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甘薯茎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溶液提取甘薯茎中总黄酮,考察了乙醇浓度、温度、固液比、浸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实验条件:乙醇浓度50%,浸取温度80℃,固液比1∶20,浸取时间3 h,总黄酮提取率为74.6%.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正交法,研究了硫酸浸取锌灰中锌、镉的最优条件组合以及浸取液中置换出海绵镉的条件。得到锌浸取率为100.1%,镉浸取率为99.8%。浸取的最优条件为: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30%,硫酸:水(体积比)为1:6,反应时间7小时。由浸取液中制得海绵镉中镉含量达70.97%。镉回收率为89.50%。  相似文献   

3.
以茶果冬青为原料,经微波破壁,水作溶剂回流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用2SI-106A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研究了含水量、微波处理时间、处理次数及溶剂种类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的最佳条件为:含水量20%,微波处理3次,每次30S,料液比1:6和1:4各回流提取1h;经2SI-106A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50%乙醇洗脱,提取率为96.3%,精制后产品收率为4.38%,总黄酮含量25.7%.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微波辅助提取溪黄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为中火,微波时间为4min,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经试验验证,在此最佳条件下.溪黄草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5%.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紫草总色素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微波功率640W,微波时间5min,乙醇体积浓度70%,80℃的恒温水浴中回流提取60min。紫草素的提取率达到了2.73%,与传统方法相比提高了51.6%。  相似文献   

6.
微波辅助萃取沙棘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料液比、微波功率和萃取时间为因素,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微波辅助萃取沙棘叶多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料液比(g:mL)1:40,微波功率540W,萃取时间50s.沙棘叶多糖提取率为5.25%.  相似文献   

7.
石煤矿渣中钒浸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浸取助剂,考察了浸取pH值、浸取温度、浸取时间和液固比等因素对钒浸出率的影响,与不加浸取助剂比较,相同温度和液固比的钒浸出率可分别提高20%和15.6%,pH值和反应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表明: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作浸出助剂,用pH值为2的磷酸水溶液浸取,在温度为80℃,液固比为2:1(mL/g)的条件下浸取60min,钒的浸出率可达45.63%.废渣浸出液经铁屑微电解共沉淀法处理,钒去除率可达97.6%.  相似文献   

8.
可食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新的食品用蛋白资源,以苜蓿为原料,采用盐析和热絮凝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苜蓿叶蛋白.以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料液比、加盐量、提取液pH值和絮凝温度对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料液比、加盐量、pH值进行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加盐量、pH.絮凝温度70℃、时间10min时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液比1:20、加盐量4%、pH5,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提取率达29.58%,叶蛋白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达52.71%.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提取与分子荧光分析技术.探索正交试验与改进单纯形试验设计相结合优化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微波提取工艺.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微波功率、乙醇溶剂浓度以及微波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白藜芦醇提取效果的影响.再采用改进单纯形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研究表明:结合正交试验与改进单纯形法提取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1),微波功率中高火,微波时间5min,乙醇浓度6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白藜芦醇的平均提取率为0.1515%,与单纯采用正交试验最优提取条件相比白藜芦醇的提取率提高了24.30%,有效地实现了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双频超声强化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双频超声(40kHz/25kHz)技术对三七总皂苷提取进行强化,选择乙醇质量分数、料液比、超声作用时间及提取温度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影响总三七总皂苷提取率的大小次序先后为:乙醇质量分数〉超声作用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优选出双频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超声作用时间为30min,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40℃.在这个最佳条件下试验,三七总皂苷提取率为82.41%.采用碘化钾溶液中碘的释放量来研究超声空化事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超声电功率下,双频超声释放碘的量远大于单频25kHz超声和单频40kHz超声释放的碘。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了混合澄清器与传统塔式萃取器的优缺点,开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液液传质设备——塔式混合澄清萃取器。选择合适的物系(煤油一苯甲酸一水、环己烷一丙酮一水)对该设备进行了传质特性的研究,并考察了桨叶形式、搅拌速率、两相流量以及级数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该设备的单级效率可达到96%以上;在403r/min搅拌速率下,经过四级萃取,萃取率可达95%左右。  相似文献   

