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要用PM3法对N-乙基、N-异丙基和N-叔丁基-2-嘧啶的气相热解反应进行了研究,并用内禀反应坐标(IRC)理论以N-乙基-2-嘧啶热解反应作了剖析,在此基础上用RHF/6-31G从头计算对其作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反应是一个H17带正电迁移引发的途径六元环过渡态的单分子热消除反应,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224.955(292.378/RHF/6-31G),221.340和221.115kJ.mol^-1,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N-(2-甲氧基-5-甲酰基苄基)亚胺基二乙酸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4-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在无水氯化锌催化下,用浓盐酸和40%甲醛溶液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制得取代氯苄,再以新制的无水碳酸钾为质子吸收剂、干燥的乙腈为溶剂,与亚氨基二乙酸二乙酯进行N-烷基化反就,然后用Ba(OH)2-水悬浮液进行了水解得到N-(2-甲氧基-5-甲酰基苄基)亚胺基二乙酸的钡盐沉淀,最后用烯硫酸处理得到N-(2-甲氧基-5-甲酰基苄基)亚胺基二乙酸,该方法产率高,工艺简单,通过^1H NMR、IR和元素分析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中间体(Z)-丁烯二酸二[2-(2-乙基)己氧基]乙酯,考察并优化了酯化反应条件,完善了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丁二酸二(Z)-丁烯二酸二[2-(2-乙基)己氧基]乙酯磺酸钠的合成条件。确定了酯化反应最佳条件为:醇酐摩尔比为4:1,催化剂用量约占反应物总质量的0.8%,以120mL苯为带水剂,在回流状态下反应6h,最终酯化率可达95.8%。  相似文献   

4.
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六种轻稀土硝酸盐与配体DEDO(N,N′-二乙基-N,N′-二苯基-3-氧杂戊二酰胺)的固体配合物,通式为{Ln(DEDO)(NO3)3]nH2O(Ln=La-Eu,不包括Pm,n=1,2),用元素分析,电导,红外光谱,1H NMRt TG-DTA分析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这些新配合物中,配体DEDO表现为三齿配位行为。  相似文献   

5.
研究环氧氯丙烷和苯酚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苯基缩水甘油醚,然后和三甲胺或三乙胺的氢溴酸盐反应得到溴化N-(3-苯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或溴化N-(3-苯氧-2-羟)丙基-N,N,N-三乙基铵,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得以证实。测定了其对氧烷基化反应,氮烷基化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N,N,N’N’-四[2-(2-氨基乙氨基)甲酰基乙基]乙二胺的绿色合成方法.应用分段减压蒸馏方法使产物与溶剂甲醇(MeOH)和过量试剂乙二胺(EDA)分离,在较低真空条件下(0.06MPa).MeOH和EDA的回收率高达98.1%.对较低真空条件下的回收液进行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了回收液的直接循环使用实验.对经过50次循环使用的回收液进行分析,未见杂质积累现象.该法用于合成N,N,N’N’-四[2-(2-氨基乙氨基)甲酰基乙基]乙二胺可省去回收液的分离纯化过程,节能降耗,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N-乙酰基-DL-2-甲基-色氨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丁烯-2-酮,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以及苯肼为原料合成了非天然的N-乙酰基-DL-2-甲基-色氨酰,产物经核磁、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8.
对-甲苯磺酸催化丙二酸和丙酮在乙酸酐中缩合反应制备了2,2-二甲基-1,3-二恶烷-4,6-二酮,反应温度28-30℃,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产率高达75%。  相似文献   

9.
2-乙氧基-5-乙酰氨基苯甲酸乙酯的氯甲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2-乙氧基-5-乙酰氨基苯甲酸乙酯(6)的氯甲基化反应,结果表明,N-氯甲基化反应的产物是主要产物。关键中间体及最终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得到确证,总产率为47%。  相似文献   

