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Ti质粒的双元载体法对西红柿(Lycopersiconesculentum)的叶片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经选择培养基的筛选,从抗性愈伤组织细胞中诱导出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幼苗.分子杂交证实,卡那霉素抗性基因通过根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的介导,整合到细胞核基因组中,转化子具有较高的新霉素磷酸转移酶活性,说明抗性基因在受体细胞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2.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油菜后代中的表达及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转基因油菜后代(R1和R2代)株系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CryⅠA和选择标记基因nptⅡ导入油菜后的遗传规律,表达强度和抗虫效应。结果表明:R1代卡那霉素抗性为3:1分离方式,在R2代卡那霉素抗性植株中,有三分之一为nptⅡ基因纯合型(T:T)另三分二为复合型(T:O),其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单因子显性遗传;转化植株可耐受150mg/L那卡霉素的选择压力,约一半的转化植株具有杀  相似文献   

3.
采用携带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II和GUS基因的ubiquitin启动子驱动的表达载体pBI121/DREB1A的根癌农杆菌AGL1, 对多花黑麦草幼胚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遗传转化,并优化了各种影响因素。胚性愈伤组织经根癌农杆菌感染和共培养后,用50mg/L巴龙霉素筛选抗性愈伤组织,待抗性愈伤组织在IB分化培养基上分化成苗后用25mg/L卡那霉素进一步筛选再生植株, 获得了部分抗性植株。抗性植株的总DNA用DREB1A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转化频率为2.14%,PCR-Southern blot进一步验证了转化植株基因组中含有该外源基因。各种影响转化效率因素的优化实验表明,当转化时菌液浓度的OD600为2.0、侵染时间为1h、共培养时间为2d、共培养温度为21℃及在共培养期间使用乙酰丁香酮等,均可明显提高转化频率。  相似文献   

4.
以pHT01穿梭质粒为骨架,构建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为报告基因的启动子探针载体pHT-kan.利用该探针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克隆枯草芽孢杆菌168的启动子活性片段,挑取得到100个重组子.通过卡那霉素浓度梯度筛选出2个抗性最强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将启动子片段命名为BSP25、BSP31.将抗性最高的两个载体转入枯草芽孢杆菌168菌株,结果表明,它们可以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启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表达,重组菌株表现出卡那霉素抗性.  相似文献   

5.
将本室克隆的编码复制酶基因3′端约1/2序列及其3′端非编码区的苜蓿花叶病毒中国分离株(AIMV-Ch)RNA:3′端cDNA,重组到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中,通过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以叶圆片为转化材料,转化普通烟草,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卡那霉素抗性选择、PCR检测目的基因证明.AIMV RNA:3′端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DNA中.转基因植物的攻毒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对苜蓿花叶病毒产生高水平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将人内皮抑素(endostatin)基因重组于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GA 643,得到重组质粒pGE.用三亲融合法将其导入农杆菌LBA 4404中,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经诱导与筛选,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植株.提取抗性植株总DNA,通过PCR扩增和Sou thern杂交检测,筛选出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化植株.为进一步研究人内皮抑素在烟草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体内自发突变,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体外限制酶切富集方法消除载体pNG35中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内的限制酶位点HindⅢ,除去HindⅢ位点后的载体pNG35△H赋予宿主细胞的卡那霉素抗性水平远远高于原载体pNG35。  相似文献   

8.
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是钝齿棒杆菌厌氧发酵产乳酸的关键酶。文章以构建乳酸脱氢酶基因敲除载体为目的,通过在乳酸脱氢酶基因片段中的EcoRV酶切位点插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方法构建钝齿棒杆菌乳酸脱氢酶基因敲除载体。结果显示,成功扩增并克隆到乳酸脱氢酶基因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质粒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酶切结果显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准确插入到乳酸脱氢酶基因中的EcoRV酶切位点,钝齿棒杆菌乳酸脱氢酶基因敲除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9.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开展了水稻Na /H 逆向转运蛋白基因OsNHX1转化84K杨的研究.建立了84K杨的叶外植体高频再生系统,经诱导不定芽及诱导生根阶段卡那霉素连续筛选,获得了大量卡那霉素抗性转化植株.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OsNHX1基因已成功整合到84K杨基因组.耐盐实验表明,转基因植株能在200 mmol NaCl条件下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一个简便的转化实验。柚子能被含Ti质粒的农杆菌感染。Ti质粒带有一个npt-Ⅱ基因和一个胭脂碱合成酶基因。卡那霉素抗性绿苗经NPT-Ⅱ酶活性测定和DNA分子杂交试验证明外源基因己导入柚子。  相似文献   

