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本文梳理、总结商品住宅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在对中国城市房价特征的变化时点进行识别并根据城市房价波动特点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1至2015年商品住宅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时期与城市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后我国城市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了改变,个人住房信贷可获得性、土地财政和土地供给对房价的影响显著增强,股票市场的投资替代品作用显现;对于不同城市类别,"北上广深"和热门"二线"城市构成的第1、2类城市房价在2009年后受土地财政、土地供给和个人住房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较大,经济发展相对靠后的第3类城市房价在2009年后主要受收入水平推动.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限购政策是否能够有效控制房价增速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至今没有一致结论.本文基于70个大中城市房价月度同比增速数据,利用Hsiao, Ching和Wan提出的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模型,整体评估了限购政策实施以来对城市房价增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限购政策短期内对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增速发挥了一定抑制作用,但具体政策效果在不同城市分化严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城市人口规模,绿化环境,小学生人数增速及高校数目显著影响限购政策对控制房价的效果.此外,本文发现2014年底随着限购政策的取消,一二线城市房价增速得到大幅反弹,三线城市反而因为虹吸效应并没有出现反弹.本文研究结论认为,限购政策虽然短期能减少房地产购买需求从而抑制房价增速,但是如果不能改变购房者房价长期预期,一旦限购政策力度放缓则将带来报复式反弹.同时,房地产调控政策应因城施策,依据各个城市经济特征及发展阶段来制定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要素循环畅通的基础和保障,是构建要素大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基于2007–2017年我国地级市高铁开通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城市高铁开通对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并运用企业信息透明度、机构持股和分析师实地调研等数据,从改善市场信息不对称、提升市场信息效率角度验证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城市开通高铁能显著降低股价同步性,该实证发现在引入企业固定效应、控制飞机出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后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城市高铁开通显著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获取成本,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和市场定价效率,对信息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水平较低以及外部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可以显著增加分析师实地调研活动,提升分析师报告句子数和涉及财务信息句子数,以增加股价中企业特有信息含量.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开通高铁促进上市公司信息跨地区流动和传播的经济功能,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有效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公共交通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脉”。基于“公交优先”背景,利用2004~2016年中国2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公共交通设施规模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公共交通设施规模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相对西部地区,两者之间的“U型”曲线关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相对中等城市,两者之间的“U型”曲线关系在大城市表现更为明显,而在小城市呈“倒U型”曲线关系,且不显著。本研究为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  相似文献   

5.
交通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筑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将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两类基础设施以及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化同时纳入要素错配分析框架,基于中国除西藏、港澳台地区之外的2005~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讨论交通及信息基础设施对资本、劳动力要素错配的影响,以及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等产业集聚和要素市场化,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结论如下:交通及信息基础设施均在不同程度上矫正了中国的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比较而言,两类基础设施对劳动力错配的矫正作用均更为明显。异质性检验表明:交通及信息基础设施对要素错配的矫正作用,主要存在于中国南方地区或要素配置过度地区,而在北方地区或要素配置不足地区不显著;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等产业集聚以及要素市场化,均在两类基础设施对要素错配的矫正作用中发挥出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政府机关的搬迁现象越来越常见.本文利用2007-2018年微观住房交易数据,通过DID模型分析了政府搬迁对中国住房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搬迁对该城市整体的住房价格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政府的搬迁行为推高了政府迁入区与迁出区的房价,降低了城市中与搬迁不相关区域的房价;通过机制分析发现,政府搬迁吸引了常住人口的流入,促进了房地产开发,进而推动了迁入区房价的上涨;通过差异性检验发现,政府搬迁对中户型住房和毛坯房的价格影响相对较大;通过时间趋势检验发现,政府搬迁对房价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搬迁对迁入区与迁出区房价的正向影响逐年增大,对其它城区住房价格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小,并最终转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检验理性泡沫,在放宽Norden的switching regression模型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有效的switching autoregressive(AR)模型,并给出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以及泡沫检验方法. 运用2001年初到2011年末我国直辖市的房价数据构建该模型,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比switching regression更有效;北京和上海的房价泡沫显著,天津和重庆的房价泡沫不明显;泡沫处于生 存状态的概率走势图表明,政府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北京的房价泡沫 挤出,但上海的泡沫未受影响. 此外,提出的switching AR模型也可用于检验其他资产价格中的regime switching泡沫.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个开放经济国家,同时又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两个经济特征可能从以下三方面影响中国的通货膨胀:首先,进口中间品的价格可能影响厂商的生产成本;其次,农产品价格尚未放开(多为政府指导定价特征)可能使得食品定价方式与非食品定价方式不同;再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影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均衡,进而影响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以往有关中国通货膨胀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从微观主体的动态最优决策出发,构建了囊括上述三方面影响的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模型,并引入了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食品部门中前瞻型企业占主导,约占2/3,非食品价格调整时期约为三个季度;包含二元经济和开放经济因素的实际边际成本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通货膨胀有显著影响,但用利率度量的货币政策直接供给效应在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屋价格和收入基本面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房屋价格与工资收入之间存在显著非线性关系;房屋价格对工资收入的线性弹性系数约为0.602,即:平均工资上涨1个单位,房屋价格上涨0.602个单位,而非线性部分则每个城市各不相同;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房屋价格存在相对较大的非线性,与支撑房价的收入基本面背离较多,可能存在泡沫成分;在房屋改革初期我国房屋价格经历了一段房屋价格向收入基本面回归的过程,金融危机前房价出现了偏离收入基本面的现象,金融危机促进房屋价格向收入基本面靠近,但是金融危机后的救市措施和宽松的货币环境等因素再度导致房价偏离收入基本面.