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深圳卫生填埋淤堵排放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灰色预测中的核心GM(1,1)模型将无规律的原始数据生成为有规律的数据序列后进行预测,本文对GM(1,1)模型加以改进,将灰色预测GM(1,1)模型与跳变灰过程理论结合,建立了淤堵试验渗透系数的跳变预测模型。跳变预测模型具有灰色系统只需少量数据即可建模的优点,又有跳变灰过程可处理异常值的特点。采用某填埋场淤堵试验资料,经验证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将灰色模型引入填埋场衬垫系统渗透系数预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组合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GM(1,1)灰色和几种灰色组合模型进行了讨论,针对多个相关序列预测的问题,提出了组合灰色GM(1,1)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此方法采用灰色模型对各序列进行预测,然后利用神经网络对预测值进行校正,得到最终预测值。实例表明此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确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土石坝沉降变形因素的复杂性以及GM (1,1)灰色模型基于贫信息数据所表现出来的优势,由大坝实测数据拟合构造GM (1,1)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坝沉降变形的预测精度,对原始GM (1,1)模型分别进行了考虑不同数据对预测结果有不同影响的加权改进和利用指数函数变换来提高原始数据光滑度的改进。实例应用表明,加权改进的GM (1,1)模型和函数变换改进的GM (1,1)模型的预测精度均优于原始GM (1,1)模型。  相似文献   

4.
李礼 《当代地方科技》2012,(19):13-13,16
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于小数据、贫信息的预测问题有着比较好的预测精度。但该模型仅仅依靠数据本身的内部关系进行分析而没有考虑到其他影响因素。本文以灰色GM(1,N)分析模型为基础,并用以AHP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将GM(1,N)分析模型改造成预测模型,针对于我国2002年到2008年的GDP数据进行预测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灰色GM(1,1)预测以及回归预测。  相似文献   

5.
尾矿坝变形趋势预测是矿山尾矿库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对尾矿坝变形趋势的预测,在深入分析尾矿坝变形机理并充分认识尾矿库工程系统及坝体变形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尾矿坝的变形进行预测,并结合某金矿尾矿坝变形监测实际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精度满足要求,灰色GM(1.1)模型用于尾矿坝变形趋势预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相关理论的GM(1,1)和GM(1,N)联合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入自相关分析,将GM(1,1)与GM(1,N)两者的优点有机结合,运用GM(1,1)预测模型所需的数据量,达到GM(1,N)预测模型所具有的预测精度,减少灰色模型的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7.
蔡岩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3):40-40,42
交通诱导和交通控制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准确的交通流短期预测是交通控制与诱导的前提及关键。以往灰色交通流预测模型采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其只利用某路段一个断面单点的交通流量进行该断面的交通流预测,并未充分利用上下游交通流之间的相关性。而有关学者研究表明,短时交通流预测值,不仅要与该段面的单点交通流量有关,而且还与其上下游断面交通流量有关。因此,本文引入MGM(1,n)模型。  相似文献   

8.
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的关键节点,其流量数据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本文提出一个两阶段预测模型对交叉口交通流特征进行预测.首先,通过交通流仿真技术对各交叉口进行仿真,并获得仿真流量,然后通过神经网络训练,预测交叉口各流向的交通流量.通过两个阶段不断迭代,校正构建具有高精度、泛化性能强的预测模型.最后,选取贵阳市31个具有代表性的交叉口的流量调查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将其中18个交叉口的仿真预测流量和实际观测流量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因子,通过训练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之后,将剩余交叉口的仿真流量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模型输出数据即为修正的交叉口进口道的交通流量分布特征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数据收敛速度快,运算量小等特点,对于交叉口流量数据的预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将GM(1,1)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组合起来进行变形预测,改善了原线性回归模型中没有指数增长趋势及灰色GM(1,1)模型中设有线性因素的不足,使组合模型更适用于变形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0.
短时交通流的精准高效预测是实施智能交通控制的前提。以济南市交叉口地磁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据进行质量识别和预处理,构建了基于NARX神经网络的短时交叉口流量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初始化和训练。使用该预测模型对城市道路交通流量进行的短时交叉口流量预测结果显示,除流量突变时刻外,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仅为8.41%,证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交叉口的短时交通流量,可以为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短时交通流数据的周期性、非线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复化Simpson公式的季节性灰色Fourier模型.在季节性GM(1, 1)模型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复化Simpson公式对背景值进行优化,然后用Fourier级数方法修正预测结果.将新模型应用于加拿大Whitemud Drive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预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的预测平均绝对值百分比误差为1.54%、拟合度为0.996 0,均优于传统的GM(1, 1)模型、季节性GM(1,1)模型和Fourier优化的季节性GM(1, 1)模型.  相似文献   

