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报道一种合成α-溴-对羟基苯乙酮的新方法。方法:以乙醇为溶剂,以对羟基苯乙酮和溴化铜原料制备了α-溴-对羟基苯乙酮。结果:α-溴-对羟基苯乙酮的结构通过IR确认,纯度达99.63%。结论:收率达86.3%,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Calythropsin和Dihydrocalythropsin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2,4-二羟基苯乙酮和3,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妈原料,经羟醛缩合,造择性氢化等步骤,完成了两个天然产物calythropsin和dihydrocalythropsin的全合成。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生产扑热息痛的不良现状,通过具体实验,对国外新近开发的一种合成扑热息痛的新路线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邻羟基苯乙酮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ries重排反应,通过改变反应的催化剂,好以ALCL3-NACL复盐为催化剂,使邻羟基苯乙酮收率达到42%,反应时间缩短了4h,同时可回收一定数量的副产品对羟基苯乙酮,收率为29%。  相似文献   

5.
以2,4-二羟基苯乙酮、2,4,6-三羟基苯乙酮和异戊烯醛为起始原料,经过成环、甲氧基保护和羟醛缩合三步,合成得到了天然产物Flemiculosin(i)及其类似物共6个,其结构经过了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红外以及质谱确定.  相似文献   

6.
2,4-二羟基苯乙酮的微波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间苯二酚和冰醋酸为原料,在微波辅助作用下合成了2,4-二羟基苯乙酮.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及单晶X射线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 1/c,晶体学参数:a=0.71850(14)nm,b=1.3771(3)nm,c=0.74130(15)nm,β=91.08(3)°,F(000)=320,Z=4,V=0.7333(3)nm^3,Dc=1.378g·cm^-3,Mr=152.14.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586,Rw=0.1579,S=1.016.最终差值电子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62nm^-3和-277nm^-3。同时,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辐射功率、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显示合成的最佳条件为:冰醋酸用量15mmol,无水氯化锌用量10mmol,微波功率150W,反应时间4min.  相似文献   

7.
用间苯二酚合成2,4—二羟基苯乙酮,然后用2,4—二羟基苯乙酮与二氨基硫脲、氨基脲、氨基硫脲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2,4—二羟基苯乙酮席夫碱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间苯三酚(2)与乙腈发生Hoesch反应,合成中间体2’,4’,6’-三羟基苯乙酮(3);然后在相转移催化剂TEBA存在下,与苯甲酰氯缩合,得到中间体1-(2’,4’,6’-三羟苯基)-3-苯基-1,3-丙二酮(4),4不经过分离,一锅法直接重排和关环合成5’,7’-二羟基黄酮(1),总收率为68.4%,比文献提高8%。  相似文献   

9.
以3,5-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经甲基保护、氯化、氨化、Grignard反应、脱甲基等反应合成了3,5-二羟基苯乙酮,提出了一条较为简便的方法在Grignard反应中,甲基碘化镁与3,5-二甲氧基苯甲酰胺的摩尔比为4∶1,反应时间为40h时,收率最佳参8  相似文献   

10.
以对氟苯酚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经乙酸酐酯化反应生成乙酸对氟苯酯;乙酸对氟苯酯在三氯化铝作用下,发生Fries重排反应,生成5-氟-2-羟基苯乙酮;再经Dakin氧化合成了4-氟邻苯二酚。此路线总收率为45.4%,且产品及其中间体经IR、^1H NMR和MS等谱图确证。整个路线,原料易得,条件温和,产率较高。适合于以后的进一步工业化生产研究。  相似文献   

