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高风  赵明星 《科技信息》2008,26(1):109-112
基于慢病毒的病毒载体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因此用慢病毒作为基因转移媒介的临床研究已经开始,在实验室和临床应用中,慢病毒具有特别的优点,尤其是能整合未分裂细胞的独特能力.现在基于HIV的慢病毒载体的临床研究已经开始应用于人体.本文介绍基于HIV-1的慢病毒和慢病毒载体的结构,慢病毒载体的优点以及慢病毒载体应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全新的疾病治疗手段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同时,探讨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各种病毒载体的改造和完善,扩大其载体容量,提高基因的转染效率和克服体内的免疫反应等手段,可使病毒载体的应用更加符合临床的需要。结果:改造过的病毒载体大大提高了载体靶向的特异性和应用范围。结论:病毒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作为基因治疗载体有着独特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因治疗正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临床应用,它给医学界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概念,基因治疗主要是利用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文中介绍了目前已应用和将要应用于人类基因治疗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疱疹病毒载体等的构建方法,优缺点和适于治疗的疾病。扼要地介绍了目的基因导入的理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因治疗中运用的载体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导入系统是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基因治疗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载体的选择。阐述了基因治疗载体的种类、构建、生物学特性、各载体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3 关于非病毒载体的设计策略在基因治疗的研究中,关于载体及其改造的研究,关于基因调控的研究,关于非病毒载体的研究均特别引人注目。这里略谈非病毒载体的设计策略。基因转移的非病毒技术近年来取得了迅速的进步。尽管现在多用病毒来转染哺乳动物细胞,但存在一些目前的?..  相似文献   

6.
王俊伟 《科技信息》2011,(20):I0108-I0108
目前基因治疗中的载体主要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具有不整合到基因组相对安全和高感染效率等特点,成为基因治疗中载体研究的热点和突破口。本文就腺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基因治疗已成为目前医药科技研究的热点,脂质体作为一种非病毒转基因载体在临床显露出良好的基因治疗前景,具有非常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慢病毒作为一种特殊的逆转录病毒,与通常使用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腺病毒载体比较,具有可感染分裂细胞及非分裂细胞、转移基因片段容量较大、目的基因表达时间长、不易诱发宿主免疫反应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中载体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对其基础生物学特性、载体改造及其应用等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慢病毒载体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主要就慢病毒载体及其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该领域具有的广阔前景进行了展望.慢病毒载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可有效地将携带的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并将其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从而使目的基因得以持久稳定地表达.该载体因具有高感染性、高表达效率及不易诱发宿主免疫反应等优点,已成为基因治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RNA干扰技术可以特异性抑制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因此该技术可广泛应用在基因功能探究和恶性肿瘤治疗等领域.由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能持久、稳定、特异性地抑制各类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在病毒感染、肿瘤等疾病的基因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0.
基因导入系统是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基因治疗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载体的选择。阐述了基因治疗栽体的种类、构建、生物学特性、各载体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动物腺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腺病毒载体是目前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病毒载体,与其他病毒载体不同,腺病毒载体的诸多优点决定了腺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腺病毒载体的结构、研发过程、构建及应用前景等,为进一步优化和利用腺病毒表达载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Cre-Lox P系统构建携带EGFP及Puromycin抗性基因,并带有巨细胞病毒(CMV)及翻译延伸因子1α(EF1α)双启动子的新型慢病毒表达载体,为基因治疗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效的慢病毒载体系统.方法:以已经插入Lox P序列的p LOX-TERT-ires TK慢病毒载体为模板,用Spe I与Kpn I进行双酶切,去除TERT-ires TK片段,然后与人工设计合成的多克隆位点片段连接,构建p LOX-MCS表达载体.同时,以p B513载体为模板扩增EF1α-EGFP-Puro表达框(带有Bam HI及Kpn I酶切位点),然后与经过Bam HI及Kpn I双酶切的p LOX-MCS载体连接,进而构建p LOX-CMV-EF1α-EGFP-Puro(简称p LOX-CMV-E/P)载体.将p LOX-CMV-E/P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载体p CMVR8.74及p MD2.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进行报告基因的功能分析.结果:菌落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与预期结果一致,绿色荧光蛋白及抗药性基因均有较好的活性与功能.结论:成功构建了p LOX-MCS及p LOX-CMV-E/P慢病毒表达载体,为基因治疗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效的慢病毒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13.