13.
Extraction of Aluminum and Iron from Boiler Slag by Sulfuric Aci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of recycling aluminum and iron in boiler slag derived from plants that use coal as fuel. The new method integrates efficient extraction and reuse of the leached pellets together. An elemental analysis of aqueous solutions leached by sulfur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EDTA-Naz-ZnCl2 titration method. The component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the samples were examined by means of XRF, XRD and SEM. An aluminum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86.50% was achieved when the sintered pellets were leached using 4 mol · L^- 1 H2SO4 at solid/ liquid [m(g)/V(mL)] ratio of 1 : 5 at 80 ℃ for 24 h. An iron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94.60% was achieved in the same conditions for the maximum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Al.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of Al and Fe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leaching time and acidity. The concentration of alumina and iron hydroxide in the final product was determined to be 99.12% and 92.20% respectively. This product of alumina would be used directly for the production of metallic aluminum.  相似文献   

14.
亚临界萃取设备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亚临界流体低温保质萃取设备及其工艺方法,并对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的提取、生物化工、食品和色素等行业的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微米级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 Micro-LED)器件具有高亮度、高耐热性、长寿命、低功耗以及极短的响应时间等优点,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基石,可满足手机、可穿戴手表、AR/VR、微型投影仪、超高亮度显示器等先进设备应用的个性化需求。Micro-LED显示芯片与目前用于高亮度照明的无机半导体芯片具有相似的特性。当管芯直径减小到微米级时,会出现尺寸效应与Droop效应,量子效率急剧下降,器件整体性能受限。介绍了发光二极管的量子效率及影响GaN基Micro-LED量子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提升内量子效率和光提取效率的措施,同时对Micro-LED的未来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叶蛋白浓缩物的提取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化加热法从不同部位、不同天数、不同的过滤方法测定紫花苜蓿提取叶蛋白浓缩物含量、叶蛋白提取率和叶蛋白浓缩物产量。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茎尖叶蛋白的提取率最高,适于纯食品的加工提取和精加工;放置不同天数后,叶蛋白提取率与放置天数呈负相关,并且损失较大;不同过滤方法中一层窗纱布的效果最好而且叶蛋白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CLT酸酸析废水。考察了萃取剂浓度、相比、萃取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LT酸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工艺条件下,经一级萃取废水CODCr去除率达96%以上,出水CODCr低于2000mg/L。  相似文献   

18.
电化学方法萃取砂浆中氯离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以萃取效率、粘结强度损失为考核指标,选择电流密度、原始氯离子含量、电解液种类及萃取时间作为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电流密度是影响萃取效率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萃取时间.提高电流密度加快了氯离子迁移的速度,而延长萃取时间可增加氯离子的萃取量.对萃取效率影响大的因素对钢筋粘结强度损失的影响也大.增大电流密度,延长萃取时间,可提高萃取效率,但也可导致较大的粘结强度损失.在实际工程中选择萃取参数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液-液萃取从Th中分离A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34Th、228Ac和139Ce 3做示踪剂,二(2-乙基己基)磷酸做萃取剂,研究了初始HNO3浓度对234Th、228Ac和139Ce 3萃取效率的影响。发现在广泛的酸度范围内,234Th均能被定量地萃取;当HNO3浓度大于2.0mol/L时,228Ac和139Ce3 的萃取效率下降到2%以下。研究了震荡时间对234Th萃取效率的影响,数据显示,1min便可达到萃取平衡。从含大量钍的溶液中分离痕量Ac的实验结果显示,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苯的萃取流程,可使Ac与大量的钍分离,同时Ac的损失又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细菌浸矿效率降低的原因,研究了铜溶剂萃取过程中的相夹带情况及流失于浸出系统的萃取有机相对浸矿细菌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细菌浸出效率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当有机相中Lix984N的体积分数为1.5%时,萃余液中夹带的O/W型乳液滴的有效粒径约为600~1000nm,其中部分液滴会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存在;由于有机相中存在酚、硫醇、萘类稠环芳烃等杀菌剂及多种表面活性成分,使污染环境中细菌的生长周期延长了5d,浸矿能力降低;不同组成的有机相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为(由强到弱)260号工业煤油+1.5%Lix984N→260号工业煤油→循环有机相→正辛烷+1.5%Lix984N→正辛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