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冰晶生长速率理论,计算了抗冻糖蛋白(AFGP1-5)溶液中自由生长条件下冰晶生长的激活能,这种定量计算对研究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冻晶生长习性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冰晶生长速率理论,计算了抗冻糖蛋白(AFGP1-5)溶液中自由生长条件下冰晶生长的激活能.这种定量计算对研究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生长习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冻糖蛋白是一种具有抗冻作用的特殊生物功能蛋白质分子,可以防止低温环境中生物细胞被冻伤。通过与冰晶的某些晶面相结合,抗冻糖蛋白分子能降低冰晶的生长点温度,而对冰晶的熔点温度无明显影响。冰晶在抗冻蛋白溶液中的生长行为与冰晶在纯水中生长有明显区别。根据晶体生长理论,分析了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基面上水分子发生固-液相转变概率与纯水中冰晶棱面上水分子发生固-液相转变概率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Jackson理论并将其推广应用于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的生长,提出了在低过冷度下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沿c轴生长速率的理论模型,应用该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更加符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推广冰晶在纯水中的生长理论 ,结合冰晶的空间结构及 HPLC-6分子在冰晶表面的吸附模式 ,计算了在低过冷度条件下 ,冰晶在 HPLC-6溶液中沿 a轴和 c轴两个不同方向的生长速率 ,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抗冻蛋白溶液中冰晶生长的实验结果和抗冻蛋白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抗冻蛋白溶液中界面吸附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并用计算机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冰晶界面层厚度与系统中水分子吸附量以及抗冻蛋白浓度的关系,数值模拟的结果和实验结果附合较好。模型对于指导实验上定量测定冰晶界面层的吸附情况和解释实验结果的机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命材料低温保护剂溶液二维降温结晶过程中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温显微镜下,观察了低温保护剂溶液在降温过程中冰晶的成核与生长过程,并对异相成核结晶过程的图像做了数字处理.观察了冰晶在降温过程中的边界变化规律,发现异相成核后溶液的冰晶最终呈树枝状结构生长,而且随着降温速率加快,冰晶快速生长.对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过程具有分形的特征.鉴于这种结构形态变化的时间尺度易于观测,同时也反映了随着溶液黏度升高,水分子扩散难度越来越大,而水分子数目则随结冰量增加又减少等内在规律,则可以通过观察该过程结构形态变化,来研究溶液黏度、水分子扩散和结晶能力随降温速率、保护剂类型及浓度的变化规律.其结构的分形特征,恰好提供了理论工具,即可以在分形理论的框架内分析和了解这些规律.在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物理模型的情况下,研究低温保护剂溶液降温结晶和升温再结晶/反玻璃化的预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冰晶生长理论,在一定的生长驱动力作用下,冰晶界面生长机制和动力学规律决定于冰晶界面的微观结构.从大分子溶液热力学性质出发,得到了结合抗冻蛋白后冰晶表面微观平衡结构的变化,并讨论了这种变化对冰晶生长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抗冻蛋白造成冰晶表面微观平衡结构改变,是抗冻蛋白溶液中冰晶生长的形态与纯水中冰晶生长的形态有显著区别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磁场影响水溶液冰晶的试验及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生物组织低温无损保存的新方法,研究了磁场对KMnO4溶液冰晶形成的影响.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磁场发生装置,包括旋转磁场、方波叠加正弦波磁场、50kHz磁场.为保证样品降温过程慢速均匀,运用虚拟仪器技术建立了温度测控系统.使用低温显微系统对磁场影响下样品冰晶的形态进行了记录.结果表明,低频旋转磁场对生物溶液冰晶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尤其50kHz交变磁场对溶液中冰晶的生长具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在易于产生的低冷冻速率下,交变磁场对生物组织的低温无损保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抗冻蛋白溶液中界面吸附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抗冻蛋白溶液中冰晶生长的实验结果和抗冻蛋白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抗冻蛋白溶液中界面吸附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并用计算机对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 了冰晶界面层厚度增量和系统中水分子吸附量与抗冻蛋白浓度的关系,模型对于指导实验上定量测定冰晶界面层的吸附情况和解释实验结果的机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鱼抗冻多肽分子的结构特点和鱼抗冻多肽溶液中抗冻多肽分子(AF(G)P)与冰晶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鱼抗冻多肽溶液中的冰晶生长理论.合理地解释了冰晶生长的各向异性习性.并给出了周期性键链理论的一个定量形式.  相似文献   

11.
