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化反应过程中出现的一类具有常数输入的三分子反应,其数学模型为本文讨论其极限环存在性和唯一性等问题,证明了当时,极限环的存在性及唯一性,当时,在第一象限内没有极限环。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 ,研究了生化反应中的一类饱和反应的数学模型 ,完整地解决了该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不存在性和极限环的存在惟一性 .  相似文献   

3.
一类生化反应模型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用定性的方法讨论了一类生化反应模型,dx/dt=ζ-xy^4,dy/dt=xy^4-by,并证明了其极限环的存在性,不存在性及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得到了完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类具有Ivlev型功能反应的两种群食饵-捕食者系统的极限环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应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对该系统的正奇点进行分析,得到了该系统存在极限环的一个充分条件及该系统存在唯一极限环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一类多分子生化振荡反应模型作了全局定性分析,给出了其极限环存在唯一性与不存在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类三分子反应模型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类三分子反应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完满地解决了其极限环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问题,并讨论了极限环随参数变化的情况。最后对极限环的位置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7.
一类可逆饱和生化反应模型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一类可逆饱和生化反应的数学模型: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完整地解决了该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惟一性和不存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类具功能性反应的两种群捕食-被捕食模型,运用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和Poincare-Bendixon环域定理,探讨了这个系统的平衡点的性态以及极限环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一类生化反应系统各个奇点的各种分支值以及对奇点稳定性的影响,闭轨的不存在性,极限环的存在性等问题。得到了一系列的充分条件,推广巳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生化反应中微分方程模型=A-Bx+xmy-kxn,=Bx-xmy,解决了极限环存在性和唯一性问题,并讨论了极限环随参数变化的情况,推广了已有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硫酸-甲苯法制备聚合松香过程中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气体环境等因素对松香聚合过程中反应体系色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松香聚合过程中,引起副反应(氧化反应)的主要来源是催化剂浓硫酸,其很强的氧化性促进氧化反应,使聚合松香产品色泽加深,并且随着浓硫酸的浓度增大,反应时间加长和反应温度升高,松香聚合过程中反应体系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阔叶十大功劳ISSR-PCR反应体系的引物、Taq DNA聚合酶、dNTPs、模板DNA及退火温度5个因素进行优化,为探讨阔叶十大功劳种质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阔叶十大功劳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0μL反应体系中,0.5μmol/L引物、0.5UTaq酶、150μmol/L dNTPs和20ng模板DNA.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从80条引物中筛选出15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并经过9份阔叶十大功劳种质检验,证明该体系具有扩增条带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等优点.综上所述,本文所建立的ISSR-PCR反应体系可用于阔叶十大功劳的种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贵州山核桃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体系的模板DNA浓度、MgCl2浓度、d NTPs浓度、Taq酶用量、引物浓度等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确立了贵州山核桃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结果显示:最优反应体系的模板DNA浓度为40ng/u L、引物浓度为0.3umol/L、Mg2+的浓度2.9mmol/L、酶浓度0.3U、d NTPs浓度0.2mmol/L,退火温度为54℃。建立该反应体系可为贵州山核桃ISSR标记开发、物种分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等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对非理想BZ反应体系动力学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非理想性对BZ反应体系热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分析,并根据实测浓度振荡变化时序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非理想BZ反应体系中出现的双峰振荡较单峰振荡具有更大的熵产生周期平均值,表明维持多环极限环的时间自组织行为比单环极限环需要更大的熵流,而且惰性电解质的加入,使这种差别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设计法,从dNTPs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4个因素3个水平出发,优化设计圆尾鲎DNA的PCR反应体系(引物为中国鲎微卫星引物).并采用直观分析方法分析正交试验结果,最终建立了圆尾鲎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总体积20μL,Taq DNA聚合酶1.5 U、dNTPs 0.16 mmol/L、引物0.2μmol/L、Mg2+2.0 mmol/L;并通过PCR梯度实验进一步优化模板DNA质量浓度、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获得最佳反应条件:模板DNA质量浓度为30 ng/μL,退火温度为48℃,退火时间为20~25 s.对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该反应体系稳定性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备。其与环氧树脂的差别只是三元环中硫取代了氧,故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许多方面二者也有明显的差异。如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是粘稠液体,而环硫树脂呈结晶状态。环硫树脂比相应的环氧树脂具有较高的固化速度,易于常温或低温固化,具有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反应温度、体系pH值、反应时间和淀粉乳浓度对取代度的影响,得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体系pH值8.5、反应时间3h、淀粉乳浓度40%.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红外光谱图显示在1 570.06cm-1和1 726.34cm-1处出现RCOO-和C=O的特征吸收峰,表明淀粉分子上引入了酯基和羧酸基.  相似文献   

18.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化学结构及反应过程的13C-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3C-NMR可以很好地解析采用传统工艺(碱-酸-碱工艺)合成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可推测其发生的反应.结构分析表明:在保温反应开始阶段,尿素与甲醛之间的反应主要为加成反应,产物以一羟甲脲和二羟甲脲为主,并有少量三羟甲脲生成;三聚氰胺与甲醛的加成反应产物为一羟甲基三聚氰胺和二羟甲基三聚羟胺;缩聚反应已经发生,一羟甲脲,一羟甲基三聚氰胺,一羟甲脲与一羟甲基三聚氰胺间的缩聚反应已经开始,分子间以醚键和次甲基键连接为主.保温反应结束直到整个反应结束,缩聚反应为主要反应类型,三聚氯胺改性脲醛树脂中存在着3种反应体系:尿素甲醛的反应体系、三聚氰胺甲醛反应体系和三聚氯铵尿素甲醛共缩合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三分子反应系统模型,介绍了化学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步骤;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三分子反应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变化,及通向化学混沌的道路;结果发现在周期激励条件下,三分子反应过程中逆周期加分岔和周期混沌带更迭出现,同时存在逆倍周期分岔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处于平衡态的氧化还原电极电势对反应速率常量的影响问题.当体系中氧化态粒子浓度增加时,体系平衡电位上升,还原反应速率常量减小,氧化反应速率常量增加,无净反应发生,体系仍处于平衡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