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城市(群)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递进演化特征,是一个非线性耗散结构体系,由于环境容量的限制,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系统的演化和平衡满足Logistic模型.本文分析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构建系统演化模型及系统种群共生演化模型,描述系统整体演化过程及系统多种群趋向不同平衡态的演化路径.以上海市对外交通系统为例,验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演化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反推上海市对外交通系统演化的Logistic方程,并预测其演化趋势.以上海市市内三种交通类型演化为例,验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多种群共生演化模型.根据模型结果,本文系统提出注重维护已有设施、合理发展公共交通、引进推广绿色交通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策略,为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功能优化和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城市房价为何不同:公共服务对房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实证考察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在住房市场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2006-2014年我国29个大中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数据,采用熵值法计算出各城市每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并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对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资源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十分显著,对于一线城市更是如此,医疗资源的集中是引起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合理统筹医疗、教育等资源,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住房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同时,统筹城市公共服务和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应做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A metropolis is a dynandc system thected by many elements. In this dynamic system, transportation and landuse are two key elernents to which mally social and econoIIilc problerus in metropolis are related. These twoelemeots are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Problerns faced by some metropolises in China, such as trdri congestion,excessive agglomer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One effective way to solve u-rban probIems in China is to studythe reIationship between transportatiOn …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nalyses theoretically the effect of transportation and housing subsidies on urban sprawl,modal choice decisions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using a spati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 a monocentric city with two transport modes.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public transit subsidy leads to urban shrink,whilst subsidizing automobile and housing make the city sprawl. We also find the effects of the other factors on urban sprawl,such as households income and demand,rural land rent,the income tax rate,the total fixed cost of public transit and automobile and the travelling marginal cost of public transit and automobile. Furthermore,this paper also studies how to maximize the urban-area-wide spatial equilibrium utility level.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房价不断攀升,京沪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始终位居全国前两位,目前京沪房价仍处于上升通道,人们愈加关心京沪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基于京沪各区县二手房交易价的周均价数据,本文构建了房价泡沫检测与识别的均值回复随机平稳终结模型,并估计了房价泡沫的膨胀强度和泡沫破灭的临界时距.利用它对京沪区县2007年12月至2015年10月的投机泡沫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检验京沪区县住房市场泡沫的存在性,识别29个区县泡沫膨胀强度和积累的稳定性大小,模型对于房价下跌有很好的预警效果.最后,本文利用该模型的实证结果指出,当前京沪各区县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投机泡沫.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财政-金融交织的视角,通过梳理财政分权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影响机理,发现金融分权通过作用于政府财力对公共基础设施产生影响,因此综合考虑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影响.通过构建包含二级政府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路径下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和地方公共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呈倒U型关系.使用2006-2016年中国31个省市相关数据进行空间面板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本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相邻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不仅对当地的公共基础设施产生倒U型影响,也对相邻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间接影响;财政分权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倒U型影响较金融分权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能力多层BP网络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嘉  卢旭  卢毅 《系统工程》2007,25(3):83-86
为规划、决策、监督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在建立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造了基于BP算法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和自适应能力,具有方便、准确、可靠、快速等特点.实例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及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 研究了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及决定因素. 利用2008年杭州市317个小区的微观住宅数据, 构建了特征价格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住宅价格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优于传统模型, 提高了特征价格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8.
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房地产市场供求水平的高度层次性和差别性,进而引致商品房价格的空间集聚与差异.本文基于我国287个地级市2002-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房地产市场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并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空间计量模型在分析该类经济现象时更具有说服力和解释力,模型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差异、供需失衡以及人口迁移是各地市房地产价格差异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