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胆固醇流出作为胆固醇逆向运输的第一步,是维持细胞稳态的重要机制.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1 (adenosine triphophate (ATP)-binding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 G1, ABCG1)能够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至胞外的高密度脂蛋白,参与维持细胞胆固醇动态平衡,在动脉粥样硬化、肥胖以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ABCG1的基因表达受多重因素调控,如转录因子、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及小分子核糖核酸的调控,进而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针对ABCG1及其表达调控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JP2〗研究重组蛋白SAK-HV口服给药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并对其降低胆固醇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10周建立高脂模型,将成模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溶剂对照(碳酸氢钠)组、给药(SAK-HV)组及阳性对照(他汀)组.口服给药6周,分别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肝脏脂肪沉积情况、小肠〖WTBX〗Npc1l1及肝脏Abcg5/Abcg8〖WTBZ〗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主动脉ROS含量、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大鼠相比,SAK-HV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降低;肝脏脂肪沉积减少,小肠中NPC1L1的表达显著低下降,同时肝脏ABCG5/ABCG8〖WTBZ〗的表达显著升高;大鼠主动脉ROS含量显著降低,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而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SAK-HV口服给药可通过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JP〗增强肝脏对胆固醇的外排作用降低血脂,同时它可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因此有望成为治疗高脂血症的候补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康通过活化ERK5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用ERK5抑制剂(ERK5-IN-1和XMD8-92)干预RAW264.7细胞,探讨ERK5失活对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影响.用ox-LDL干预RAW264.7细胞建立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功能受损的细胞模型,然后在存在或不存在XMD8-92干预的情况下,用冠心康含药血清处理该细胞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的胞葬率,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ERK5和C1qA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ERK5抑制剂XMD8-92和ERK5-IN-1均可抑制RAW264.7细胞的胞葬作用,抑制ERK5的活化和C1q 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冠心康含药血清可增强ox-LDL导致的受损的巨噬细胞胞葬作用,这一作用与冠心康活化ERK5和上调C1q 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结论:ERK5激酶的失活可通过下调C1qA的表达损伤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冠心康可通过活化ERK5上调C1qA的表达,促进ox-LDL负载的巨噬细胞胞葬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瓜蒌皮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致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瓜萎皮提取物药物组,连续喂饲、灌胃11周.实验结束后检测血脂水平,光镜下观察主动脉弓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胸主动脉细胞间粘附分子-Ⅰ(ICAM-1)的表达.结果 瓜蒌皮提取物给药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5);光镜下模型组血管壁_可见典型粥样硬化斑块,药物组血管壁结构变化轻微,接近正常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ICAM-1呈高表达,正常组呈现基础量的表达,药物组明显弱于模型组.结论瓜萎皮提取物可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下调ICAM-1的表达量,对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油酰乙醇胺(OEA)对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坏死的影响及对ox-LDL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内炎性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实验用ox-LDL诱导HUVEC坏死和RAW264.7细胞内炎性反应;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收集细胞进行Annexin V/PI-FITC染色,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坏死率;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 me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检测(ELISA)测定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OEA能缓解ox-LDL诱导的HUVEC的坏死,并能呈浓度依赖性的上调HUVEC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和SIRT-1的表达;OEA降低ox-LDL诱导的RAW264.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RP mRNA表达的升高,及降低ox-LDL诱导的促动脉粥样硬化因子M-CSF mRNA表达的升高,同时升高ox-LDL诱导SIRT-1表达的降低.实验结果表明,OEA通过激活PPAR-α和抗炎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ω-羧基样亚油酸氧化物(7-KC-9-COOH)是由Cu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中得到的负性胆固醇氧化物。研究其对ATP结合盒(ABC)转运子超家族成员ABCA1表达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对高密度脂蛋白(HDL)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的影响。THP-1单核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化学合成的7-KC-9-COOH以时间梯度孵育细胞,随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研究其对ABCA1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7-KC-9-COOH显著促进了ABCA1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其中作用2 h效果最为显著,基因水平增加48.6%(*P0.05),蛋白水平增加285.3%,较空白组升高近3倍(**P0.01)。抑制其上游核转录因子PPARγ与LXRα,其蛋白表达量下降51.2%。ω-COOH亚油酸氧化物7-KC-9-COOH经由PPARγ-LXRα信号通路提高了ABCA1的表达,促进了胆固醇逆转运(RCT)和HDL介导的胆固醇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的调节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5mg·kg~(-1))、虎杖苷高、中、低剂量(160mg·kg~(-1)、80mg·kg~(-1)、40mg·kg~(-1))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维生素D3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第4周给予阳性药及受试药物,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4周、8周、12周记录体重;第12周大鼠眼眶取血,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取肝脏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VCAM-1和CD36的表达。结果虎杖苷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TC、TG、LDL水平,显著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HDL水平;改善肝脏的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降低大鼠主动脉壁内皮细胞VCAM-1和CD36的表达。