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大壁虎运动行为脑功能基础和人工诱导的可能性,用不锈钢微电极对头部固定状态下浅麻醉的大壁虎(Gekko gecko,n=20)中脑脑区施以生理范围内的电刺激.发现中脑被盖区域在电刺激下可诱导出大壁虎脊柱侧弯和四肢动(外伸、内收、抬腿迈步等动作)等一系列多肌群参与的复杂运动行为;根据急性实验结果,通过在中脑被盖特定脑区植入金属微电极对术后恢复一周的清醒状态下的大壁虎(n=20)脑区施加电刺激信号,可成功地诱导出左、右转向的运动行为.该结果发现大壁虎中脑与运动行为密切相关,而且通过刺激脑内相关的核团可能实现对大壁虎部分运动行为的人工诱导.这为大壁虎运动的人工制导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支座位移作用下四边支承矩形弹性薄板弯曲统一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边支承矩形板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弯曲挠度表达式,该表达式切合板边界所能激发的弯曲变形形态和角点位移时导致的变形特点,可用于计算四边支承矩形板在边界发生任意支座位移时的弯曲.  相似文献   

3.
将填土内摩擦角和墙面外摩擦角与墙体绕墙底向外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植于改进了的传统水平层分析法中,用于求解挡土墙绕墙底转动模式非极限状态下的主动土压力.取挡土墙后滑动土体的水平薄层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非极限状态下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得到了绕墙底转动变位模式下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计算公式,并将计算所得结果与已有模型试验和库仑土压力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本文计算方法接近土压力的真实分布,能够综合考虑挡土墙变位模式与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应变片式位移传感器位移量大.应变和位移关系是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线性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双弹性片结构.用二次函数近似代替非线性应变.用4个应变片接成全桥检测电路.通过选取合适的参数.提高了位移传感器的线性度.实验验证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了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硬化材料弹塑性弯曲裂纹尖端的张开位移问题.综合考虑了疲劳作用应力,塑性区域边界上正应力与剪应力,利用二阶摄动方法与卡氏定理计算了硬化材料弹塑性弯曲裂纹尖端的张开位移的最大值.作图分析了弹塑性弯曲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尺寸最大值与材料硬化指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在幂硬化材料中,弹塑性弯曲裂纹尖端张开位移最大值随着材料硬化指数n的增大而减少,当n等速均匀增加时,弹塑性弯曲裂纹尖端张开位移最大值加速减少,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大.当材料的硬化指数相同时,弯曲裂纹尖端张开位移最大值随外载荷的不断减小而逐渐减小.开拓了一个计算硬化材料弹塑性弯曲裂纹张开位移最大值的理论模型的崭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很多消费者对旧房的装修不知从何下手。旧房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可以对其中的一些项目加以重点改造。寻求要改这的项目请专业人员对房屋进行实地勘察。如墙面、地面、天花板等有无明显裂纹,是否平整,有没有脱落和起砂的现象。如果存在上述问题,就要对基层进行修补处理。包括铲除墙面油污、粉化、墙漆等污物.用水泥砂浆修补不平整基层、裂缝、孔洞的缺陷。并在施工中保证墙面干燥,注意墙面水分不应超过6%。门窗的改造门窗的老化程度可分几种情况。一是木门窗如果起皮、变形,说明木材本身特性发生变化,必须拆掉重做。如果材质紧凑,…  相似文献   

