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灭铃特乳油中各有效成分的全分析方法,用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技术对灭铃特乳油中的高效氯氰菊酯、辛梳磷和甲基对硫磷进行了测定,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氯氰菊酯的总酯含量;然后,用正相液相色谱法分离异构体,求出高效体含量;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的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李霞 《山西科技》2011,(3):108-109
介绍了用EPA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2,4,6-三硝基甲苯的方法,本方法用带C18萃取膜的固相萃取仪处理样品,然后用带FID检测器的VARIAN CP-3800气相色谱仪测定,操作简便、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回收率较好,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苹果中多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苹果中多种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考察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用丙酮-己烷混合液(V丙酮∶V己烷=20∶80)溶液对苹果匀浆液进行提取,通过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苹果提取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苹果中多种残留农药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定量;本方法测定了苹果中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在内的50种农药,通过色谱和质谱对每一农药都进行了定性分析,86%农药的添加回收率都在70%~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 2%~6 0%之间;证明了采用丙酮-己烷混合液(V丙酮∶V己烷=20∶80)溶液、Florisil固相萃取柱对苹果进行提取、净化,再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多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作为针对多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SPME/GC联用测定蔬菜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GC)联用测定蔬菜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方法。该法包括蔬菜样品的预处理、SPME萃取及气相色谱测定,其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简单易行。方法检测限分别为甲拌磷0.25ng/g;二嗪农0.30ng/g;甲基对硫磷0.55ng/g;乙硫磷0.40ng/g。文中还就影响SPME萃取的诸因素及该法的可行性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纤维用PET的燃烧及阻燃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纤维用PET及添加不同阻燃剂的PET样品燃烧的气相、固相产物的红外光谱和CONE实验分析,探讨了PET的燃烧和阻燃机理。认为PET燃烧时,在生成气相产物的同时,还会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环烯结构。溴化磷酸酯阻燃剂具有磷、溴协同效应,可在气相到固相全过程内起阻燃作用;而芳香族溴化物主要是气相阻燃机理;聚合型溴化聚芳烃,由于聚合物链可能参与PET降解过程的交联反应,所以也是气相、固相均有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固相微萃取装置测定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固相微萃取装置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测定结果表明 ,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相关 ,这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地测定饮用水中氯仿和四氯化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气相色谱法测定环氧乙烷中的微量杂质进行研究,发现用球状多孔聚合物GDX—104或Porpak p为固定相,采用内标法定量分析环氧乙烷中的微量杂质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三唑磷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水产品中三唑磷残留量及前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三唑磷,经净化、浓缩后采用氮磷检测器检测。用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在0.25~10μg/kg浓度范围内得到线性方程Y=(2.60×105)X-150,相关系数0.9960;方法检出限为0.25μg/kg,回收率为89.6%~98.8%,RSD为3.11%~19.9%。为渔业污染事故中三唑磷的测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血液中沙蚕毒素的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通过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柱对样品进行分散及固定,用乙酸乙酯进行洗脱,然后运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该方法沙蚕毒素的检测限为0.12μg·L-1,平均回收率为95.3%,线性范围为出20~2 000μg·L-1.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为检验血液中的沙蚕毒素物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磷矿伴生碘在二水法磷酸生产中的分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酸萃取含碘磷精矿。在实验所定工艺条件范围内,通过测定生产物流:磷酸、磷石膏和气相中碘的含量来确定磷矿伴生碘在二水法磷酸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碘在烟气、磷酸和磷石膏三相中的分布与磷酸萃取工艺及工艺参数的选取关联。反应温度、液固比和系统负压对碘在三相中的分布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综合利用该矿中伴生的极低品位碘资源有较大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晓东 《应用科技》2009,36(5):66-68
