机构尺寸参数对姿态空间范围的影响,为该并联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用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速机车转向架万向轴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转向架传动系统在高速运行时的动力学特性,文中以万向传动轴为对象,利用R-W方法建立了系统的力学模型和动力学微分方程。选取9种方向不平顺作为线路干扰,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万向轴传动特性受外界干扰的影响,在敏感波长不平顺作用下最为显著,但其频率特征则主要由万向轴名义转速决定。万向轴动力学分析的结果对电机控制系统、机车运行稳定性以及万向轴的结构设计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KJDT—Ⅰ型司控道岔装置在新安煤矿的推广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标 《科技信息》2010,(23):J0154-J0155
主要介绍了新安煤矿井上下轨道运输的现状及道岔的使用情况。阐明了该矿人工搬道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弊端和使用司控道岔的原因。该矿井下主大巷和地面运输主要以电机车为主,道岔的控制是靠人工来操作,这样既不安全也影响生产效率。为满足矿井综合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安装了KJDT—I型司控道岔装置。阐述了KJDT—I型司控道岔的机构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经过使用后实践证明,该装置可实现机车在行驶状态下由司机控制道岔扳动,工作准确、稳定、可靠,实现了轨道运输系统的自动化,减少了生产辅助人员,提高了矿井运输效率和生产地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陈华森 《贵州科学》2012,30(3):42-46
通过对机床工件搬运机械手主要结构和运动形式的探究,以及对机械手的工作过程和控制要求分析,根据机械手动作循环图设计液压系统控制图;并采用欧姆龙控制器系统进行电气部分的软硬件设计,绘制了PLC的外部接线图和单循环自动工作状态流程图,将PLC技术应用于机械手具有整体技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起重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绳牵引并联机构的特点及其在起重领域的应用,提出了1种新型起重机器人的构型设计,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位置分析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该机构的位置正解和位置反解。在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确定工作空间的条件,并在MATHEMATICA环境下编程仿真,得到了该起重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最后对其水平控制功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运动学计算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提出一种新型的三杆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并推导了其运动学正反计算式,给出运动空间和根据作业空间设计结构参数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