12.
GM(1,1)模型的误差主要来源于背景值和初始值,因此提出3种不同的背景值构造方法分别为:把背景值的固定权改为变权构造背景值的方法、将数据序列抽象为指数函数构造背景值的方法、将数据序列抽象为非齐次指数函数构造背景值的方法,并以X(n)为初始值和新陈代谢方法来建立GM(1,1)模型.通过工程实例检验这3种不同背景值构造方法建立的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将数据序列抽象为非齐次指数函数构造背景值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GM(1,1)模型在预测高速公路交通量中存在误差过大、计算复杂的问题,通过定义残差序列,对预测序列与残差序列进行累加再处理,构造新的序列数据;并且对新序列数据构造GM(1,1)残差改进模型,以进行预测。模型应用于某高速公路某收费站,对9期序列数据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GM(1,1)残差改进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为7.25%,优于传统GM(1,1)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12.7%。  相似文献   

14.
分析基于自相关理论的GM(1,1)与GM(1,N)联合模型,将仅适合GM(1,1)模型的数据拓展到适合GM(1,N)模型。用数值积分中的Simpson公式来重建GM(1,1)与GM(1,N)的联合模型,在参数辨识过程中引入累积法,降低线性方程组系数矩阵的条件数,使联合模型求解更加稳定,提高了模拟及预测精度,并且克服了原GM(1,N)模型必须获得预报时刻点相关数据列的值的缺陷,有利于新息GM(1,N)模型的应用。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数值稳定性好,其系数矩阵的条件数在数值上比通用的最小二乘法有所降低,且模拟平均相对误差也有所降低,预测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航空活塞发动机火花塞积铅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  吴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545-6548
针对使用高铅汽油的航空活塞发动机火花塞积铅的问题,分析了四乙基铅的化学反应过程。得出了火花塞积铅的机理。从发动机维护和使用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火花塞积铅的因素。提出了5种减少积铅的措施。为揭示火花塞积铅量的变化规律,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建立了火花塞积铅量预测的传统GM(1,1)模型和等维新信息GM(1,1)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较吻合。等维新信息GM(1,1)模型比传统GM(1,1)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更适合于火花塞积铅量的预测。火花塞积铅量的灰色预测模型可为科学制定火花塞积铅的清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内河港口规划的合理性,更加精确地预测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先用安徽芜湖港近年集装箱吞吐量数据建立了灰色GM(1,1)预测模型,然后采用新陈代谢法实时更新预测数据,构建新陈代谢动态灰色GM(1,1)模型,再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分别对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对比预测结果发现,灰色GM(1,1)马尔科夫模型比灰色GM(1,1)模型平均相对误差降低43%,新陈代谢灰色GM(1,1)马尔科夫模型比新陈代谢灰色GM(1,1)模型平均相对误差降低45%。由此可得出,新陈代谢灰色GM(1,1)马尔科夫模型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地区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数据的预测,针对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精度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采用直线插值法将非等时距数据进行等时距变换.通过后验差验算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模型和GM(1,1)模型的预测等级,验算结果表明指数回归模型的预测等级与GM(1,1)的预测等级都处于最优级,线性回归预测等级为不合格.为进一步研究GM(1,1)和指数回归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将两者的预测相对残差绝对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M(1,1)整体预测精度比指数回归模型略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泰州市2003-2009年流动人口数据,建立GM(1,1)模型、残差GM(1,1)模型和等维递补GM(1,1)模型对流动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并用多种方法检验了三种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合理地对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进行预测,但残差GM(1,1)模型和动态等维递补GM(1,1)模型拟合效果优于一般的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随机波动条件的公交客运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预测公交客运量中存在误差过大的问题,结合公交客运量随机波动的显著特征,通过对残差序列进行再处理,构造新的数据序列,构建GM(1,1)改进预测模型对公交客运量进行预测,并应用于某城市的2条公交线路客运量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波动条件下的GM(1,1)改进预测模型,使用预测序列与残差序列绝对值之和来构造新序列,对新序列进行建模后预测的公交客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9%和5.3%,明显优于传统GM(1,1)模型预测的公交客运量的平均相对误差7.5%和7.45%;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降低了4.68%和2.99%。  相似文献   

20.
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在交通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群芳  徐伟  刘文 《河南科学》2005,23(2):247-250
交通量预测是道路交通规划与路面设计的基础,由于影响交通量生成和增长的因素具有层次复杂性、关系模糊性、动态变化随机性和指标数据不确定性等,从而导致交通量的预测结果与路面实际运营数量之间有较大差异.本文利用改进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马尔柯夫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交通量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预测得到的交通量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