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正丙醇和环氧丙烷反应合成聚丙醇丙醚,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的影响,确定合成聚丙醇丙醚最佳反应温度为160~180 ℃;再采用脱色吸附过滤及减压蒸馏工艺处理得到四、五(六)聚丙醇丙醚,收率为80%.以硼酸和1,3 丙二醇合成六元环硼酸酯,再加入四、五(六)聚丙醇丙醚继续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硼酸与醇和醚的质量比为 1∶1.23∶28,前阶段反应温度120 ℃,反应时间2 h,酯收率达81.35%;后阶段反应温度150 ℃,反应时间1 h,酯收率达89.68%.对合成产品进行了红外分析,推测出合成产品的结构.以合成的四、五(六)聚丙醇丙醚和六元环聚醚硼酸酯为主体材料,复配添加剂,制备了高性能硼酸酯型汽车制动液.对该制动液产品的质量检测表明,其性能指标达到美国DOT5.1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2.
吡嘧司特钾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吡嘧司特钾的生产工艺.重点考察了氰乙酸乙酯与原甲酸三乙酯的摩尔比对中间体(2)收率的影响;有无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对中间体(3)收率的影响以及氢氧化钾浓度对吡嘧司特钾(1)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该合成工艺的优化反应条件:氰乙酸乙酯与原甲酸三乙酯的摩尔比为1:2,中间体(2)收率为88.0%;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中间体(3)收率为53.0%;用2mol氢氧化钾制得精品吡嘧司特钾(1),收率为81.0%.  相似文献   

3.
三元复合驱弱碱体系防垢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元复合驱弱碱体系的化学成分及配注水的水质情况,研制了适合该系统的防垢剂,研究了其防垢性能,测试了加入防垢剂对三元体系粘度以及与界面张力的影响,并建立了三元弱碱体系防垢剂的评价方法,防垢剂的加药量10~20mg/L,温度50~70℃,防垢率≥95%  相似文献   

4.
采用过滤、减压蒸馏分离手段提纯出碳酸二甲酯(DMC)与异辛醇(2- EH)合成碳酸二异辛酯(DEHC)的中间体甲基异辛基碳酸酯,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方法对其组成与结构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是一个经过中间体的分步反应.中间体的分子量为188,组成为C10H20O3.  相似文献   

5.
王良  陶红侠 《松辽学刊》2006,27(2):71-72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SnO2-Z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废聚酯(PET)和异辛醇(2-EH)为原料合成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实验结果表明,合成DOTP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10~220℃,PET:2-EH为1:3.8(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为PET质量的13.10%,反应时间为3 h,产品收率可达96.18%.  相似文献   

6.
以糠醛、糠醛与环氧氯丙烷的混合溶剂,分别对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润滑油馏分进行精制实验,比较各种溶剂的精制效果以及达到相同精制效果时溶剂精制温度的差异和精制油收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糠醛与环氧氯丙烷以1∶1的体积比混合的双溶剂在精制过程中效果最好,该溶剂可以在低于糠醛精制温度20~30℃下进行溶剂抽提精制,精制油的粘度指数提高了4~6倍,收率提高了5%~10%.不仅降低了精制温度,提高了精制油的收率,而且降低了溶剂回收过程的能耗与剂耗.  相似文献   

7.
以N-羟乙基-N-氰乙基苯胺为原料,用冰醋酸做酰化剂,合成得到了染料中间体N-氰乙基-N-乙酰氧乙基苯胺.同时讨论了原料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条件为:N-羟乙基-N-氰乙基苯胺与冰醋酸的摩尔比为1:3,反应温度为140℃,常压反应精馏8 h,反应过程中将生成的水不断蒸出,得到产品N-氰乙基-N-乙酰氧乙基苯胺,纯度≥96%,收率达到89.8%.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相转移催化聚合法合成了聚碳酸对苯二亚甲基酯,简称聚碳酸酯(PC)。用氧瓶燃烧法测定其数均分子量(?n),用粘度法测定特性粘数(η),从而求出Mark—Houwink关系式(η)=KM~α中的K和α值,得到PC在1,1,2,2-四氯乙烷(TCE),温度为41±0.1℃,特性粘数与分子量的关系式为: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硫酸氢钠对苹果酯-B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乙酰乙酸乙酯与1,2-丙二醇反应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硫酸氢钠是合成苹果酯-B的优良催化剂,在n(乙酰乙酸乙酯)∶n(1,2-丙二醇)=1.0∶1.7,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摩尔分数的0.67%时,环己烷作带水剂,反应时间为1.0h的优化条件下,苹果酯-B的收率可达到90.2%.  相似文献   

