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农村,而和谐农村必须依靠公共产品的和谐供给。由于长期存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不科学,造成当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因此,要从优化供给制度,改革供给的模式,疏通农民的利益表达渠道等方面创新,才能走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2.
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利益表达机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利益表达主体表达意识缺乏、利益表达组织发展不平衡、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利益表达机会不均衡、群众性利益表达作用不明显等。必须进一步完善利益表达机制,让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合法的方式、畅通的渠道和途径平等表达自己正当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3.
和谐的前提是不同社会主体间实现利益平衡,社会主体的物质利益与精神文明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必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把公众的利益诉求纳入公共决策中,保障决策的正确性;创新政府服务机制,完善公众利益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可以实现农民利益在时空上拓展、维度上深化、内容序列上优化组合,力求实现利益逻辑与社区建设在时空、组织、制度和文化上的契合.基于农民利益逻辑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双重视角对新农村社区发展进行机理考量,归结出利益逻辑的三个层次即利益参与、利益发展和利益和谐.通过对社区民主建设、社区经济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来构建社区发展的保障机制、动力机制和导向机制体系,实现农村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利益载体的互动共进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利益分化明显,利益冲突日趋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进程。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不和谐、利益表达机制不通畅、利益补偿机制不健全等是其产生利益冲突的根源。针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利益问题,提出:协同发展、精准治理,树立小镇建设利益共同体发展理念;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多元利益分配方式,构建小镇"双轨"利益分配机制;加强体育法制建设进程,倡导多元主体监督,建立小镇体育利益长效发展保障机制;完善体育利益表达机制,强化多元主体补偿能力,构建和谐的小镇体育利益补偿机制。通过多元主体利益融合,协同创新,为体育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农村群体性事件已成为阻碍我国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效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必须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形成多元利益表达和参与渠道机制,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将农民的非制度化参与纳入制度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我国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有效的利益表达,否则将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分析农民利益表达的障碍,对障碍进行归因分析,并以此作为根据建立农民利益表达的有效机制,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西部社会安全战略是中国西部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切实可行的西部社会安全体系,对于西部地区的社会安全稳定和进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如何构建西部安全需要建立和完善突发性事件应对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构建具有西部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土地流转中农民承包经营权益保障法律自身存在的冲突导致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不到位,使土地流转中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救济渠道较少,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在保护自身土地承包经营权时易于引发社会矛盾。积极完善土地流转中农民承包经营权益保障法律有利于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益的保障,有利于减少土地流转中社会矛盾的产生,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模型.此模式完善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实现了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变二次产出为三次产出,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效地消除种地、养牛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不和谐问题,增加了新的生产项目,可以有效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机制保证,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农民增收观;基础是加快农村基层建设,改善农村干群关系;关键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重要条件是加大再造秀美山川的监管力度;保障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化步伐,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落后、社会问题突出、人与自然关系失调是农村社会不和谐发展的表现;机制建设不健全是导致农村社会不和谐发展的主要原因;加强流动机制、利益调整机制、矛盾疏导机制、控制机制等机制体系建设是促成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农民增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分析和总结了当前我国存在的一些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数据库,运用双变量统计分析模型分析了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并从土地利用的视角探讨了昆山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表明,1987-2000年间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点是耕地被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水面养殖坑塘和工矿交通用地大量占用,土地利用斑块破碎化非常明显。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增长和经济改革措施是期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作者提出昆山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注重: (1) 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实现村容整洁;(2) 通过实施耕地整理,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3) 科学编制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整合土地资源,提高集约用地水平;(4) 创新用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土地利用中农民利益的保障机制,确保农民生活宽裕。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中青年劳动力则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但农村中的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已经造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缺位,严重地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对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是融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等为一体的文化;和谐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稳定提供重要保障;建设和谐文化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重在坚持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7.
对韩国农业农村立法体系及其若干重要法规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探讨了其对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启示与建议: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发展,立法与政策双管齐下,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密切关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动向,立法与政策齐头并进,切实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大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立法与政策双向互助,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对韩国农业农村立法体系及其若干重要法规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探讨了其对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启示与建议: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发展,立法与政策双管齐下,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密切关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动向,立法与政策齐头并进,切实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大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立法与政策双向互助,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可从三个方面分析和谐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产物,共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生活的追求,只不过产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它们统一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自身的运动发展,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主体。和谐社会具有价值判断的属性,具有开放性,而共产主义社会的提出倾向于社会形态,具有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阶段社会管理重要性的凸显,第三部门(又被称为非营利组织)作为一支新兴的社会力量对社会建设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日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它以其公益性、民间性、专业性等优势为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将作为一支基础性力量继续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引导好第三部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