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藏绵羊肠道乳酸菌的菌群组成及其基本生物学特征,无菌采集12头健康藏绵羊新鲜粪便,分离培养及纯化乳酸菌株,并通过16S rDNA序列扩增和测序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从12个样本中共分离纯化出19株乳酸单菌,分属于7个属,其中鹑鸡肠球菌、海氏肠球菌、粪肠球菌及植物乳杆菌所占分离比例较多.该结果为进一步了解藏绵羊肠道乳酸菌的菌群种类及藏绵羊益生菌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株Kefir源乳酸菌MA2的鉴定及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从西藏Kefir粒中分离出来的乳酸菌MA2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为植物乳杆菌.酸和胆盐耐受性实验显示,植物乳杆菌MA2在pH2.0、胆盐浓度为0.3%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动物实验证明,植物乳杆菌MA2显著促进了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调节了肠道菌群的平衡,是一株潜在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3.
酸适应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酸适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4株包括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在内的4类乳酸菌酸耐受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除4株保加利亚乳杆菌有较强的酸耐受力外,其余20株均为酸敏感菌株。将这20株酸敏感菌株酸适应(pH 4.5,1h)后,有13株菌的酸耐受力得到提高。其中,乳酸乳球菌KLDS4.0312酸适应能力最强,酸适应后其酸耐受力可提高7542倍。确定了乳酸乳球菌KLDS4.0312最佳酸适应条件为pH 4.5,30min,且稳定期的菌体酸适应后,酸耐受力仅能提高27倍,酸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对数期菌体。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优良的产细菌素乳酸菌,用含0.5%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从19份牦牛粪便样本中分离出91株乳酸菌,进一步采用牛津杯法筛选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并结合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批乳酸菌.结果表明: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抑菌因素后,从91株乳酸菌中筛选到9株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葡球菌ATCC25923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该9株菌株对蛋白酶敏感,初步认定为产细菌素乳酸菌;经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9株菌分别为海氏肠球菌,屎肠球菌,蒙氏肠球菌株和植物乳杆菌,其对常见抗生素不耐药,可作为益生菌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5.
从红原取样的酸奶中分离出7株乳酸菌,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依据细菌的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这7株乳酸菌分别属于乳球菌属,链球菌属,乳杆菌属.并且通过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活性检测,发现其中一株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筛选培养基从泡菜中筛选乳酸菌株,并对其进行生化鉴定.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所筛菌株的抑菌活性.生化鉴定结果显示,筛选的3株乳酸菌分别为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及鼠李唐乳杆菌,但仅植物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抑菌效果为发酵液〉上清液〉菌悬液.成功获得了1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的植物乳杆菌,该植物乳杆菌中起抑菌作用的主要是发酵液中的胞外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7.
从藏鸡(海拔3000米藏区、自然放养、未使用过抗生素)肠道内筛选乳杆菌, 经16s rDNA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植物乳杆菌.通过耐酸耐胆汁试验和肠道黏附试验测试, 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汁能力和肠道黏附能力.为使外源质粒顺利转化入乳杆菌, 进行电场强度的优化, 再按照优化后的电场强度, 将禽冠状病毒pSIP409 N重组质粒电转化入该株乳杆菌, 进行双酶切和PCR鉴定.将经鉴定成功转入的重组乳杆菌, 用诱导肽SppIP诱导表达, 再进行SDS PAGE检测外源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N蛋白能够顺利表达. 上述试验证明该株植物乳杆菌具有作为乳酸菌活载体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两株自选乳酸菌的益生特性,为其应用于果蔬汁乳酸发酵的功能性饮料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以自选植物乳杆菌R23和干酪乳杆菌R35为目标菌,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6045为对照菌,考察各菌对模拟胃液酸度和肠道胆盐的抗逆性以及凝集能力、表面疏水性等黏附性能,并评价其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体外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两菌株对酸度和胆盐的耐受能力均优于对照菌,植物乳杆菌R23的抗逆性最强,能耐受pH值2.5、胆盐质量浓度5 g.L-1.干酪乳杆菌R35的黏附能力强,而植物乳杆菌R23疏水性较强而凝集能力较弱.各菌株的胞外代谢产物均有抗氧化能力,以植物乳杆菌R23为最强,其培养24 h后的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7.8%和80.94%,分别比对照菌高36.72%和5.81%.  相似文献   

9.
