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芳氨基苄基(或甲基)环己酮(1)与羟胺盐酸盐在过量氢氧化钠的乙醇和水溶液中回流,转变为2-芳氨基苄基(或甲基)环己酮肟(2),(2)可能为E或Z构型,在多聚磷酸存在下,用甲苯为共溶剂,(2)能顺利进行Bechmann重排反应,得到4个2-芳氨基苄基-5-己内酰胺和3个2-芳氨基甲基-5-己内酰胺(3),均为未见文献报导的新化合物。用元素分析,MS,IR,^1HNMR,^13CNMR分析确定了它  相似文献   

2.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氨解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卤素氨解反应机理,提出了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液相非催化氨解的反应历程,并建立了相应的拟均相反应动力学模型.在消除传质的影响下,由实验确定了模型参数.模型表明:在反应前期,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浓度对速率影响很小,反应速率呈拟一级反应特征;但在反应后期,反应速率呈明显的二级反应特征.氨与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的起始摩尔比以及氨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肌酸的合成     
目的 研究肌酸的合成工艺条件.方法 尿素和硫酸二甲酯反应生成O-甲基异脲硫酸盐,O-甲基异脲硫酸盐再和肌氨酸钠反应生成肌酸.结果 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 h时,肌酸收率为59.87%.结论 此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4.
已内酰与α,ω-二卤代烷在固-液相转移条件下(KOH)/K2CO3混合碱,TBAB为PTC)反应是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1,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碱及催化剂用量对1,4-二溴丁烷与已内酰胺进行单取代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己内酰胺:1,4-二溴丁烷:氢氧化钾;碳酸钾:TBAB为1:3:1.5:3:0.05(摩尔比)时,90℃下反应,13h,产率可达75.4%,并合成了其它3个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在类似的固-液相转移条件下,1与醇反应得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在一定的温度和氮气保护的条件下,以浓磷酸为催化剂,水为引发剂引发己内酰胺减压开环聚合合成聚己内酰胺(PA6).探讨了温度、时间和浓磷酸的量对己内酰胺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气保护下,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3.5 h,己内酰胺和浓磷酸质量比为100∶2时,己内酰胺转化率可高达92.0%,粘均分子量为6.9×104...  相似文献   

6.
以己内酰胺为原料,无机酸为催化剂,水为开环引发剂,己二酸为稳定剂,合成了聚己内酰胺(PA6).探讨了不同聚合条件对尼龙-6聚合转化率的影响,及不同聚合条件对尼龙-6的软化温度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产率测算、软化温度测试和红外表征.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3.5 h、己内酰胺和浓磷酸质量比为100:2、己内酰胺和己二酸质量比为100:3的聚合条件下,己内酰胺转化率可高达92.0%,所合成的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6.9×104 g/mol.  相似文献   

7.
己内酰胺与α,ω-二卤代烷在固-液相转移条件下(KOH/K2CO3混合碱,TBAB为PTC)反应得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1,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碱及催化剂用量对1,4-二溴了烷与己内酰胺进行单取代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己内酰胺:1,4-二溴丁烷:氢氧化钾:碳酸钾:TBAB为1:3:1.5、3:0.05(摩尔比)时,90℃下反应,13h,产率可达75.4%,并合成了其它3个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在类似的固-液相转移条件下,1与醇反应得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以己内酰胺为原料,无机酸为催化剂,水为开环引发剂,己二酸为稳定剂,合成了聚己内酰胺(PA6).探讨了不同聚合条件对尼龙-6聚合转化率的影响,及不同聚合条件对尼龙-6的软化温度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产率测算、软化温度测试和红外表征.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3.5 h、己内酰胺和浓磷酸质量比为100:2、己内酰胺和己二酸质量比为100:3的聚合条件下,己内酰胺转化率可高达92.0%,所合成的聚合物粘均分子量为6.9×104 g/mol.  相似文献   

