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对470名普通本科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显著相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能力显著相关。结论:(1)大学生的整体自我概念较为积极。(2)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学优生和学困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星  胡婷婷  陈霞 《科技信息》2009,(31):175-177
目的:比较研究学优生和学困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的差异及其及其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的关系。方法:运用自我描述问卷(SDQ-II)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158名初中生(学优生76名,学困生82名)进行调查。结果:(1)学优生较之学困生,父母更多的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给予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较少运用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2)在自我概念各因子上,学优生与学困生存在显著差异(除言语、外貌、体能外),具有更加积极的自我概念;(3)父母积极地教养方式与子女的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其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1)学优生和学困生在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2)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其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吉林某高校180名学生,采用CIAS和EMBU量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严父慈母型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父亲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显著;父母对应的教养方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拒绝与否认显著高于父亲,而父亲的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则显著高于母亲;父母对应的教养方式之间除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为低强度的正相关外,其余因子均为高强度的正相关.结论:传统的严父慈母型教养方式不能有效抑制网络成瘾倾向;父亲过分干涉与保护会提高网络成瘾倾向;父母的教养方式侧重点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因子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对2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spss22.0分析学习倦怠与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总体处于中等程度;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习倦怠各分量表及其总量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 05);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学习倦怠各分量表及其总量表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P0. 001)。结论大学生自我概念直接影响其学业倦怠,且自我概念越高,学业倦怠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积极心理学方面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西华师范大学23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教养方式上,父母对男生采取较为严格的教养方式,而对女生则采取较宽容的教养方式;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能更多地体会到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爱;2.从心理健康水平来看,男生能比女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理工科学生在情绪控制和目标追求上表现得比文科类学生和艺体生好;3.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父母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等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而父母的偏爱对其没有明显的影响。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父亲参与问卷、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情绪智力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贵阳市5所高中生(高一、高二)及其父亲进行问卷调查,用相关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的积极心理资本、教养方式、参与都和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呈著的正相关,其中教养方式的拒绝维度与其呈显著的负相关,而过度保护维度与其相关不显著;父亲的积极心理资本、教养方式、参与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用潜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法,分析参与在积极心理资本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发现2检验结果是统计显著的(p0.01)。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我修订的拖延调查量表和中文版EMBU对400名小学生进行测试,旨在研究小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拖延行为存在显著相关;(2)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父亲的惩罚和严厉、母亲的惩罚和严厉因子对小学生的拖延行为都有着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侗族地区高中230名侗族高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做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生在父母各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2)该地区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文化程度在父亲情感温暖、偏爱被试和母亲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3)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的收入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我描述问卷(SDQ)、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湖南农村198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探讨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存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焦虑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282名初中生进行了测试.结果 (1)男女生在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男生在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的父亲惩罚、严厉(FF2),父亲拒绝、否认(FF5),父亲过度保护(FF6)三因子上的得分极其显著的高于女生得分;(2)状态和特质焦虑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l),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均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与除父亲过分干涉(FF3)以外的其余六个因子(FF2、FF5、FF6、MF2、MF3、MF4)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子女焦虑有着密切关系;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母亲过干涉、过度保护(MF2)、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l)三因子对初中生焦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系统式执行技能训练中父亲参与的现况和影响因素,选取参与ADHD系统式执行技能训练的9个家庭,通过半定式访谈评估父亲参与的现况和影响因素,结合治疗前后ADHD评定量表以及父母养育量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参与态度包含动机和期待2个维度,动机维度包括内部动机(需要学习育儿方法)和外部动机(症状影响学业,父母教育观念分歧,不良亲子关系),期待维度包括希望缓解ADHD症状、改善儿童情绪;父亲参与行动包括既往求助(包括学习相关知识、陪同就诊咨询),和当前参与治疗(参与度中位数90.7%)。父亲参与的影响因素包括启动因素和维持因素,其中启动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父亲的精神状况、对疾病的认知、责任感),家庭因素(母亲的要求),社会因素(机构专业性、专业人员的建议、学校及他人的建议),维持因素包括治疗效果和治疗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以258名湘潭市普通中学的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学生的自我概念、父母教养方式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拒绝否认与亲社会行为存在密切关系,社会自我因子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正相关,并且这两对亲社会行为都具有积极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听觉障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重庆市223名听觉障碍学生进行了测查,探讨了听觉障碍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学生自我意识较差的是躯体外貌与属性、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等因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呈上升趋势,但在每一个过度阶段都有下降;行为与合群的自我意识比正常学生差,但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两个方面则比正常学生要好.性别、障碍程度以及城、乡环境差异和致残原因对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米歇尔.福柯关于空间与权力不可分割的理论,本论文认为无论就社会文化习俗还是就儿童文学文本而言,在英国家庭中家长尤其是父亲对于儿童的权力控制是一个客观的空间政治现实。尽管英国儿童文学中不断重复的关于完美家庭的描写刻意消解这一现实,但在完美家庭中权力架构仍然存在。本论文通过细读大量第一手文本,试图剖析其中以完美家庭为蓝本的空间政治的主要形态并阐明其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15.
父母教养方式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初中生个性的关系及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和高中生个性的关系。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趋于一致;初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初中生个性纬度相关;高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和高中生个性纬度相关;初中生和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6.
听觉障碍儿童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与《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重庆市223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了测试,探讨听觉障碍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自我意识较差表现在躯体外貌与属性、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等方面。性别、障碍程度和城乡环境差异中仅性别因素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显著差异;不同自我意识水平的听觉障碍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积极情绪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使用EMBU和情感平衡量表,对太原市分层随机抽取的450名初中生进行评定,探讨初中生积极情绪、家庭教育方式及家庭因素的相互关系。测评结果表明:父母亲因子中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初中生积极情绪呈非常显著正相关;父亲因子中的拒绝否认,母亲因子中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积极情绪呈非常显著负相关;情感得分的学校间有差异,与学生来源有关,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初中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体验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的初中生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家庭因素中父母是否离异,母亲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其积极情绪有明显影响,尤其是人均月收入高的家庭,给予子女的是情感温暖理解,其情感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18.
姚璐璐 《科技信息》2011,(5):I0109-I0110
近年来有关亲子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本文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认知、情绪、气质、行为及社会化等方面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揭示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从事学习及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的重要变量,其本身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至关重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父母教养方式同子女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