沈清清 《科技资讯》2011,(31):60-60
基因治疗是与传统治疗完全不同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它针对的是疾病的根源即基因,开创了医学的新纪元。在基因治疗中载体是不可缺少的基因转移工具。质粒作为一类非病毒载体,有着安全性高,制备简单、方便快捷等优点,因此是现今最主要也是被广泛地用于基因治疗的一类载体。本文综述了质粒的特点以及它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机理、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慢病毒载体是一类逆转录载体,它既能感染分裂细胞,也能够感染非分裂细胞.也就是说,它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基因治疗,构建转基因动物和结合RNAi技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5.
慢病毒载体是一类逆转录载体,它既能感染分裂细胞,也能够感染非分裂细胞.也就是说,它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基因治疗,构建转基因动物和结合RNAi技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设计筛选针对人cyclin E分子的siRNA序列,构建相应的siRNA慢病毒载体,检测其对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胞内cyclin E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首先设计并合成4对siRNA双链寡聚核苷酸,与cyclin E分子真核表达载体共同转染293T细胞.挑选出最有效抑制cyclin E表达的序列,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序列连接于慢病毒载体pLKO.1中,构建携带针对目的基因cyclin E的siRNA慢病毒载体pLKO-CE.使用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物和构建好的慢病毒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收获病毒上清,感染Sosp9607细胞系,对病毒感染后抑制cyclinE表达的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在4条针对cyclin E分子设计的siRNA序列中,siRNA-464最为有效的抑制了外源性cyclin E分子的表达;带有该序列的慢病毒载体pLKO-CE可以完全抑制Sosp9607细胞中天然分子的表达,引起Sosp960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G1期细胞增多,S期减少,细胞增殖受抑制.说明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了针对cyclin E分子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可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cyclin E的表达,使肿瘤细胞增殖减缓,为深入研究针对cyclin E的基因治疗方案的临床前实验研究提供了实验证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在肿瘤基因治疗中较常见的载体--病毒载体(痘苗病毒载体、腺病毒与腺病毒相关载体、单纯疱疹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和非病毒载体(脂质体和稳定质粒--脂质颗粒)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阐述,并对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分析腺病毒-腺相关病毒(Ad/AAV)嵌合载体母体中,3代Ad载体及AAV载体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缺点.阐述Ad/AAV嵌合载体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以及其在稳定转染造血干细胞、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基因治疗和人内啡肽基因的表达研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指出,Ad/AAV嵌合载体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嵌合病毒载体,它融合了Ad和AAV两种常用的病毒载体的优点,理论上接近理想临床应用的载体,但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特别是动物体内的应用研究去检验其优越性,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9.
 很大一部分的罕见病由遗传因素决定,难以用普通的小分子或大分子药物治愈,而基因治疗有望从根本上修正人体功能的缺失或异常,给罕见病患者带来改善生活质量的希望。目前许多基因疗法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病毒载体是常用的基因递送方法,本文讨论了用于临床基因递送的多种病毒载体,包括腺相关病毒、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重点列举了这些病毒在罕见病临床试验中的研究、应用和进展,评价了这些病毒的优缺点,并简述了基因疗法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血友病B基因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友病B是一种严重的凝血功能缺陷遗传病,由于现行的治疗方法对血友病B的治疗效果均不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开展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研究。本文介绍了血友病B的发病机理以及以反转录病毒载体为工具进行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