一株降胆固醇作用乳酸菌KF5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邻苯二甲醛法,从源于西藏Kefir粒的56株乳酸菌和实验室保存的9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了一株降胆固醇效果明显的乳酸菌KF5.经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遗传学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了能够进一步研究KF5的降胆固醇功能,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考察.结果表明,KF5具有较好的耐酸性以及一定的胆盐耐受力.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利用4种培养基,从5种发酵食品样品中分离到473株乳酸菌,其中H2O2酶反应阴性的有96株.从中筛选出了11株对胆固醇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并对其生长特性,生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根据菌落、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初步确定菌株ML03为果糖乳杆菌;MR12、MR13、AC01和AC15为类布氏乳杆菌;M R25为米酒乳杆菌;SC12和SC13为植物乳杆菌;HC12和HC17为干酪乳杆菌;而菌株ML21为乳杆菌属.11株乳酸菌的胆固醇的降解率都大于40%,其中类布氏乳杆菌MR12、AC01和植物乳杆菌SC12的胆固醇降解率超过了50%.  相似文献   

11.
从白酒窖泥中分离得到11株乳酸菌,经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1株短乳杆菌、1株鼠李糖乳杆菌、2株干酪乳杆菌和7株铅黄肠球菌。 分析了11株菌MRS培养基发酵产乳酸性能,结果表明:乳酸产量与菌群生长呈正相关,鼠李糖乳杆菌L9、干酪乳杆菌L10与L11发酵液乳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5.74、15.58、14.74g/L。4株代表菌相同条件下发酵高粱培养液产挥发性风味组分,共有物质13种,包含了白酒中重要香气成分:乙酸、己酸、乙酸苯乙酯和苯乙醇,且乙酸、己酸相对含量较高。各菌产可挥发性组分差异明显,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种类为:短乳杆菌L5产烷烃类化合物(27.91%),铅黄肠球菌L8产醇类化合物(43.14%),鼠李糖乳杆菌L9产酯类(7.35%)、酮类(3.61%)和吡嗪类(3.3%)化合物,干酪乳杆菌L11产酸类(27.98%)和芳香类(5.96%)化合物。仅有短乳杆菌L5产四甲基吡嗪,短乳杆菌L5和铅黄肠球菌L8可明显产乙醇,鼠李糖乳杆菌L9和干酪乳杆菌L11产3-羟基-2-丁酮。这些物质对白酒风味和口感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窖泥中各种乳酸菌特征不一,对白酒酿造有不同影响。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挖掘白酒酿造功能微生物、拓展乳酸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海南黑山羊瘤胃液和王草为研究对象,从其胃液中筛选乳酸菌,并将其应用到黑山羊草料的青贮中,经形态学观察和乳酸定性试验,对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此后,在利用16S rD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后,有3株代表性菌株被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HBG11与耐久肠球菌的同源性最高,HBG46与植物乳杆菌的同源性最高,HBG86与干酪乳杆菌的同源性最高.选择1株生长旺盛且产酸速度快的乳酸菌,将其用于王草的青贮发酵,同时设置5组不同处理,以此来测定各组乳酸菌的生长状况以及青贮饲料的品质.结果表明:第V组青贮的效果最好,pH值迅速下降,且好氧细菌的数量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最终pH值为3.8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青贮50 d后,第V组王草的营养成分与第I组王草的营养成分差异显著(P0.05),HBG46菌株对王草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肠道微生物对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本研究从人体粪便中分离出具有高效降胆固醇能力且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胆盐的肠道微生物.选取优势肠道微生物进行菌种鉴定后进行小鼠实验,测定小鼠的体质量、脏器系数、肝脏及粪便的胆固醇含量,研究其降胆固醇作用.实验筛选获得具有较强降胆固醇能力的肠道微生物P4,经鉴定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其能够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降低肝脏和粪便中的胆固醇及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从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实验分析了小鼠肠道的菌群组成,发现戊糖片球菌P4能够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降低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值,改善由小鼠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因此,筛选出的戊糖片球菌P4对降胆固醇功能产品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发酵蔬菜中分离到乳杆菌DMDL 9010,将此菌与LCR 719、LB 1.83、ST 1.204和LP 8140等4株乳酸菌用于MRS培养基体系中亚硝酸盐的降解,作用24h后发现,DMDL 9010的降解效果最好并具有显著性(P≤0.001).利用16S rDNA将鉴别的范围缩小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或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生理生化实验将DMDL 9010鉴定为戊糖乳杆菌.但在后续的PCR中无法得到戊糖乳杆菌的特异性条带.通过分析两种菌的基因组序列,发现它们都具有编码L-乳酸脱氢酶1的同源DNA序列(ldhL1),序列相似度达到90%.同时这段同源序列上下游片段序列相似度较低,其序列的差异可以作为鉴别依据.对DMDL 9010的L-乳酸脱氢酶1基因上下游900bp左右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序列比对分析,DMDL9010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15.