阐述了一种基于锗材料的新型固态调制器在气体浓度检测试验中的应用.介绍了这种锗材料作为调制器代替机械调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且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试验验证方法与试验装置原理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了数据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锗材料的新型固态调制器作为机械调制方式的替代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机械方式相比,它具有结构紧凑性、无移动部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存在以大型水生植物(草型)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清水稳态和以浮游藻类(藻型)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浊水稳态. 如何保证湖泊维持草型清水稳态,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 本研究以白洋淀为案例区,将水体中的沉水植物覆盖度与总磷质量浓度作为湖泊稳态类型的评价指标,建立湖泊草藻转换驱动机制模型,探究影响湖泊稳态转化进程的关键驱动因素. 结果表明:进水磷质量浓度和换水周期是影响湖泊草藻转换过程的重要参数。 进水磷质量浓度长期保持在0.19 g·m?3以上时,湖泊将最终演化为藻型稳态。降低进水磷质量浓度,能有效提高湖泊稳态沉水植被覆盖度,降低稳态总磷质量浓度;湖泊换水周期对稳态沉水植物覆盖度影响较大,减小换水周期,将有利于湖泊向草型演化; 同时,从水文管理角度出发,设定以沉水植被覆盖度为指标的不同草型稳态目标,依据换水周期法,计算得到各个稳态目标下,不同进水磷质量浓度下对应的最大换水周期. 可通过合理控制湖泊进水磷质量浓度,并依据不同进水磷质量浓度调整换水周期,控制湖泊平均出湖流量等水质水量调控措施,实现湖泊长期保持草型清水稳态,从而为白洋淀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传统理论认为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磷只能在固体形态和溶解形态之间转化,而目前已经有实验证明有一部分磷被还原成气态磷化氢从系统中逸出。分别从生物学角度和反应动力学角度证明了含磷化合物转化成气态磷化氢的过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应用离散颗粒模型对大颗粒气固两相流化床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 ,在完全流态化条件下对压力波动现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压力波动的范围和频率与流化床内两相运动状态密切相关。随着床内颗粒相湍动的加剧 ,压力波动不断加剧 ,床内压降随表观气流速度的增加略有减少。对大颗粒流化床压力波动的模拟为进一步研究流化床稳定操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钠沸石为固态电解质气敏材料,银离子玻璃为气密性辅助固态电解质,构成固态电化学电池,用伏安测量法实现了检测二氧化氮气体的电化学传感器,讨论了该传感器的设计及工作原理,研究了富集时间、工作温度、扫描速度等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加压煤气化和化学链燃烧的发展需求,建立了一种加压循环流化床的冷态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操作压力(0.1~0.5 MPa)下,平均粒径为137μm、密度为2 490 kg/m3的Geldart B类颗粒在提升管内的压降和表观颗粒体积分数分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上升管压降随固气质量比的增大而线性增加,增加的速率随操作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且基本不受操作气速和固体通量的影响.加压条件下,表观颗粒体积分数呈上小下大的分布,且随固体通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标态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减小.在固体通量和操作气速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操作压力可以显著提高上升管内表观颗粒体积分数,并使其轴向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7.
人体吸入过高浓度的CO_2气体会产生不良反应。航空供氧防护领域往往重点关注供氧装备的氧气浓度,忽视了CO_2浓度。特别是机上人员处于高度紧张或运动状态下,呼出CO_2气量增加,将直接影响面罩内的CO_2浓度。为保证面罩内CO_2浓度符合航空标准的要求和确保机上人员的用氧安全,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研究了机上人员处于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面罩内CO_2浓度的动态变化情况。数学模型表明,吸气相面罩内CO_2浓度取决于飞行高度、呼吸流率和吸入气体积等参数。动态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安静状态下呼吸,机上人员的面罩CO_2浓度接近或超过军标规定。可见,供氧装备应增加机上人员安静呼吸状态下的供氧量,可稀释面罩内存留CO_2气体,降低其浓度,确保供氧防护安全。  相似文献   

18.
研究黄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用修改的Langmuir吸附模型将黄河沉积物对P的吸附数据进行有效拟合,通过吸附实验和模型计算得到描述黄河天然沉积物对P吸附特性的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沉积物有向上覆水释放磷的倾向;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存在明显的固体浓度(Cs)效应,吸附滞后角随着Cs的增加而增大,在解吸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即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19.
三相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和传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相非牛顿型流体体系中,对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和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气速、液速、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固体装填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浓度及其流变特性对它们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含率和传质系数随气速的增加而增加,而液速对其影响较小。在实验条件下,发现最优的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在0.4 ̄0.5这一范围,最优的固体装填量约为ψ=0.03,同时提出了气含率和容积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水和空气为气液相,煤粉为固相研究了操作条件对直径1m、高9m大型冷模三相循环流化床中相含率轴向分布的影响。采用压降法测定气含率,抽吸取样方法测定床层中固相的局部固体浓度。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固体颗粒在系统中分布均匀,处于良好流化状态;根据实验提出了预测固体浓度的模型,模型预测与实验数据相符很好,可供反应器实用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