11.
N,N-二甲基氨基乙酸酯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改进方法合成了4个N,N-二甲基氨基乙酸酯,其结构经IR谱、HNMR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上,用离体裸鼠皮作生物膜,扑热息痛或消炎痛作药物模型进行经皮促渗活性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含w=2.5%的N,N-二甲基氨基乙酸癸酯促进扑热息痛、消炎痛经皮渗透的效果比Azone(化学名:1-正十二烷基氮杂环庚酮-2)的强,且时滞缩短;N,N-二甲基氨基乙酸辛酯的经皮促渗活性接近Azone;而N,N-二甲基氨基乙酸己酯和N,N-二甲基氨基乙酸月桂酯的经皮促渗活性不及Azone。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水质处理,溶液pH值及离子处理等三个方面研究在脱色操作中对扑热息痛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扑热息痛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溶液的PH值及水中的阳离子。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工艺难以有效去除水中抗生素的问题,采用UV/H2O2工艺降解水中残留的典型药物扑热息痛(APAP)。紫外光会催化双氧水(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HO.)降解水中扑热息痛。扑热息痛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研究其反应物初始质量浓度、H2O2投加量、反应液pH、光照强度及水中不同阴离子对扑热息痛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物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UV/H2O2工艺降解APAP的反应速率降低,当反应物初始质量浓度从2 mg/L增加至10 mg/L时,降解速率常数由0.108 9 min-1降低到0.037 6 min-1;在一定范围内,双氧水投加量越多,APAP的降解速率越快;光照强度越强,APAP的降解速率越快;在酸性条件下,UV/H2O2工艺降解APAP速率较快;阴离子对UV/H2O2工艺降解APAP的影响不同,阴离子体系反应降解速率常数从大至小依次为NO3-,SO42-,Cl-和CO3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扑热息痛具有选择性识别的高分子聚合物.将此聚合物颗粒填充在化学发光流通池中,当扑热息痛溶液流过流通池时,扑热息痛分子被填充的印迹聚合物选择性俘获;此时,当铁氰化钾和鲁米诺的混合液流过流通池时,吸附的扑热息痛分子与铁氰化钾发生反应而导致铁氰化钾一鲁米诺反应化学发光信号的降低.结果表明,化学发光强度的降低值与扑热息痛浓度的对数值在7~100μmoll/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出限为3μmol/L扑热息痛;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50.0μmol/L扑热息痛溶液,n=9).该方法已用于尿样中扑热息痛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5.
羟基柠檬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柠檬酸为原料,经过脱水制取乌头酸,再由乌头酸氧化制取羟基柠檬酸。分别研究了乌头酸及羟基柠檬酸的优化工艺,乌头酸的优化工艺条件是1mol的羟基柠檬酸用56%硫酸270mol,于140℃反应7h,得到乌头酸精品熔点为186℃分解;废酸及未分解的柠檬酸循环使用,柠檬酸回收率达28%,浓硫酸回收率达65%。羟基柠檬酸的优化工艺条件是以n氧化剂与n乌头酸之比为2:1,反应时间16h,反应温度50℃得到羟基柠檬酸,产品收率约80%。  相似文献   

16.
通过2,4—二羟基苯乙酮和乙醇胺反应生成Schiff碱,并与Cu(Ⅱ),Zn(Ⅱ),Ni(Ⅱ)和Co(Ⅱ)形成配合物,经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等手段对所合成的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配合物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对苯基苯乙酮和溴化铜为原料合成了ω-溴-对苯基溴代苯乙酮。针对原料摩尔比、反应介质、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获得较佳合成条件:以乙醇为溶剂,n(溴)∶n(对苯基苯乙酮)=2.2∶1,回流反应2.0 h,产品总收率达90.1%。产物熔点138-140℃。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2-羟基4-甲氧基-5-胂酸基-苯乙酮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丹皮酚(paeonol)为原料,经胂化直接合成了2-羟基-4-甲氧基-5-胂酸基-苯乙酮,总收率为17.2%。  相似文献   

19.
用连苯三酚合成2,3,4-三羟基苯乙酮,然后用2,3,4-三羟基苯乙酮与苯胺、2-羟基苯胺、2 -氨基苯甲酸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2,3,4-三羟基苯乙酮席夫(Schiff)碱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含有苯环的类异戊二烯生物标志物是古细菌胞膜构成干酪根的重要证据,以苯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了1,4二甲戊烷基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