魔芋甘露聚糖对大负荷训练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大负荷训练模式,研究魔芋甘露聚糖(KOS)对运动疲劳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安静KOS组、大负荷训练组和大负荷训练 KOS组.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大鼠粪便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双歧杆菌以及乳杆菌培养记录菌落数及菌株的鉴定,并观察肠粘膜的组织病理改变.研究发现:大负荷训练中大鼠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被抑制,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乳杆菌保持一定的稳定性;KOS使粪便中的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P<0.05),肠杆菌、肠球菌和拟杆菌数量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KOS训练组肠黏膜组织结构均较大负荷训练组有改善.表明:魔芋甘露聚糖可促进大鼠肠道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的增殖,促进由于大负荷训练造成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并对条件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短链脂肪酸具有促进肠道及人体健康的有益功能,采用体外模拟肠道内环境的方法,分析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发酵山药低聚糖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发现:山药低聚糖在模拟结肠环境中被乳酸菌作为碳源利用,产生对人体健康有积极作用的乳酸、乙酸及丙酸等短链脂肪酸,且产生短链脂肪酸的浓度与菌种及发酵时间相关。在48h发酵过程中,乳酸在植物乳杆菌48h发酵液中含量最高,达(13.800±0.243)mg/mL;乙酸在动物双歧杆菌48h发酵液中含量最高,达(1.850±0.003)mg/mL;丙酸则在动物双歧杆菌8h发酵液中含量最高,为(0.082±0.001)mg/mL。研究结果提示,可通过改善膳食结构调节肠道益生菌产生短链脂肪酸,维持肠道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自然发酵泡白菜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冬季主要蔬菜-白菜为原料制作自然发酵泡菜,从发酵液中分离到十株杆菌和球菌,筛选到两株产酸力强及风味较好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确定为植物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  相似文献   

18.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纯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枯草芽孢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从30个健康婴儿的粪便中筛选得到1株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的菌株,经鉴定为乳酸乳球菌(编号F-6-B).该菌株的培养条件为:MRS培养基起始pH 6.0,30℃静置培养48 h.将其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Hitrap SPHP(GE...  相似文献   

19.
液体发酵饲料植物乳杆菌诱变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虹  杜迅  张秀江  卓辉  张志龙 《河南科学》2019,37(4):570-574
通过紫外线诱变植物乳杆菌选育具有良好发酵性能的液体发酵饲料专用乳酸菌.试验中采用紫外线的最佳诱变时间为120s,并用溶钙圈法对诱变后的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在MRS-CaCO_3培养基上得到溶钙圈直径较大的菌株79株.通过对这79株菌株的液体发酵饲料进行乳酸含量的测定,最终得到一株乳酸高产菌株UR-3,显著提高了产乳酸量(p0.05),在液体发酵饲料中,该菌株产乳酸能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4.53%.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樱属植物生产过程中根癌病的发生问题。【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分别从枝干和叶片中分离内生细菌;采用滤纸片法选拮抗菌,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法对筛选菌株进行种类鉴定;通过比色法测定筛选菌株的解有机磷的能力;以特定培养基测定菌株产IAA(anxin)的能力,通过测定OD600值判断耐NaCl的能力。【结果】在樱花体内共分离到32株内生细菌,其中从枝条内分离到28株,从叶片内分离到4株。对32株内生细菌进行抑菌活性的筛选,有2株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对其中的1株细菌YH-20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瓦雷兹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YH-20具有良好的解有机磷和无机磷作用,其在第7天的解无机磷的量为178.43 mg/L,在第7天解有机磷的量为76.50 mg/L;具有较高的分泌IAA的能力,在第7天IAA的生成量为9.174 μg/mL;可在含10% NaCl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结论】筛选获得的瓦雷兹芽孢杆菌YH-20菌株具有抗植物根癌病菌和解磷能力,是一株在林木根癌病的防治上有很好应用前景的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