11.
将本室克隆的编码复制酶基因3′端约1/2序列及其3′端非编码区的苜蓿花叶病毒中国分离株(AlMV-Ch)RNA23′端cDNA,重组到植物表达载体pROKII中,通过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以叶圆片为转化材料,转化普通烟草,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卡那霉素抗性选择、PCR检测目的基因证明AlMVRNA23′端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DNA中.转基因植物的攻毒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对苜蓿花叶病毒产生高水平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农杆菌介导的杜氏盐藻Dscbr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紫花苜蓿遗传转化研究.将从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mlina)中克隆到的抗逆基因Dscbr(编码一种早期光诱导蛋白)导入紫花苜蓿栽培种“中苜一号”,获得52个转化株系.经过卡那霉素抗性鉴定和PCR分子检测,获得6株阳性苗,PCR阳性率为11.54%.结果表明Dscbr基因已整合到苜蓿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3.
辣椒的离体再生及抗虫基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建立起一套简单、高效的辣椒遗传转化系统。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带柄子叶,将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转入辣椒栽培品种“益都羊角椒”中。对获得的33株卡那霉素(Km)抗性植物进行PCR检测,证明有6株为转CpTI基因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虫性研究,发现R1代植株对棉铃虫表达出一定的抗性,但不同转化体之间其抗性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4.
胰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用携带质粒pAM194/TI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转化烟草,通过筛选,共获得35株卡那霉素抗性苗.GUS组织染色、PCR检测及抗虫试验表明胰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已经成功地整合进再生植株染色体基因组中,有些已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5.
将克隆的苜蓿花叶病毒中国分离株(AIMV—Ch)RNA23′端cDNA重组到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中,用三亲融合法导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采用叶圆片法转化普通烟草,诱导再生小植株.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检测,证明AIMV RNA23′端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DNA中.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启动子探钍型载体pSUPV4直接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克隆到多个来自白腐丝状真菌-黄孢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tysosporium)基因2子片段。这些基因启动子片段能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启动重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表达,不同片段赋予宿主细胞以不同的卡那霉素抗性水平,最高的可达1000μg/mL,最低的则为50μg/mL。  相似文献   

17.
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获得转基因小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带有NPT-Ⅱ基因的质粒PGV用花粉管通道途径转化小麦烟农103,共结实1025粒,其中有718粒种子可以萌发出幼苗,在这718株幼苗中,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75棵绿色抗性植株,提取这些抗性植株的叶片总DNA,作NPT-Ⅱ基因的PCR扩增,有37株为阳性,转化率为5.16%,对其中9个PCR阳性植株的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它们均为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毒素-抗毒素系统maz EF6基因缺失突变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从H37Rv和PUC-19K质粒上扩增出maz EF6基因的同源臂及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基因;应用融合PCR技术将maz EF6基因的同源臂和kan基因进行杂交拼接,获得目的融合片段,并将该融合片段克隆于p MD-19T(simple)载体形成自杀质粒p MD-19T-Δmaz EF6-kan,将构建的自杀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a中;利用电穿孔技术将自杀质粒电转至H37Rv标准株中;并将该菌株涂于卡那霉素抗性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3-4周后,刮取能在卡那霉素抗性培养基中生长的结核分枝杆菌单个菌落,以提取的阳性菌株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克隆片段,并测序。对所获得H37RvΔmaz EF6缺失突变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结果显示,该缺失株在15代内未发生回复性突变,成功获得H37RvΔmaz EF6缺失突变株。由此可知,本研究为今后研究毒素-抗毒素系统maz EF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根癌农杆菌介导苜蓿体胚转化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2301(带有受CaMV35S启动子调控的GUS基因和nptⅡ基因)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转化晋南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Jinnan的体胚组织,发现负压处理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可达35%),3批共158个体胚切块的转化实验共获得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15株,经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检测,证实GUS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基因组中,在芽、叶片、叶柄和根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在土壤栽培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环状芽胞杆菌(Bacilluscirculans)总DNA经Sau3AI酶切后插入到启动子探针型载体pSUPV1的BamHI位点,转化大肠杆菌后,在卡那霉素的平板上筛选到50个抗性菌落。从随机挑取的29个抗住菌落所分离到的质粒DNA经限制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表明,各质粒均有DNA插入片段,对29个样品进行卡那霉素抗性试验显示,抗性最高的可超过1000μg/mL这表明来自环状芽胞杆菌的某些基因启动子能在大肠杆菌中十分有效地启动基因表达,选取两个最大的克隆DNA片段BC3和BC6作为探针与B.circulansc-2.总DNA作Southern杂交,均获得杂交带。斑点杂交结果表明,这两个DNA片段来自不同的基因启动子。对BC6和BC3分别进行了限制酶谱分析,并绘制了限制酶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