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荣强  闫凤美  闫红 《河南科学》2006,24(6):831-833
在利用太阳能为能源合成出顺式-1,5,8,8bβ-四氢环丁烷[1,2-b:3,4-b’]二吡啶-3,4aβ,7,8aβ(4H,4bβH)-四羧酸乙酯1的基础上,利用液相光反应,较高产率地合成出了笼型化合物3,9-二氮杂六环[6.4.0.02.7.04.11.05.10]-十二烷-1,5,7,11-四羧酸乙酯2,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2.
新型有机光致变色材料螺噁嗪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以1,3,3-三甲基-2-甲叉吲哚啉和亚硝基酚为原料合成了四种螺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分别是:(1)化合物A:1,3,3-三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2b][1,4]嗪;(2)化合物B:1,3,3-三甲基-6′-哌啶-螺吲哚啉-2,3′-[3H]萘并[2,12b][1,4]嗪;(3)化合物C:1,3,3-三甲基-6′-二甲胺基-螺吲哚啉-2,3′-[3H]苯并[2,12b][1,4]嗪;(4)化合物D:1,3,3-三甲基-6′-二乙胺基-螺吲哚啉-2,3′-[3H]苯并[2,12b][1,4]嗪。对各化合物进行了一些光致变色试验,并对所产生的现象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吡咯并喹啉酮结构的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杂环化合物被广泛研究,它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它可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它有抗肿瘤活性.然而该类杂环化合物传统的合成方法尚存在合成和处理方法较为复杂,或使用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以及碱性催化剂等问题.本合成方法简捷,无需用到催化剂,仅用无水乙醇和冰乙酸作为溶剂,以2-氯甲基-4-苯基-3-喹啉甲酸乙酯(1)为底物与胺类化合物2a-l在EtOH-AcOH(V/V,10:1)溶剂体系中回流反应经Williamson反应形成C-N键然后经分子内环化得到一系列吡咯并[3,4-b]喹啉-1-酮衍生物,即N-芳基(烷基)-9-苯基-2,3-二氢-1H-吡咯并[3,4-b]喹啉-1-酮衍生物3al.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HRMS等方法表征并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4.
以碘丙烯为中间体合成了N-丙烯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噁嗪。对产物用IR,^1HNMR进行了表征,讨论了N-丙烯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噁嗪的洗涤及提纯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苯二甲羧酸酯化、肼解、成盐、环化成双-(4-氨基-5-巯基-1,2,4-三唑-3-基)苯(1),再与芳香羧酸(2a~2h)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和POCl3作用下,高产率制得8种1,4-双[(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3-基]苯类衍生物(3a~3h),并利用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TT方法评价了它们在体外对HepG-2、A549-1和231-2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8个新化合物均具有潜在的体外抑制癌细胞生长活性,其中3a、3g与3h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在无水乙醇中,利用有机强碱哌啶代替三乙胺同1-亚硝基-2-萘酚及N-甲基吲哚碘化物反应,一步制得N-甲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噁嗪。经IR和1H NMR表征,确认了结构,并对其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5,8a-二甲基-3a,4,8,8a,9,9a-六氢萘并[2,3-b]呋喃-2,6(3H,7H)-二酮为原料,经脱氢,光重排,还原和脱水制得5,8-二甲基-3a,4,9,9a-四氢(?)并[6,5-b]呋喃-2(3H)-酮.反应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8.
以苯肼、3-甲基-2-丁酮、1-亚硝基-2-萘酚和吗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螺噁嗪化合物N-乙基-3,3-二甲基-6'吗啉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噁嗪(简称N-乙基-6'吗啉螺噁嗪).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确认其结构,并对其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中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N-乙基-6'吗啉螺噁嗪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有色体吸收波长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3-苄基-4-氨基-5-5硫基-1,2,4-三唑与1,2乙氯乙烷或1,2-二溴乙烯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新化合物3-苄基-6,7-二氢-5H-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嗪,化合物结构磁共振氢。  相似文献   