结论虎杖苷能够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抑制CD36介导的巨噬细胞内吞作用和VCAM-1介导的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有效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以人源巨噬细胞THP-1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为模型,研究从蜜环菌中分离纯化出的β-1,6-葡聚糖(AAMP-A70)对其极化影响,并分析AAMP-A70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结肠癌细胞DLD-1增殖的作用及机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AMP-A70处理前后THP-1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中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情况;将各处理组的细胞培养液处理DLD-1细胞,通过MTT和结晶紫染色检测DLD-1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通过Western-blot实验检测DLD-1细胞的凋亡蛋白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AAMP-A70可显著下调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VEGF,Arg-1,TGF-β的表达,促进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TNF-α,IL-1β,CCR7的表达;AAMP-A70处理组细胞的培养液可显著抑制DLD-1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趋势;AAMP-A70处理组的细胞上清液可诱导DLD-1细胞中表达的cleaved-PARP和cleaved-Caspase-3上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布规律和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3例为研究组,同期5例终末期心脏病行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二尖瓣组织标本,用CD68标记全部巨噬细胞,用iNOS,CD163标记M1,M2型巨噬细胞,观察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同时观察巨噬细胞相关炎症介质(eNOS,IL-10,Arg-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钙化二尖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研究组CD68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和内膜层存在大量巨噬细胞浸润;研究组iNOS阳性的M1型巨噬细胞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CD163阳性的M2型巨噬细胞表达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NOS的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抑炎因子IL-10,Arg-1表达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钙化过程中以M1型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可通过上调eNOS等炎性因子来直接促进炎性反应,通过抑制IL-10等炎性因子来间接促进炎性反应.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下调可减少M1型向M2型转化,并长期维持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正> 猕猴繁殖除受自身的生殖机能限制外,还受气候、生活环境、营养水平、配种条件等因素影响。如气侯条件改变,会影响猕猴食物的丰欠,食物又直接影响繁殖率,食物是猕猴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重要调节因素。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为了探讨降水因子对猕猴繁殖产仔高潮期的影响,于1987年和1988年两个春季,在黄楝树林场对半野生人工驯养猕猴群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现将资料整理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1.
以气管滴注方法研究了ApoE-/一小鼠经PM2.5暴露后,其主动脉弓中SUMO-1, HIF- l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规律及HIF- la的SUMO化修饰情况.实验结果显示:PM2.5暴露后,小鼠主动脉SUMO-1,HIF-la,VEGF的表达上调;PM2.5暴露诱导了SUMO-1对HIF- la的SUMO化修饰;低氧条件下SUMO-1敲低导致HIF-la表达的下调结果提示PM2.5暴露通过上调细胞中SUMO-1的表达,稳定或者上调HIF- la的表达,进而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益脂康对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防治作用. 用高脂饲料(1%胆固醇,14%猪油,6%豆油,剩余加入基础饲料)喂养复制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同时给药,观察益脂康对其血清TC,TG,LDL-c,HDL-c,VLDL-c,肝脏脂质沉积和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益脂康高、中、低剂量组对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并有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脂质在肝脏沉积的作用. 研究表明益脂康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木糖醇亚硒酸酯是一种新合成的化合物,其能够引发人肝癌细胞系SMMC-7221细胞凋亡并且其引发SMMC-7221细胞凋亡伴随着谷胱甘肽的消耗.为了提供更多关于木糖醇亚硒酸酯的抗癌机制研究,该实验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经该化合物处理后的SMMC-7221细胞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这3个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在经0.5mg/L或1mg/L木糖醇亚硒酸酯分别处理SMMC-7221细胞12、24、36、48h后,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从12~48h内显著上调;此外,caspase-8和caspase-9的mRNA表达水平仅在24h显著变化,而在其他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mRNA表达在12h上升,在24h到达最大值,在36h和48h逐渐下降.木糖醇亚硒酸酯作为一个能够诱导细胞凋亡的有应用前景的抗癌药物,可能是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信号通路引发SMMC-7221细胞凋亡,其深层次的抗癌机制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木糖醇亚硒酸酯是一种新合成的化合物,其能够引发人肝癌细胞系SMMC-7221细胞凋亡并且其引发SMMC-7221细胞凋亡伴随着谷胱甘肽的消耗.为了提供更多关于木糖醇亚硒酸酯的抗癌机制研究,该实验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经该化合物处理后的SMMC-7221细胞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这3个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在经0.5 mg/L 或1 mg/L木糖醇亚硒酸酯分别处理SMMC-7221细胞12、24、36、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从12~48 h内显著上调;此外,caspase-8和caspase-9的mRNA表达水平仅在24 h显著变化,而在其他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mRNA表达在12 h上升,在24 h到达最大值,在36 h和48 h逐渐下降.木糖醇亚硒酸酯作为一个能够诱导细胞凋亡的有应用前景的抗癌药物,可能是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信号通路引发SMMC-7221细胞凋亡,其深层次的抗癌机制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用E2、EE2、DES、4-t-OP、4-NP、BPA等6种环境雌激素暴露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成鱼120d。对暴露后斑马鱼精巢的组织学观察发现,其中精子的发生被明显抑制,精子大量丢失,出现空腔;早期生殖细胞大量增生。采用半定量RT-PCR对暴露后斑马鱼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处理后,斑马鱼精巢中雄激素合成酶基因P450 11β、cyp17a1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孕激素合成酶基因20β-hsd和雌激素合成酶基因cyp19a1a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的表达则显著上调(p0.05);减数分裂标记基因dmc1没有显著变化,而scp3基因的表达则显著下调(p0.05)。另外,视黄酸(Retinoic acid,RA)合成酶基因aldh1a2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RA降解酶基因cyp26b1的表达则无显著变化。研究推测多种环境雌激素的联合处理可能通过下调雄激素合成酶的表达、上调雌激素效应和增强减数分裂起始并抑制减数分裂后期过程诱导斑马鱼成鱼精子发生障碍;因此多种环境雌激素低剂量联合暴露对渔业资源造成的生殖风险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6.