10.
N-取代马来酰亚胺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与高分子合成的中间体.采用呋喃保护的马来酸酐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和氨基乙醇反应得到呋喃N-羟乙基马来酰亚胺,最后用高沸点溶剂加热脱去呋喃环,得到N-羟乙基马来酰亚胺,总收率达64.1%.同时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所得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经过1 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第一过渡金属(Cr,Mn,Fe,Co,Ni,Cu,Zn)磷钨、磷钨钒两种杂多酸系列的13种杂多酸盐.对上述产物分别通过原子吸收和分光光度法进行元素分析,用FT-IR进行表征,确定了这些杂多酸盐的组成.实验表明磷钨、磷钨钒两个系列杂多酸盐都为1∶12系列的Keggin结构杂多化合物.研究了这些杂多酸盐在空气、氮气两种气氛下的TG-DTA,讨论了磷钨、磷钨钒两个系列杂多酸盐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测定丁二酸中微量甲酸和乙酸的离子色谱法(IC).最佳色谱分析条件为:ICA1亲水性阴离子交换分离柱(5 μm×4.6 mm×10 cm),淋洗液为0.8 mmol/L邻苯二甲酸,电导检测器,电导率0.1 μS/cm,流速0.5 mL/min,柱温45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甲酸和乙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00、0.05~500 μg/L ,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样品中甲酸、乙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8.96 %~100.90 %,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稳定、准确、可重复的特点,可用于由顺丁烯二酸酐催化加氢生产的丁二酸中微量甲酸和乙酸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98%硫酸酸浓的化验方法,列举了各单位在细节上的不同点,对各单位之间操作细节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对确保酸浓测量的合格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保藏条件对醋酸菌菌种生长及产酸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改进后的醋酸菌菌种保藏方法即斜面液体保藏法在保藏期限、生长状况和产酸能力等方面做了实验分析,并与常规的斜面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和液体保藏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保藏菌种的期限可达2年,产酸能力、菌种活性和菌种形态均优于以上3种常规方法,而且操作简便,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直接皂化法提取枸杞中脂肪酸,对宁夏枸杞中脂肪酸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枸杞中不饱和脂肪酸较为丰富,占总脂肪酸的45.59%.其中亚油酸含量达30.92%,为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另外还检测出少量亚麻酸,它们均为人体必须的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具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水平、增强胰岛素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防衰老、抗肿瘤、抗氧化等功效,很可能是枸杞具医药保健作用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6.
铌酸催化缩酮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铌酸应用于催化缩酮反应,以环己酮与1,2-丙二醇的缩合反应为探针反应,详细探索了影响缩合反应的各种因素,并得出了铌酸催化环己酮与1,2-丙二醇缩合反应的最佳条件:环己酮与1,2-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环己烷为带水剂,环己烷和铌酸催化剂的用量分别为反应物体总体积,总质量的35%和1.2%,回流搅拌反应3.5h,产品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总收率为74.2%。  相似文献   

17.
湖南土壤酸沉降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湖南酸雨污染的特点,模拟酸雨对土壤,PH的影响,绘制了不同类型土壤的酸缓冲曲线,以探讨各类土壤的酸害容量和酸缓冲能力的大小,从而推断出各类土壤酸敏感性强弱,提示弱对湖南不同土壤的酸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对乙烯基苯磺酸钠为原料,经酰卤化和酰氨化两步合成N-(对乙烯基)苯磺酰氨基酸,转化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PIPD纤维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机纤维,在国防、军事、运动器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是合成PIPD纤维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单体,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HTA产品的产量和纯度直接影响着PIPD纤维的聚合工艺,为此探索一条合成DHTA的最佳工艺路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大量的实验事实为基础,提供了一条简单经济的DHTA合成工艺路线,为进一步聚合合成高强度的有机纤维PIPD提供了有力的单体保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乙烯还原酸性高锰酸钾实验中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找到了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