10.
在溶菌酶催化机理以及α-乳清蛋白和溶菌酶同源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了含3个突变点的α-乳清蛋白突变体(H32L,T33E,Y103A),并将其克隆到具有T7启动子的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中获得高效表达,存在于包涵体中的目标蛋白经变复性并通过DEAE Sepharose Streamline和Sephacryl S200层析柱获得纯化蛋白,合成底物p-Nitrophenyl-β-D-N′,N″,N′″-Triacetyl-chitotriose [pNP-(NAcGlc)3]与突变体蛋白的反应时间曲线证明突变体蛋白了部分溶菌酶生物活性,为重组难蛋清溶菌酶(HEWL)的5.26%,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突变体蛋白与五糖底物chitopentaose的平均热结合能为71.34kJ/mol,重组HEWL为105.47kJ/mol,实验表明,通过有限元的几个突变就可以使α-乳清蛋白获得溶菌酶的活性,这在分子水平上有力地佐证了两者的高度同源性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考察了二茂铁季铵盐的表面活性的基础上,制备了含二茂铁季铵盐/氯仿/苯/二次蒸馏水的反相微乳液及二茂铁季铵盐/十八酸混合单分子膜,并通过电导率仪和动态激光光散射仪等对所制备的微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苯和氯仿的体积比为7∶3的混合溶液为该微乳液形成的最佳有机溶剂;微乳液形成过程中,二茂铁季铵盐的浓度为0.10~1.00mmol/L,10mL微乳液中增溶水量为6~8μL时为佳。若加助表面活性剂正戊醇,则其最佳体积含量为20%。二茂铁季铵盐很难单独在气/液界面铺展成膜,而其与十八酸的混合体系可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且二茂铁季铵盐/十八酸混合体系的成膜性能随十八酸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报告了采用YQ20催化剂,直接由间甲基苯甲酸和二乙胺在高压容器中合成N,N-二乙基间甲基苯甲酰胺.考察压力、原料比和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甲酸和苯胺为原料,催化脱水合成N,N’-二苯基甲脒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甲酸4.6 g(0.1 mol),苯胺32.55 g(0.35 mol),脱水剂二甲苯30 mL,催化剂硼砂0.3g、铁粉1 g,在150℃回流反应6h.此条件下,产品最高收率可达91.5%.该工艺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便安全,收率高,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4.
以2-甲基吡啶和N,N-二甲基邻甲苯胺为起始原料,经正丁基锂去氢后与不同的酮或苯甲醛加成,然后水解,进而合成一类含N,O-二齿配体化合物,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产率高,并通过1H NMR和13C NMR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N,N- 二苄基甘氨酸的乙醇 苯溶液和氯仿溶液为固定相,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和高氯酸为展开剂,用反相纸层析法研究了N,N- 二苄基甘氨酸对11 种稀土离子的萃取行为.结果表明:氯仿溶剂固定相对La3 + 、Nd3 + 、Eu3 + 的萃取能力比在乙醇 苯混合溶剂中大;在高氯酸展开剂中较盐酸展开剂中的萃取能力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化合物Bu_2 NCO(CH_2)_4 CONBu_2(TBAA),并与稀土硝酸盐制得一系列配合物,其化学式为Ln_2(TBAA)_3 (NO_3)_6 (Ln=La,Nd,Sm,Eu,Gd,Tb,Dy,Tm,Lu)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测试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有关性质,表明该系列配合物具有相似的红外和拉曼特性,所有的NO_3均为双齿配体.三个有机配体分别以羰基中的氧与两个Ln(Ⅲ)配位,每个Ln(Ⅲ)的配位数为9.  相似文献   

17.
利用振动管密度计在 2 98.15K下测定了 N,N-二乙基甲酰胺 (DEF)分别与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苯乙烯构成的二元溶液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 (Vm E) ,在全部浓度范围内 ,Vm E均为负值 ,|Vm E (极值 ) |和 |Vm E(x =0 .5) |大致有如下顺序 :苯乙烯 >甲苯 >对二甲苯 >苯 >邻二甲苯≈乙苯 >间二甲苯 .实验结果表明 DEF分子与芳烃分子之间有相当强的相互作用 .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乙酸为溶剂,以马来酸酐和间苯二胺为原料合成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反应的优化条件;通过熔点、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合成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溶剂乙酸的用量为间苯二胺质量的3倍,反应容易操作进行;催化剂与间苯二胺的摩尔比为0.05到0.3;马来酸酐与间苯二胺的摩尔比为2.1/1,在此优化条件下产物的得率为90.2%;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图谱一致,合成产物的含量为96%。  相似文献   

19.
对N3[1a,2s,33,…],1≤n≤200,除了13,23,33,43,53,73等6个数以外,我们得到只含4,5或6项的N3中具有不同元素的线性关系,使6,8,9,10,11,…,200分别是每一关系中的最大元素,并由此导出一个合理的猜想.此外,还得到6种不同类型的Diophantine不定方程的解组.  相似文献   

20.
以十二胺和硝酸镉为掺杂剂,采用热分解法制备N,Cd共掺杂纳米TiO2,利用XRD、TEM、SEM和UV-DRS对光催化剂的晶体形貌、尺寸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并测试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Cd共掺杂锐钛矿型TiO2的吸收边波长为468 nm,在可见光区表现出较强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