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由诸多穴民内部矛盾激化而成的表现形式,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范畴,其中,针对基层政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制约农村社会改革和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其规律,消除不安定因素。一旦发生了突发事件,有关领导必须果断决策,控制事态的发展。同时,要彻底解决农村的千群矛盾、利益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转型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要通过政策调整、制度安排和法治保障等途径,保障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要做到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完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有效途径等。有效预防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米环  李国强  雷宗怡  李宏印 《科技信息》2010,(30):I0034-I0034
研究认为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必然推动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根据农村体育人力资源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程度,探索了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社会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成都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依然很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统一城乡发展规划,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和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势下,依靠合作经营农业生产才能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和谐,合作经营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目前,前湖北农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主要有能人带动、部门领办、龙头企业和农民自发4种类型;农村合作经营总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思想认识不足、法律地位缺失、外部环境不佳、内部机制有待完善等因素阻止了湖北农村合作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发展;针对问题,提出强化思想认识、推动立法进程、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合作组织自身管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科技发展与和谐农村建设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农村是和谐社会的理想在农村的实现。和谐农村实现的条件和基础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离不开农村科技支持。因此必须重视农村科技的发展,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在和谐农村建设中,不仅需要发展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且还要发挥其他科技以及社会科学在农村政治、文化和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发展"后现代农业"才是农村和谐的真正基础和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6.
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生态文明是在乡村建立生态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需要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这既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支撑。社会主义乡村生态文明要在"和谐"中搞建设,在建设中求"和谐",在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国农村改革近 3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各方面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当前农村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影响着新时期和谐农村的构建.针对当前农村不和谐的因素,各级政府要深化认识,有所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妥善化解当前农村各种矛盾,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生态文明、乡风村风文明建设,高扬公正理念,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冯德秋 《科技资讯》2007,(22):201-20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没有农村的良好的法制环境,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抓住重点和切入点,建立和完善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层次原因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主体间的不和谐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阻碍了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重塑社会各主体间的和谐共变关系,建立和改善个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互构共变关系,形成良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使社会各主体积极能动地互构,才能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要协调发展,农村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找准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以科技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新农村建设,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图书馆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指出图书馆地域文献要为重庆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探讨了建立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长效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共财政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当前公共财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财政支农力度不大,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比重过低,财政支农资金过于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必须构建积极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体制和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基本路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突破路径依赖,实现制度变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题,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在退出路径依赖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干预和一致性行动依然重要。在统筹城乡的基础上采取多元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基层政府公共行政模式的现代转型,是实现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环境出发,以问卷调查和走访为主要方式,结合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经验,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以培育创业教育文化氛围、完善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完善创业教育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要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核心,促进生产新发展.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构建发展新机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制度创新,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以培育一代新型农民为重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相似文献   

16.
江涛 《科技咨询导报》2009,(27):107-10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现行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短缺、人员臃肿、管理粗放等问题日趋突出。论文为此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管理运行的特点,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管理运行市场化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翔 《镇江高专学报》2010,23(2):37-39,42
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符合来自农村民营企业家事业成功后的强烈愿望,符合广大农民与民营企业合作发展的要求。同时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既可弥补国家资金投入不足,也可为民营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和舞台。苏州民营企业在客观上具备了支持苏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力量和内在动因,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谐农村的构建,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改变农民各利益主体的利益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的处境。改革20多年来,中国农村内部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使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利益表达机制已远不能适应当代农民利益表达的需求。因此,如何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就成了构建和谐农村的关键。从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入手分析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对构建和谐农村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中青年劳动力则是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但农村中的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已经造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缺位,严重地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对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对中国来说,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城乡统筹有着特殊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只有树立了城乡一体发展的指导思想,才可能引导城乡走向和谐与繁荣.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性相统一,以及政府主导与市场选择的良好配合等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