7.
通过录像解析等手段,对脑瘫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下台阶过程的步态进行对比研究.从时间参数、空间参数以及时-空参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脑瘫青少年下台阶过程中的步宽、步态周期及髋角变化幅度均大于正常青少年,而膝角和踝角的变化幅度小于正常青少年,脑瘫青少年轻患侧腿和重患侧腿各参数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应用修正的功的互等定理,提出了小变形线性弹性理论混合变量的最小势能原理。混合变量总势能对位移和应力取变分极值的欧拉方程和自然边界条件分别为平衡方程,静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以该原理为基础,导出了弯曲矩形板的相应原理。同时,应用该原理计算了一悬臂矩形板的弯曲。推导和分析表明,该原理兼有最小势能原理和广义势能原理两者的优点。应用显示,这是一求解矩形板弯曲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挂面弯曲折断率仪器测定方法,用三点弯曲法测定了4种挂面的弹性模量;用压杆法测定了挂面端部轴向位移量与端部转角之间的关系,并与挂面压杆力学模型的端部转角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端部转角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均小于5°,挂面端部轴向位移量与端部转角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合格挂面弯曲折断率的端部轴向位移量应大于12mm.用端部轴向位移量的测定方法评价挂面弯曲折断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电刺激大壁虎(Gekko gecko)中脑诱导转向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大壁虎运动行为脑功能基础和人工诱导的可能性,用不锈钢微电极对头部固定状态下浅麻醉的大壁虎(Gekko gecko,n=20)中脑脑区施以生理范围内的电刺激.发现中脑被盖区域在电刺激下可诱导出大壁虎脊柱侧弯和四肢动(外伸、内收、抬腿迈步等动作)等一系列多肌群参与的复杂运动行为;根据急性实验结果,通过在中脑被盖特定脑区植入金属微电极对术后恢复一周的清醒状态下的大壁虎(n=20)脑区施加电刺激信号,可成功地诱导出左、右转向的运动行为.该结果发现大壁虎中脑与运动行为密切相关,而且通过刺激脑内相关的核团可能实现对大壁虎部分运动行为的人工诱导.这为大壁虎运动的人工制导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金属构件曲率的自动测量.设计了一种曲率检测装置.将曲率变化转化为位移变化.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曲率半径和位移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位移传感器检测位移并将其作为反馈信号.可实现弯曲加工过程中的闭环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状态空间法,对多自由度非经典线性动力系统的振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位移主变量和速度主变量概念,给出了系统状态向量与位移主变量和速度主变量之间的关系.算例表明,引入位移主变量和速度主变量后,可使非经典线性动力系统的振动问题得到更清晰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在对二级倒立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倒立摆数学模型,并应用LQR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二级倒立摆控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LQR控制器能使倒立摆的摆角在竖直向上的区域内保持稳定,即使突然变化小车位移,摆角也能回复到预期的位置,具有较好的跟踪和控制效果、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在采用线性耦合振荡器模型的仿人机器人步态规划中,振荡器部分参数依靠手动调整难以获得能稳定行走的值,故提出了一种优化振荡器参数的算法以改善整个步态规划方法.将机器人的步行速度、行走过程中的质心振动幅度和ZMP(zero moment point)曲线的回绕率组合起来作为优化目标,定义并选定ZMP稳定裕度为约束条件,采用带约束的非线性优化方法作为求解工具,在部分参数固定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线性耦合振荡器部分参数的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方法选择的参数能在保证较大ZMP稳定裕度的情况下实现机器人的快速步行.在DARwIn-OP仿人机器人开放平台上进行的步态规划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线性耦合振荡器参数能保证仿人机器人以较大速度稳定行走.  相似文献   

15.
三维复杂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动力时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避免抗震设计规范中定性条文的不确定性限制而合理评价复杂型式高层结构整体抗震性能,通过建立大规模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和采用Newnuark逐步积分方法求解考虑几何非线性大变形的动力平衡方程,并将时程分析法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分析表明:三组地震波输入计算所得的结构各自底部剪力、平均底部剪力与基底剪重比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从变形和内力结果上看,结构两水平方向侧向刚度差异较明显;时程内两水平向层间位移角平均最大幅值亦满足规范限值要求,但结构型式空间布局变化较大,结构沿高度存在多处刚度转换层,层间位移角发生多处突变;另外,结构局部区域竖向构件侧向转角超出规范线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结构局部可能会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在工程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6.
利用FLUENT软件UDF及动网格技术,研究了弹簧劲度系数对单向阀开启过程影响,结果表明:开启过程中第一次往复振荡幅度相对较大,第二次往复振荡后阀芯位置几乎稳定;弹簧劲度系数与阀芯达到的最大位移、平衡位置位移呈线性递减关系;阀芯达到最大位移处及平衡位置处所用时间随着弹簧劲度系数的增大逐渐减小;稳定时入口和出口之间压差随着弹簧劲度系数的增加线性递增.  相似文献   

17.
墙面的可照时间取决于墙面所在的纬度、墙面的朝向和太阳赤纬.根据墙面上日出日没时角配置关系的分析,可得到计算墙面可照时间的具体计算公式,并可据此用解析的方法分析墙面上可照时间随纬度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朝向的墙面上可照时间随纬度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朝向互补的墙面,在冬夏半年对应太阳赤纬时的可照时间的纬度分布具有反向对称性,如南(北)向墙面上冬(夏)半年的可照时间随纬度的分布,对应于北(南)向墙面上夏(冬)半年的可照时间随纬度的分布.夏半年北半球北向墙面,其可照时间随纬度的分布在45°N有极小值.纬度等于太阳赤纬的墙面,可照时间在一定朝向范围内不随朝向的变化而变化.在水平面极昼的纬度范围内,东西朝向的墙面,可照时间不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单向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梁弯曲破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组单向机织物增强层合梁的弯曲实验表明:层合梁的最大弯曲强度通常并不对应于最后一层破坏时的荷载;铺设角不同的层合梁达到最大承载力时,破坏并不发生在同一层,且总的破坏层数和对应位移都不相同,其破坏形式可以定性预测.研究还表明:根据实测的单层板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和强度指标,运用经典层合梁理论,可以对非弯扭耦合层合梁的最大承载力和挠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结构面特性对于岩体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锯齿型结构面的强度和变形特征,利用数值计算软件建立了三维结构面岩体试样的计算模型,采用界面单元模拟结构面特性,得到结构面在正应力和剪应力作用下,结构面剪切强度与起伏角的关系、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剪胀效应.结果表明,结构面起伏角对内摩擦角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黏结力的影响程度;相对法向位移与相对切向位移关系曲线明显地随法向应力大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的起伏角和正应力状态下,法向位移和剪切位移之间均符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偶数理论,用对偶角描述空间机构中的构件和运动副;用对偶角矩阵描述空间机构的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