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在以聚乙二醇-600(PEG-600)为催化剂、通过芳酰氯、硫氰酸铵以及甘氨酰甘氨酸反应,以良好的产率合成了N-芳酰基氨硫羰基甘氨酰甘氨酸,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N-芳酰基氨硫羰基甘氨酰甘氨酸衍生物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甘氨酸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25哌嗪二酮,后者在NaOH存在下水解即得二肽甘氨酰甘氨酸.  相似文献   

3.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硝酸铈(Ⅲ、Ⅳ)与甘氨酰甘氨酸(Digly)和甘氨酰甘氨酰甘氨酸(Trigly)4种尚未见报道的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及核磁共振谱证明,配合物的组成为Ce(NO3)3·4Digly·4H2O;Ce(NO3)3·4Trigly·3H2O;Ce(NO3)4·2Digly·H2O和Ce(NO3)4·2Trigly·3H2O  相似文献   

4.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硝酸铈(Ⅲ,Ⅵ)与甘氨酰甘氨酸和甘氨酰甘氨酰甘氨酰甘氨酸4种尚未见报道的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及核共振谱证明。  相似文献   

5.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聚乙二醇600(简称PEG600)为催化剂,芳酰氯、硫氰酸铵与水合肼反应,以良好的产率获得16二芳酰基二硫脲衍生物.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此类新化合物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具有除草活性的甘氨酰肼二酰基衍生物的构效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参数,如空间构象参数、油水分配系数等,对已合成的18个甘氨酰肼二酰基衍生物进行了结构与活性关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8个化合物的亲脂性和空间结构对其除草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甘氨酰肼类化合物的改性或新类似物的合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1-苯甲酰基-4-芳酰基氨基硫脲在碱性条件下环化脱水成为3-苯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硫酮Ⅰ1~9.Ⅰ1~9与37%甲醛溶液和六氢吡啶在二氧六环溶液中发生Mannich反应合成了9种新的1-(N-哌啶甲基)-3-苯基-4-芳酰基-1,2,3-三唑啉-5-硫硐Ⅱ1~9.所得18种新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和MS鉴定.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与甘氨酰-甘氨酸形成质子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甘氨酰-甘氨酸(GG)与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在离子强度为0.1mol/L(NaNO3)、25.0±0.1℃时形成质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从静电作用、氢键作用及配体间弱相互作用等方面讨论了二肽配体对氨基酸分子的识别.结果表明,二肽与氨基酸配体间的结合主要受到配体间静电、氢键作用的控制,同时受到疏水缔合作用等其它弱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甘油酯型氨基酸是一类新型的酯化氨基酸表面活性剂。酶法在选择性酯化合成氨基酸各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方面被证实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文章介绍了以甘氨酸、甘油和十四烷酸为原料,对酶催化甘油单酯化合成1-O-甘氨酰-3-O-十四烷酰化甘油进行了探索。重点考察了No-vozyme435和Lipozyme IM的催化效果及特点,对反应时间、底物配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以3-(5-甲基异恶唑-3-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硫酮为原料,合成了8个新的3-(5-甲基异恶唑-3-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巯基乙酸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经IR, ̄1H-NMR和MS裂解碎片分析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11.
A coordination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from NiCl2 and dipeptide glycylglycine(GG). It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 analysis, NMR and TG methods, and then was determined to be Ni(C4HsN2O3)2Cl2. Using an isoperibolic reaction calorimeter, the standard molar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Ni(GG)2Cl2(solid) has been determined to be -(1 674.66±2.02) kJ · mol^-1 at 298.15 K.  相似文献   

12.
 以五水硫酸铜、甘氨酰甘氨酸(Gly-Gly)、咪唑(Im)为原料,制备了甘氨酰甘氨酸咪唑铜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0213(6)nm,b=0.7023(4)nm,c=1.5911(9)nm,β=102.393(9)°,V=1.1147(11)nm3,Z=4。用溶解量热法分别测定了CuSO4·5H2O(s)+Gly-Gly(s)+Na2SO4(s)、Im(s)和[Cu(Gly-Gly)(Im)]·2H2O(s)、NaHSO4·H2O(s)在2mol/L HCl中的溶解焓。根据Hess定律设计了一个热化学循环,计算得到CuSO4·5H2O(s)+Gly-Gly(s)+Im(s)+Na2SO4(s)=[Cu(Gly-Gly)(Im)]·2H2O(s)+2NaHSO4·H2O(s)+H2O(l)的反应焓ΔrHmθ (298.15K)=(36.7634±1.1325)kJ/mol,进而求出[Cu(Gly-Gly)(Im)]·2H2O(s)的标准生成焓ΔrHmθ{[Cu(Gly-Gly)(Im)]·2H2O(s), 298.15K}=(-1770.3±1.4)kJ/mol。  相似文献   

