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网络人际信任量表和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对2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大学生在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网络自我表露水平显著高于女生。(3)大学生与现实中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程度显著高于与网络中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4)大学生在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交往中,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就业风险认知对信息焦虑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就业风险认知与信息焦虑之间的调节作用,为降低大学生的就业信息焦虑水平提供参考.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对各类就业风险的认知状况、自我效能感以及信息焦虑状况,利用SPSS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和处理.通过研究发现,疫情下大学生对社会不公正、就业市场竞争、安全健康、职业发展前景、职业自我认识风险的认知对信息焦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而自我效能感在上述5类大学生就业风险认知与信息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能有效降低其信息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3.
研究自我分化在高职大学生就业焦虑与心理弹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从重庆地区高职院校中选取427名高职大学生,采用自我分化问卷、高职大学生就业焦虑量表和心理弹性问卷进行调查.相关分析发现,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和自我分化只有情绪反应和家庭凝聚力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其余各维度以及总分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自我分化各个维度与就业焦虑中工作紧张和总分维度存在两两显著负相关.层级回归发现,就业焦虑与心理弹性分别放入自我分化这个因素后,就业焦虑对自我分化和心理弹性的回归效应达到显著性.因此,自我分化在高职大学生就业焦虑与心理弹性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大学生,通过发放问卷收集调查数据,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学业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学业倦怠整体状况良好;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之间有负向相关,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业倦怠水平越低;学业情绪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6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自我表露得分、自尊得分及SCL-90得分均无显著差异;辅导后,两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P<0.001)。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38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隐性自恋问卷、羞怯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网络攻击行为量表进行测试,探讨隐性自恋、羞怯、焦虑及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隐性自恋、羞怯、焦虑及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相关;(2)羞怯与焦虑在隐性自恋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显著.由此得出结论:羞怯与焦虑在隐性自恋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家庭功能与其情绪及人格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大学生的家庭功能与其情绪和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运用家庭功能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状态焦虑问卷、抑郁体验问卷、白尊量表、人脸量表等对134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家庭功能某些方面(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与性别、城乡、父母文化等社会指标显著相关,家庭功能某些方面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内外倾、神经质)、特质-状态焦虑、抑郁、自尊、主观幸福感等情绪和人格指标显著相关.家庭的总功能、角色功能、问题解决等是预测其情绪和人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考察大学生自我控制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我控制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成人自我报告》测量372名大一新生的自我控制、应对方式,以及焦虑/抑郁与攻击行为。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控制与焦虑/抑郁和攻击行为呈负相关;积极和消极应对在自我控制和焦虑/抑郁和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且两者效应相当。总之,大学新生的自我控制与应对方式对其情绪和行为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应对方式是自我控制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之间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校园封闭管理下在校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探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以299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和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分别评估体力活动水平和负性情绪.结果表明:1)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在校女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偏低;50%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性别差异不明显(P>0.05).2)非参数相关分析结果为体力活动水平与抑郁、焦虑、压力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均为P<0.001.3)在男生负性情绪方面,与低体力活动组相比,中体力活动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体力活动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但高体力活动组与中体力活动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女生负性情绪方面,与低体力活动组相比,中体力活动组只有抑郁情绪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高体力活动组3种负性情绪均有显著差异(P<0.05);高体力活动组与中体力活动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体力活动水平和抑郁、焦虑、压力之间存在负相关,需要达到高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10.
李冬冬  余相静 《科技信息》2010,(26):I0082-I0083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胜任力的不同决定因素与社交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情绪胜任力"和社交焦虑量表对河南师范大学16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文科类学生的情绪胜任力显著低于理科类学生的情绪胜任力,但专业与社会环境、专业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社交焦虑程度;在同等的社交焦虑水平下,文科类学生的总体情绪胜任力以及情绪胜任力的三个决定维度得分都低于理科类学生,而在社交焦虑程度较低的群体中,文科类学生和理科类学生的总体情绪胜任力和情绪体验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调查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状况,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对广州市1 2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家庭经济中等和良好的学生,并较多地采用消极方式应对,也体验到更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自我表露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大学新生自我表露的基本状况将直接有助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对晋中学院2853名新生进行心理调查,结果表明:自我表露程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城市生源新生明显高于农村生源新生,非贫困生明显高于贫困生,即自我表露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及贫困与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和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问卷对1 48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与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差异显著高(P0.01),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均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和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3者间呈显著正相关(r=0.097~0.761,P0.01),社交焦虑和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均能显著正向预测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在社交焦虑与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0%。可见社交焦虑既可直接又可间接通过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对大学生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焦虑之间的关系,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与焦虑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开发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与焦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男女被试在人际感知、人际后效、焦虑感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人际感知、人际后效对焦虑感知、焦虑后效均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厌倦感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大学生学习厌倦感、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的关系。采用流调抑郁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及学习厌倦感问卷,对46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显著负相关,学习厌倦感与抑郁显著正相关,较低学习厌倦感、较高自我效能感可以显著预测抑郁水平的降低;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的关系存在性别效应,自我效能感对男生抑郁的影响要大于对女生的影响。从而得出学习厌倦感、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间的调节和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验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关系的调节和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完美主义量表(CFMPS)、自我接纳问卷(SAQ)、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15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接纳对行为的迟疑-抑郁具有显著缓冲作用.自我接纳是"担心错误"、"行为的迟疑"、"条理组织度"、"个人标准"、"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是"父母期望"与抑郁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结论: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接纳水平,将有利于降低青少年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班主任激励风格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及其对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设,对61名班主任教师和与之相对应的3511名高中生分别施测<中学教师激励风格问卷>和<考试焦虑问卷>、<学业效能感问卷>.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表明:(1)在控制学生性别的影响时,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且这一影响强度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2)班主任激励风格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问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班主任激励风格越倾向于自主支持,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及其认知反应、行为表现因子的预测力越弱,反之班主任激励风格越控制的班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的预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在危机事件发生情况下焦虑情绪应激反应的差异性.方法 对西安300名大学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进行调查.结果 ①测验对象的焦虑水平不仅高于全国常模,也高于地震前相关研究中大学生的焦虑水平(P<0.01);②测验对象的焦虑水平与16PF中的C,G,H,M,Q3等5个因素表现出了负相关,与O,Q4两个因素表现出了正相关(P<0.05或P<0.01);③人格中的C,M,Q3 等3个因素对个体焦虑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P<0.05或P<0.01).结论 不同人格特点的个体在危机事件发生下的焦虑情绪应激反应具有差异性,低稳定性、低有恒性、低敢为性、低幻想性、低自律性和高忧虑性、高紧张性人格特点的个体可能容易在应激事件中产生焦虑.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Aitken学业拖延问卷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无聊倾向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无聊倾向、学业拖延、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相关;3)无聊倾向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水平,显著负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拖延水平;4)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无聊倾向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选取6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自我表露得分、自尊得分及SCL-90得分均无显著差异;辅导后,两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P〈0.001)。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表露、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