10.
以3,4-二甲氧基苯胺和丙二酸为原料,在三氯氧磷作用下合成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在二异丙基氨基锂作用下与3-溴丙烯发生SNAr反应得到3-烯丙基-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 2步反应总收率为66. 1%.产物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通过对反应条件研究确定最佳反应工艺,在该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下2,4-二氯-6,7-二甲氧基-3-(2-甲基烯丙基)喹啉的合成收率为77. 5%. 3-烯丙基-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经过还原、氧化、取代反应得到3-(3-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丙基)-2,4-二氯-6,7-二甲氧基喹啉,3步反应总收率为42. 8%.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丙酮作用溶剂,1-[二-(4-氟苯)甲基]哌嗪与氯乙酸乙酯反应得到2-[二-(4-氟苯)甲基]哌嗪乙酸乙酯(1),(1)与水合肼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反应得到2-[二-(4-氟苯)甲基]哌嗪乙酰肼(2),进一步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由2-[二-(4-氟苯)甲基]哌嗪乙酰肼(2)与取代芳香醛和酮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3(a-d).合成的4个目标化合物通过熔点测定和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元素溴与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剂α-溴代异丁腈(B IBN),B IBN的DMF溶液(B IBN-DMF)可直接作为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考察了B IBN-DMF分别与不同的催化体系CuB r/PMDETA,FeC l2.4H2O/MA5-DETA及FeC l2.4H2O/PPh3等相匹配时聚合的情况.动力学研究表明:以ln([M]0/[M])对反应时间作图,图线呈直线,证明聚合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窄(Mw/Mn=1.1-1.3).实验结果证实反应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不经分离可直接使用B IBN的DMF溶液,B IBN-DMF作为引发剂引发ATRP是一种高效而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氯代1-丁基-3-聚乙二醇咪唑[H(OCH2CH2)nbim]Cl和四羰基钴钾KCo-(CO)4离子交换反应合成含羰基钴聚醚咪唑类功能化离子液体1-丁基-3-聚乙二醇咪唑四羰基钴{[H(OCH2CH2)nbim]Co(CO)4},并将其应用于催化1-(4-异丁基苯基)乙醇(IBPE)氢酯基化反应制备2-(4-异丁基苯基)丙酸甲酯,对催化剂进行了红外光谱结构确定并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30℃、一氧化碳压力6.0MPa、反应时间为16h、咪唑为促进剂、丁酮为溶剂的较佳反应条件下,IBPE的转化率达到100%,2-(4-异丁基苯基)丙酸甲酯的选择性为54%。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2-(11H-苯[a]咔唑)乙基氯甲酸酯(BCEC—Cl)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对氨基酸进行衍生,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Tris—H3PO4)溶液作为缓冲溶液,β-环糊精(β—CD)为手性拆分试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模式考察并优化了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条件.结果实现了15种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以对氯苯甲酸3-羟基-4-(3-羟基-3-对氯苯基丙烯酰)葫E酯和六水氯化钴为原料,在微波辅助作用下,固相合成了对氯苯甲酸3-羟基-4-(3-羟基-3-对氯苯基丙烯酰)-苯基酯合钴(Ⅱ)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及单晶X射线法对目标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α=0.69450(5)nm,b=1.311610(12)nm,c=1.484090(13)nm,α=105.812(2)°,β=102.4600(10)°,γ=105.326(2)°,F(000)=525,Z=1,V=1.19262(9)nm°,Dc=1.426g·cm^-3,Mr=1024.51,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527,Rw=0.1058,S=1.052,最终差值电子云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157nm^-3和-256nm^-3.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显色剂2-[2’-(5-硝基一吡啶)-偶氮]-1,8一二羟基萘-3,6-二磺酸(简称为5-NO2-PACA)光度法测定微量镍的方法。在pH=11.5的NH3-NH4C1的缓冲介质中Ni^2+与5-N02-PACA在室温下很快形成1:1的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3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0×10^5L·mol^-1·cm^-1,Ni^2+浓度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测定蔬菜(黄瓜、青椒)中微量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7种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分别将其与氯乙酸组成复合催化体系用于催化α-蒎烯一步合成乙酸松油酯,筛选出一种催化效果较佳的离子液体[HS03-pmim]H2PO4,并用FT-IR、^1HNMR和^13CNMR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n(α-蒎烯):n([HSO3-pmim]H2P04):n(氯乙酸):n(乙酸)=5:0.9:5:14,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0h。在此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85.6%,乙酸松油酯质量分数为36.0%。该催化体系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5次时,α-蒎烯转化率为83.5%,乙酸松油酯质量分数仍达33.7%。  相似文献   

18.
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通过硝化,还原,关环,甲基化合成2-(甲硫基)苯并[d]噁唑5-羧酸,过程的总收率为49.17%.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质谱(HPLC—MS)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中间产物及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分子自组装膜法将其负载在金电极上,分别在四丁基六氟膦酸胺-乙腈电解液、磷酸盐缓冲水溶液中检测其电化学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水相中电致化学发光强度明显高于有机相.  相似文献   

19.
标题化合物3-(2-氯苯基)-1,2-二氢环丁基并[c]苯并[f]喹啉是由邻氯苯甲醛、2-萘胺、环丁酮在碘催化下,以四氢呋喃(THF)作溶剂反应而得.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其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Pna2(1),a=0.758 4(2)nm,b=2.765 8(9)nm,c=0.730 5(2)nm,Mr=315.78,V=1.532 4(8)nm3,Dc=1.369g/cm3,Z=4,μ(Mo Kα)=0.247mm-1,F(000)=656.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使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后的偏离因子R1=0.037 3,wR2=0.082 7.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4,4'-二环己二酮单缩酮与季戊四醇反应,分别制得化合物3,15-双{8-(1,4-二氧杂螺[4.5]癸烷基)}-7,11,18,21-四氧杂三螺[5.2.2.5.2.2]二十一烷(1)和3,15-聚{7,11,18,21-四氧杂三螺[5.2.2.5.2.2]二十一烷}(2),对其^1H—NMR的特征进行了讨论.发现三螺环中(B,C)原季戊四醇中的cH:不裂分,是个单峰;而A、D环上的CH2(H1,H5,H13,H17)受手性轴的影响而裂分成多重峰(如无手性轴的影响应为三峰).表明手性轴对手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轴的外侧,对中心影响较小.所获结论对不对称合成中进行手性催化剂和手性固定相的设计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