13.
对常用的几种槐米中芦丁提取工艺进行比较.取槐米,分别采用碱提酸沉法,热水提酸沉法,热水提20%、40%及60%醇沉除杂法5种方法提取槐米中的芦丁,提取液浓缩干燥为固形物,测定固形物干重及芦丁与总黄酮含量,计算芦丁收率.实验结果发现,传统的碱提酸沉法芦丁提取率为最高,热水提20%乙醇除杂法获得的固形物芦丁纯度最好.因此,碱提酸沉法与热水提20%乙醇除杂法适于槐米中芦丁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五种预氧化工艺处理污染原水的消毒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水中腐殖酸和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含量变化对高锰酸钾、氯、氯胺单独处理工艺及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工艺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浓度越高,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工艺与单独氯或氯胺工艺消毒效能相比所占优势越明显,尤其是当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氮化合物时,采取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能更有效提高预处理时消毒效能.对有机污染严重的水源水进行预处理时,高锰酸钾与氯或氯胺联用预氧化能够减少有机物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发挥预处理工艺对致病微生物的多级屏障作用,保障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5.
鲨软骨粘多糖的酶法提取及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法分别研究单酶法提取次数和双酶法不同提取方式对鲨软骨粘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从而获得胰蛋白酶和/或木瓜蛋白酶水解鲨软骨提取粘多糖的最佳工艺:并采用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粘多糖的组分.实验结果表明:双酶水解方式比单酶水解方式的软骨降解率和多糖提取率要高;在双酶水解方式中,木-胰方式比胰-木方式能更有效地降解软骨,并且能获得更高的粘多糖提取率;而木瓜蛋白酶法提取的粘多糖纯度比胰蛋白酶法高.  相似文献   

16.
运用惠更斯原理分析了象差波面传播变形和内部干涉的现象,提出了由原始波面求得新波面的计算方法,并以此方法计算了球差波面的传播过程中的波面演化,揭示了象差波面内部干涉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具有不等式约束的均衡规划问题,运用该均衡规划问题的拉格朗日函数和投影算子将具有不等式约束的均衡规划问题转化为方程组.进一步,应用所得到的方程组建立了具有控制过程的微分方程系统,并证明了具有控制过程的微分方程系统的解的聚点是具有不等式约束的均衡规划问题的解.最后,给出了2个具有不等式约束的均衡规划问题的数值算例,并分别运用具有控制过程的微分方程系统对其进行求解,描绘了每个算例的微分方程系统的解的轨迹图,从图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具有控制过程的微分方程系统的解的轨迹收敛于均衡规划问题的解,从而说明了微分方程方法求解具有不等式约束的均衡规划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电化学条件下氧化后碳纤维表面基团的XP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的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和处理时间上对粘胶基碳纤维进行电化学氧化,然后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氧化后碳纤维的表面基团,讨论了表面基团随着这些电化学条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3年12月的64例重型颅脑交通伤病例的临床特点、CT资料及救治后的结果。分析原发昏迷时间、入院时GCS评分、救治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64例伤员中 ,单纯颅脑损伤24例 ,多发伤40例。原发性昏迷51例 ,继发性昏迷8例。GCS评分3~5分20例 ,5~8分44例。开颅手术23例 ,其它手术15例 ,气管切开35例。死亡22例 ,植物生存4例 ,重残2例 ,中残6例 ,恢复良好30例。结论 :重型颅脑交通伤伤情重、复合伤多、伤情复杂。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及入院后处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急性肺挫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怀疑肺挫伤患者461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后1 h内行64层螺旋CT胸部平扫,判断有无肺挫伤。结果:诊断肺挫伤113例,双肺广泛性挫伤12例,右肺挫伤61例,左肺挫伤40例;肺不张22例;合并气胸33例,其中血气胸10例;肋骨骨折38例,锁骨骨折4例,肩胛骨骨折2例,胸椎骨折2例,胸骨骨折1例;皮下气肿87例,纵膈积气11例,纵膈血肿3例。结论:64层螺旋CT能有效诊断肺挫伤,尤其对影像学征象较隐蔽的病变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