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童灵敏 《奇闻怪事》2007,(6):19-19,18
特殊家庭孩子是指父母离异、父母一方已故,或父母因工作繁忙而无法跟随其生活的孩子。特殊的家庭环境,给生活在这些家庭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各种各样不利的因素。我们要了解并合理对待他们各种心理表现,在给予特别爱的基础上,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形成合力,帮助他们正确走上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2.
姜玉海 《科技资讯》2009,(30):221-221
我国公民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身处离异家庭中的幼儿增多,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孩子大多都存在心理问题。本文选择了三个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幼儿进行了的分析研究,以便为家长、教师等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父母离异问题是现代儿童面临着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如何教育、引导离异家庭子女,使其正常发展,顺利成材,便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新课题。在辅导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时要遵循心理沟通、人格尊重和保密的原则,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离异,应用合理宣泄和转移目标的策略,为这部分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并积极与他们的父母沟通,以真正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有效疏通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洁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2):89-91,93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改变,父母离异的现象出现了不断增多的趋势,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离异家庭子女的现状,影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提出一些拙见,以期唤起人们的重视,用更加正确的眼光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就其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有其内在的因素也有外部因素,现就家庭因素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家庭情况 据对“学困生”家庭进行的调查,农村大部分“学困生”的父母学历不高,基本是初、高中文化,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还有父母两人都只有识字水平。  相似文献   

6.
如何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行为”已成为许多父母最感棘手的问题。本文作者就什么是问题孩子、问题孩子与家庭的关系、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由传统家庭到现代家庭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由“家庭至上”转变为“以人为本”。在现代家庭中,人们可以更多地享受平等、自主权力和个性自由,更多享受爱情、亲情的滋润,这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也应防止过分强调个人需求与自由,放弃家庭责任的趋向。  相似文献   

8.
张淑芳 《科技信息》2010,(3):211-211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可以说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增长、智能的培养,尤其是品德的陶冶、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的形成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此外,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终身受益。文章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二十一世纪人们观念的改变,许多家庭在分崩离析。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儿童生活状况令人堪忧,他们在成人的纠葛与夹缝中挣扎着、成长着,造成他们带有心理隐患的生活现状成因有三:一是对孩子身心发展需求的无知;二是错误的教养观念;三是人性的自私狭隘、责任心的淡薄。鉴于此情况,笔者提出了提高教养者素质势在必行的观点,改变离异家庭抚养者养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养观,提高其教养水平,这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刻不容缓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浪漫的爱情赋予我们美妙的人生,同样对人类种族延续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妙爱情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有别于动物世界。热恋中在大脑里活跃的化学物质,它们有很多不同的作用,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为延续人类种族服务。这些“恋爱物质”使我们想要组成家庭并创造爱的结晶——孩子。而一旦我们有了孩子,这些“恋爱物质”就开始发生变化,促使我们维系家庭以抚养孩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其实是化学物质的作用,促使我们繁衍种族。  相似文献   

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成功教育的幼芽就扎根在家庭之中,一切失败的教育,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三大课堂,故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上的“问题少年”有着诸多不同的家庭背景,而“问题少年”的一部分孩子属于非亲生子女,他(她)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行为,多与家庭教育的失误有关,故非亲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应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 一是只重学习成绩与物质要求,忽视性格品德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个家长的心愿。高考的重要性使得很多家庭把学习成绩作为孩子优劣的标准。为了保证学习成绩优秀,大部分家长不吝金钱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让孩子进名校,甚至不断的一味的用物质激励孩子,考出了好成绩,无条件满足孩子要求;考差了,就动辄训斥、打骂。这些做法,使子女对父母望而生畏,甚至自暴自弃,离家出走,造成严重后果。更有些家长常说工作忙,时间少、文化低,将孩子让老人带或者放到寄宿制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州市100名特殊家庭子女的一般问卷和Achenbach行为调查,了解特殊家庭(离异和再婚家庭)环境对子女行为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最强烈的情绪体验大概就是孤独感了,无论成年人还是少年,都不例外。而离异家庭的孩子这种感觉更突出。他们渴望交流,希望获得老师、家长和同学等人的亲近、认可和赞许,但同时又特别敏感、脆弱,易走极端,极端自卑或极端自尊,一不小心就会伤害他们。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改变,父母离异的现象出现了不断增多的趋势,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离异家庭子女的现状、影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提出一些拙见,以期唤起人们的重视,用更加正确的眼光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蔡宝鸿 《科技信息》2007,(16):185-185,215
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行为及其学习情况等等的研究,国内外都有不少的资料。本文采用问卷即调查量表的方式,通过对东莞、珠海和深圳三所学校300名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事件及其应付方式的调查分析,初步了解家庭结构即离异家庭和完整家庭与其子女的学习情况没有显著相关,但是离异家庭女生的学习情况与完整家庭女生存在显著差异;离异家庭子女和完整家庭子女的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的心理量表得分并无显著性差异,不过离异家庭子女在应付方式心理量表的积极应付方式分量表上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离异家庭子女在以上方面很可能和完整家庭子女存在着不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家庭的离婚率大大提高,导致单亲家庭剧增。作为父母婚姻破裂,导致家庭解体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作为学生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明天,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离异家庭的比例不断上升,使得离异家庭子女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主要论述了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20.
王欣  刘新民  王雪琴 《科技信息》2013,(12):44-44,46
离异家庭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寻找到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在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叙事心理治疗通过消除或减少社会主流文化对离婚叙事的影响、重构新的叙事对离异事件赋予新的意义,在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辅导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故将叙事心理治疗引入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辅导中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