中华绒螯蟹螺原体是一种引起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新型病原微生物,对中华绒螯蟹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研究了螺原体的一个特有蛋白——螺旋蛋白所引起的中华绒螯蟹和小鼠RAW264.7细胞的免疫反应.克隆和原核表达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类螺旋蛋白SLP25后,用以感染中华绒螯蟹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宿主免疫相关基因或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类螺旋蛋白SLP25刺激后,中华绒螯蟹的抗脂多糖因子、酚氧化酶原、消极素轻链和Peroxiredoxin 6等基因的mRNA表达量变化显著;RAW264.7细胞内的TNF-α、IL-1β和IL-10等基因的mRNA表达量变化显著,而TGF-β1和CD40的mRNA表达量变化不显著;同时RAW264.7细胞内P38和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变化显著,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变化不显著.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类螺旋蛋白SLP25可以引起宿主广泛的免疫变化,进而证明其是重要的毒力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7.
以AIF、Bid和NF-κB 3种凋亡调控相关蛋白为研究对象,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印迹以及PCR等方法,分析3种蛋白在超声和声动力处理后细胞内位置的改变和表达量的变化,初步探讨声动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声动力处理后AIF由线粒体释放进入核中,介导S180细胞凋亡,但其蛋白和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NF-κB在单纯超声处理后立即活化,由胞质进入核中,同时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上调;而Bid在各处理组未观察到活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和声动力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路径可能不同,超声处理后应激蛋白NF-κB立即活化,启动核信号级联反应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而声动力处理损伤线粒体,释放凋亡相关蛋白,介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用E2、EE2、DES、4-t-OP、4-NP、BPA等6种环境雌激素暴露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成鱼120 d。对暴露后斑马鱼精巢的组织学观察发现,其中精子的发生被明显抑制,精子大量丢失,出现空腔;早期生殖细胞大量增生。采用半定量RT-PCR对暴露后斑马鱼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处理后,斑马鱼精巢中雄激素合成酶基因P450 11β、cyp17a1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孕激素合成酶基因20β〖KG0.01mm〗-hsd和雌激素合成酶基因cyp19a1a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但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的表达则显著上调(p<0.05);减数分裂标记基因dmc1没有显著变化,而scp3基因的表达则显著下调(p<0.05)。另外,视黄酸(Retinoic acid,RA)合成酶基因aldh1a2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RA降解酶基因cyp26b1的表达则无显著变化。研究推测多种环境雌激素的联合处理可能通过下调雄激素合成酶的表达、上调雌激素效应和增强减数分裂起始并抑制减数分裂后期过程诱导斑马鱼成鱼精子发生障碍;因此多种环境雌激素低剂量联合暴露对渔业资源造成的生殖风险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9.
高脂饮食会导致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其中高脂血症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炎症因子(IL-6、IL-1β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云芝多糖具有调节血脂,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实验采用高脂诱导雄性C57BL/6j高脂血症模型,同时给予云芝多糖干预,发现云芝多糖可以减少血浆中IFN-γ、IL-6、IL-1β的表达水平,同时上调血浆中IL-10和IL-13的表达水平,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防止高脂饮食诱导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达到预防高脂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乙炔基雌二醇(EE2,17α-ethynylestradiol)诱导斑马鱼(Daniorerio)雌性成鱼卵母细胞发育障碍的机制,初步研究了斑马鱼雌激素和孕激素合成酶相关的基因P450c17-I、P450c17-II和cyp19a1a的组织表达模式和在滤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并用定量RT-PCR的方法对上述基因在EE2处理条件下的表达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P450c17-I、P450c17-II基因均主要表达于斑马鱼雌雄性腺,而在滤泡发育过程中均呈不同程度下调趋势;EE2处理后雌性卵巢中P450c17-I和cyp19a1a基因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而P450c17-II基因的表达则没有显著变化。研究推测EE2可能通过上调内源雌激素的水平抑制后期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