9.
矩阵的O-相似与O-合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义了O-相似与O-合同矩阵,并刻画了它们的一些性质及O-相似与O-合同的等价条件,同时给出了全转置矩阵、对称矩阵、次对称矩阵、伴随矩阵的一些相关结论。得出了矩阵的次对角化和O-正交矩阵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0.
O-羧甲基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壳聚糖分子中氨基的特性,与过量的碘甲烷进行彻底的甲基化反应合成水溶性的壳聚糖三甲基季铵盐,经纯化后,将壳聚糖三甲基季铵盐与过量的一氯乙酸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的两亲性化合物O-羧甲基-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O-C arboxym ethy l-N-triM ethy lCh itosan Q uaternary amm on ium sa lt,CM TM C),经纯化后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1.
Caprolactam is treated with dimethyl sulfate in benzene medium under conditions of various molar ratios to yield two different methylatcd products. The homogeneous reaction of caprolactam with dimethyl sulfate without any medium can only givc one methylated derivative. In a similar condition to that mentioned above, the reaction of caprolactam with diethylsulfate forms also one product, O-ethyl caprolactim. In this articlc NMR spectrum is applied to further identify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wo methylated derivatives held by predecessors, and, applied the chemical shift reagent to induce the NMR and combined the field scanning and decoupling method to confirm the classification of signals, as a consequence the preferred conformation of caprolactam and its alkyl derivative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呐醇重排反应的定义,机理,规律,立体化学和类呐醇重排反应,反呐醇重排反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典型性、专业型、大众化、前瞻性和时效性的选材原则和全面、综合、分析归纳的选材方法 ,对适合专业网站——“蝗虫研究”(http:/ / life.sxu.edu.cn)建设需要的图文资料进行了处理 ,达到了网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叙述了由立体电子效应控制的频哪醇重排反应。指出在频哪醇重排反应中,离去基团和迁移基团总是处在反式共平面位置,而迁移基团与它所在碳上的羟基氧上一对孤电子也处于反式共平面位置。在这对孤电子的立体电子效应作用下,促使重排基团带着一对电子从离去基团的反位上进行1,2——位移。  相似文献   

15.
环己二醇发生频哪醇重排反应中,1,2-二甲基环已二醇的顺、反异构体在相同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是由立体电子效应控制的。  相似文献   

16.
1,3,4,5-四氢-1H-[1]苯并氮杂艹卓-2-酮(1)是抗高血压药贝那泽普利(Benazepril)的重要中间体,我们对其进行了合成,方法简便,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苄基锍叶立德的Stevens重排反应.该反应可以用于合成复杂硫醚,产率适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超声波作用下,用多聚磷酸(PPA)作催化剂,苯乙酮肟的Beck-mann重排〔1、2〕。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温度低、产率高(80%~85%)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从头算方法计算了200~2000K温度范围内NH_2NO_2重排反应的热力学函数改变值,等容热容,反应的A因子和速度常数;以及热容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该反应是一吸热反应,是不能自发进行的。此外还发现,重排反应的速度常数满足关系logk(s~(-1)=(16.72±0.77)—40.70/2.3RT,此与文献预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胆甾 4 烯 3 醇、胆甾 1,4 二烯 3 醇、苄叉丙醇和胆甾 1,4 二烯 3 酮等物质在蒙脱土K 10的催化下进行的脱水和碳正离子重排过程。胆甾 4 烯 3 醇通过碳正离子重排生成胆甾 3,5 二烯;胆甾 1,4 二烯 3 醇和胆甾 1,4 二烯 3 酮通过碳正离子重排和烷基的迁移而得到芳构化的产物;卞叉丙醇未发生所希望的重排反应而大部分转化成醚;胆甾 1,4 二烯 3 酮经蒙脱土K 10催化得到2种主要产物1 羟基 4 甲基 19 降胆甾 1,3,5(10) 三烯(73%)和3 羟基 1 甲基 19 降胆甾1,3,5(10) 三烯(20%),并对可能的重排路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