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唐古特大黄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HZSl6树脂分离纯化R-M-B黄酮,工艺条件为:唐古特大黄(R-M-B)黄酮溶液上样浓度为1mg/mL左右时,树脂对R-M-B黄酮的吸附量较大,为2.33mg/mL,用体积分数为70%乙醇进行洗脱,解析率达95.1%,干操产物中黄酮纯度为85.3%,总黄酮回收率为75%,产物的收率为1.06%,  相似文献   

2.
研究比较了超声波法、微波法、乙醇提取法等工艺提取黄芪总黄酮的效果,得出超声波法提取黄芪总黄酮的工艺最佳.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黄芪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止交试验法优化黄良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提取温度为65C、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为1:15(g/mL)、乙醇体积分数为65%,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418%,是微波提取法的1.31倍,乙醇提取的1.69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促进丹参制剂的发展。方法:采用SIP1905型大孔树脂用于丹酚酸B的提取分离,用HPLC法测定含量,考察大孔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采用SIP1905型大孔树脂在4倍量的15%的乙醇洗脱条件下进行洗脱,得到的丹酚酸B的纯度为86.20%,精制度为252.62%。结论:SIP1905型大孔树脂能明显提高丹酚酸的收率和纯度。可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利用沉淀剂代替乙醇除去杂质,大孔树脂代替正丁醇萃取的方法从甜叶菊叶中提取、分离、精制甜叶菊总甙,通过薄层色谱进行定性分析,并在生产实践中证明。此法提取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收率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LSA-10型树脂对于恒山黄芪总黄酮的吸附特性以及分离工艺.通过7种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确定大孔吸附树脂的选型,考察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并确定该树脂分离黄酮的工艺.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拟二阶模型比拟一阶模型能更好拟合LSA-10型树脂的吸附过程;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LSA-10型树脂对黄芪总黄酮的吸附最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LSA-1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芪中总黄酮分离的最佳条件:黄芪提取液的上样浓度0.5 mg/mL,上样体积为4 BV(床体积),上样流速3 mL/min,以8 BV、60%乙醇以2 BV/h的速度进行洗脱.LSA-10树脂对黄芪总黄酮的吸附能力显著大于其他成分,这种吸附能力的差异与验证实验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千斤拔药材中总黄酮的提取与纯化工艺. 方法: 以芦丁含量为指标,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筛选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工艺参数, 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千斤拔总黄酮的条件优化. 结果: 千斤拔根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回流提取法,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回流时间为3 h, 料液比为1:14, 乙醇浓度为50 %, 提取2次;D101型大孔树脂对千斤拔黄酮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5.40 mg·g-1, 解吸率为90.63 %;动态吸附量为32.30 mg·g-1, 解吸率为87.63 %;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总黄酮纯度提高了2.3倍. 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 适合用于千斤拔总黄酮的分离与纯化.  相似文献   

7.
以茶果冬青为原料,经微波破壁,水作溶剂回流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用2SI-106A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研究了含水量、微波处理时间、处理次数及溶剂种类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的最佳条件为:含水量20%,微波处理3次,每次30S,料液比1:6和1:4各回流提取1h;经2SI-106A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50%乙醇洗脱,提取率为96.3%,精制后产品收率为4.38%,总黄酮含量25.7%.  相似文献   

8.
甘草酸制备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连续提取装置一次完成甘薯酸提取过程,以AB-8大孔吸际树脂法分离甘草酸,最后用活性炭纯化。甘草酸收率较一般方法高,达70%-80%,纯度90%以上,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红枣环磷酸腺苷(cAMP)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从红枣分离纯化cAMP的工艺路线,以及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从红枣中提取了cAMP,并用硅胶柱层析技术进行纯化,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在其提取纯化过程中,首次用国产的离子交换树脂替代进口树脂,并用硅胶柱层析技术替代了硅胶薄层色谱技术.通过此工艺路线获得了纯度为98.43%的样品.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纯度较高的单面针总黄酮,对影响单面针总黄酮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超声提取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总黄酮提取条件。优选AB-8型大孔树脂用于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并考察静态和动态吸附与解吸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15倍量(m L/g)的70%乙醇50℃超声1.5 h,提取2次,可得最大提取量为4.78 mg/g;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5 mg/m L,pH值为6.0,流速为2.0 m L/min,解吸时采用140 m L 70%乙醇,2.0m L/min进行动态解吸附,得到总黄酮纯度为69.57%。  相似文献   