在南极和北极的一类鱼的血清中,有一种抗冷冻蛋白(AFP).它们能够保护这类鱼在低于一般鱼的冰点以下生存.这是一种非依数性效应.为了解释观测到的热滞(冰晶生长点和溶点的差),本文提出一个吸附的抗冷冻蛋白能够在冰晶生长方向引起冰晶表面弯曲的模型,在生长动力学的基础上并考虑抗冷冻蛋白在溶液和冰晶中的不同溶解度,计算了冬鲽抗冷冻蛋白溶液的热滞,得出与实验较符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热滞蛋白活性的化学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热滞蛋白溶液中抗冻分子与冰晶表面相互作用特点,提出了热滞蛋白在冰晶表面吸附的动力学理论,导出了热滞蛋白活性的表达式.计算了各种热滞蛋白溶液的热滞值,得到了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的结论,并讨论了热滞蛋白分子在冰晶表面吸附反应过程中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生物组织(含正常生物组织和肿瘤)冻结过程的传热模型.生物组织作为一种多孔介质,其相变发生在一个温度范围内,且存在一个固相与液相共存的糊状过渡区.采用显热容法模拟了生物组织冻结过程中的传热和冰晶增长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在冻结过程中,冷刀的初始温度越低,冷刀的降温速率越快,生物组织内温度下降和冰晶增长的速率越快.结果还表明组织中液相流动会增加生物组织内传热和冰晶生长的速度.计算结果为冷刀设计和冷冻外科手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在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预冻阶段会通过影响冻结体冰晶粒度的分布最终对干燥过程的速率、能耗以及冻干产品品质产生重大影响,基于CFD软件对溶液在预冻过程中温度场变化的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冻结后冰晶粒度,并研究控制搁板温度恒定、从常温匀速降温以及含养晶过程中恒温降这3种冻结方式对冰晶粒度分布的影响,分别得出各预冻参数(搁板温度、温降速率和养晶时间)与冰晶粒度分布参数(冰晶粒度平均值和标准差)之间的回归关系式,并且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回归关系拟合优度和参数准确度较高,且多项式分布显著性水平达0.98以上,这对冻干曲线的优化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离子水合对胞内冰成核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Karlsson于1994年建立的细胞内冰晶成核与生长的模型研究了细胞内Na 和Cl-离子的水合对细胞内冰晶成核的影响.对水合层中的水分子数h取3个典型值0.0,1.0,2.0,详细研究了细胞内冰晶的成核与生长过程.取细胞内溶液为H2O-NaCl-丙三醇(Glycerol)三元系统,研究发现随着h值的增加,细胞内最终冰晶体积分数减少,而胞内冰晶成核的起始温度不变.取玻璃化转变对应的冰晶体积分数临界值为10,结果表明h的取值对玻璃化转变条件的确定有本质影响.对H2O-NaCl-Glycerol研究表明,在描述胞内冰成核与成长的理论模型中,h应为一状态函数h([cw,cs,ca],T)(其中cw,cs,ca分别是细胞内H2O,NaCl和丙三醇的质量分数).为进一步完善胞内冰晶成核与生长的模型,必须建立低温下h值与溶液组分、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6.
35.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与给定的亲核试剂的反应次序:(a)3,3-二甲基丁酮,1,1,1-三氯丙酮(水);(b)乙酸乙酯,乙酰氯(OH-)(C)*环丁酮,环戊酮,3-戊酮(氢负离子)36.在PH=5的溶液中由丙酮和羟胺生成酮股的速率是最大的。当溶液的PH值从这个值升高或降低时反应的速率都减小,解释这种现象。37指出如何用最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对化合物:38.在碱性溶液中丁酮的澳代生成1一溴一2一丁酮,而在酸性溶液中得到3一溴一2一丁酮,解释这种现象并写出反应历程。39,化合物A(C4H8O)有还原性,当在小心控制的条件下用稀碱…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二维刚性粒子流体模型计算了第一类热滞蛋白溶液中HPLC-6分子在冰晶表面吸附的覆盖度,得到了覆盖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应用拉普拉斯方程计算了由冰晶表面吸附的HPLC-6分子影响使冰晶表面曲率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附加压强,并根据一级Gibbs-Thomson方程得到了相应浓度下由此附加压强造成的热滞温度,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水溶液冻结过程生成的冰晶是低温保存中造成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研究如何降低冰晶形成和生长过程对细胞伤害的方法,是低温生物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国内外描述相变微观结构的相场模型,将体系视为水和溶质二元系统,研究了界面厚度尺度、各向异性强度和过冷度对结晶过程冰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厚度影响模拟结果,为了获得可靠的计算结果,界面厚度参数取值为3.00dx;各向异性系数大小对冰晶形貌有很大影响,取值越大,冰晶的二次分枝越发达,且尖端速度波动的幅值越大,各向异性系数取值范围0.010~0.025;过冷度明显影响冰晶的生长和形貌,过冷度大,冰晶生长速度加快,二次分枝发达,形貌变化较大,固相率也随之变大.参数优化结果为:界面厚度尺度等于3.00dx,各向异性系数等于0.023,过冷度等于20K的模拟结果与低温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冰晶生长形貌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静电场作用下H2O偶极极化对冰晶形成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去离子水为实验样品,在-30℃低温环境中冷冻,冷冻过程中施加不同强度的静电场干扰,研究静电场对去离子水冰核形成及冰晶生长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冷冻过程初期静电场的引入可以诱发冰核形成,导致过冷点升高,但在随后液相到固相的相变过程中,静电场对冰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分析认为,在静电场作用下电偶极矩沿电场方向分布的H2O具有最稳定的状态,能量的分布函数具有最大值,这些结果是诱发冰核形成、抑制冰晶生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Cd1-xMnxTe富碲溶液的平衡蒸汽压是设计优化生长装置和获得最佳生长条件所不可缺少的.本文用缔合规则溶液(RAS)模型估算了Cd1-xMnxTe富碲溶液的平衡蒸汽压,并且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