11.
不同季节与产地香椿黄酮及皂苷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酮与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了不同季节、不同产地和同一产地不同部位香椿黄酮与皂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香椿黄酮与皂苷含量以11月份采集的样品含量最高,分别可达到叶片干重的4.57%和2.25%,不同产地香椿黄酮与皂苷含量有明显差异,北方和中原地区黄酮与皂甘含量均大于南方的江苏、上海地区采集的样品。同一产地香椿植株不同部位的黄酮与皂苷含量也有显著差别,其中根、皮中黄酮含量较高,树根中黄酮含量为2.27%,树皮中黄酮含量为3.27%,叶柄黄酮含量低,只有0.92%。皂苷含量以根部较高,达到1.47%,而叶柄皂苷含量只有0.40%。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以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动态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选择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和纯化条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好的解吸能力.两色金鸡提取液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可获得质量分数为(40.53±0.81)%(n=3)的总皂苷部位.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可有效地纯化新疆两色金鸡菊总皂苷.  相似文献   

13.
以膜荚黄芪幼叶为外植体,运用正交设计研究2,4-D、6-BA和NAA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生产黄芪黄酮和黄芪皂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黄芪黄酮合成的影响顺序是:NAA〉6-BA〉2,4-D;对黄芪皂苷合成的影响顺序是:2,4-D〉6-BA〉NAA.生产黄芪黄酮和黄芪皂苷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4-D(0.5mg·L^-1)+6-BA(1.0mg·L^-1)+NAA(2.0mg·L^-1和MS+2,4-D(2.0mg·L^-1)+6-BA(2.0mg·L^-1)+NAA(1.0mg·L^-1).细胞伸长有利于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D101,NKA,AB-8三种树脂对匙羹藤总皂苷的静态吸附性能,D101的吸附效果较好,吸附量达93.90 mg/g;D101树脂对匙羹藤总皂苷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能很好的描述D101树脂的吸附平衡行为,吸附8 h左右达到平衡,在2.5 h以后吸附速率逐渐平稳;确定了D101树脂分离纯化匙羹藤总皂苷的适宜工艺条件,7.73 g/L匙羹藤总皂苷粗提物溶液以1.5 mL/min的流速通过D101树脂柱进行吸附,然后用蒸馏水和体积分数为10%乙醇洗脱杂质,再用体积分数为50%乙醇洗脱,得到的匙羹藤总皂苷纯度为56.10%,得率为83.83%.D101树脂吸附法可用于匙羹藤总皂苷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利用FOXPRO数据库原理,采用结构化语言进行编程,使得所有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同时介绍了该管理系统的各模块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进后的“分离法加工薯蓣植物”分别得到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及水不溶性皂苷,同时分离出淀粉及其纤维素,并水解制备微晶纤维素.经大孔树脂法精制得到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提取率为0.33%,ZTC澄清剂精制得到水不溶性皂苷提取率为1.02%,淀粉提取率为16.46%,微晶纤维素提取率为18.95%.通过与对照品微晶纤维素对比发现,实验制得的微晶纤维素各项参数基本达到商品级要求,为根茎类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以田基黄为原料,选择乙醇质量分数、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为影响因子,总黄酮吸附率为响应值优化了大孔树脂对田基黄总黄酮的吸附工艺条件,应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用12%乙醇为溶剂,28 ℃温度下吸附36 min,总黄酮的吸附率为87.14%.  相似文献   

18.
 微波辐射可促进单体或反应液快速升温,活化某些基团,对大分子链无损伤。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辐射使聚合反应和产物干燥过程一步完成,可简化工艺流程,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耗能。以淀粉、丙烯酸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高吸水树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反应单体/淀粉比值、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对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聚合反应条件为:单体/淀粉为9:1,引发剂用量0.4%,交联剂用量0.08%,中和度85%,微波低火加热5min,产品吸水倍率580.45g/g,40min吸水达到饱和。影响树脂吸蒸馏水倍率的因素由主到次为:单体/淀粉>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最优方案为A2B2C3D3。对最佳合成的产品进行了扫描电镜表征,并通过热重分析发现产品的热稳定性较好,产品可在较高温度下稳定使用。微波辐射法可大大缩短反应时间,简化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9.
从概括平差函数模型出发,利用分组平差理论及相关最小二乘原理,导出了分组平差模型的平差计算及精度评定公式.概括函数模型的分组平差的平差计算和精度评价公式适应于所有的分组平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