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对理解交际意义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导致言语的交际意义与字面意义不完全一致,语境在辨别交际意义和字面意义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在理解交际意义时,可借助于以下4个方面的语境因素:语言知识、世界知识、参与者、交际情景.语境因素帮助跨文化交际中双方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从而对外语教学工作也有所启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能忽视语用规则和语境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言具有模糊性,言语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信息传递的动态系统,是交际双方在意图和意义之间映射的互动过程。语用模糊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语用模糊现象的存在说明交际活动中的语言有不确定性,而话语意义的协调又需要借助具体的认知语境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语用能力是跨文化交际双方进行得体交际的关键所在。语言不会脱离各自的文化而存在,所以跨文化语用能力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注意这些表现在语言和文化上的民族差异,就会产生语用失误。跨文化语用能力不仅可以体现在词典编纂中,也可以体现在语言教学中。只有提高跨文化语用能力,交际双方才能减少语用失误,从而进行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语言、文化和语境三者互相作用,密不可分。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霍尔提出了文化的语境性的观点,在高、低语境文化中,语境和语言在信息的传递上所起到作用是不相同的,这也导致两种文化在交际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此,译者作为文化中介者应当充分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解,增进了解。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种语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交际得以进行,交际过程中语言选择要与语境相适应;交际双方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构成的交际语境。只有当交际的语言选择顺应语言语境和社交语境时,交际才能顺利,否则就会出现问题,而"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境顺应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交际中交际双方总是置身于一定的语境之中并受到制约,语用主体对语境的适应是交际主体和语境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交际主体并不总是在被动适应语境,而是在适应言语交际情景的基础上,主动地对语境因素加以调节和控制,采取一定的语境策略使交际目的顺畅达成,从而获取令人满意的交际效果。本文主要关注语言语境策略,从语音、语义和话题三个方面探讨语言语境策略实施。  相似文献   

7.
语篇信息度是语篇信息处理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求交际双方有效地把握语篇信息度。关联理论中的互明和认知环境两个重要概念可以用来分析跨文化语言交际中语篇信息度的等级调控,而且可以进一步阐释跨文化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现象。  相似文献   

8.
语境呈动态性和可变性,人的认识过程存在差异性,言语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信息传递,是交际双方在意图和意义之间映射的互动过程。本文主要从认知交际的角度讨论动态语境中语用模糊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雷玉兰 《科技信息》2007,(27):18-20
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内涵主要包括语言、文化及社交等语境知识。在阅读理解时,读者必须借助语境解决阅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消除歧义和语用含糊、充实语义、合理推断,达到全面而准确的理解。为此,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加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各种语境知识推导语用意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徐怡 《科技信息》2010,(22):121-122
语境,即语言环境,指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一定的具体场合。"(见《辞海》)根据交际的原则,语言交际必须切合语言环境。语境对于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具有语用和语义上的制约和衬托作用,它就像一个语义坐标系,人们可以借助它进行精确的语义定位。因此,在翻译中,把握原文特定语句赖以产生的语境,对于领会原文的意义和功能,选择恰当和得体的表达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玥 《科技信息》2007,(26):34-35
本文首先指出了语义学和语用学在语言意义研究方面的不同之处,具体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意义,然后讨论了语境的概念以及它在语用学研究中的作用。语境影响和制约着话语意义的正确理解,制约着整个言语交际,它可以消除语言的模糊性,排除歧义,确定所指对象,推断隐含意义,消除不同文化带来的语义障碍。因此语境对正确理解交际中真实的语用意图,扫除交际中的障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莹 《当代地方科技》2011,(14):147-148
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交际活动中,由于交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必然导致交际的困难和障碍,最终造成译文的关联缺失。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采取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重新匹配、语境假设充实以及语境含意呈现等策略,重建译文的关联,使翻译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把握话语内含,成功地臆测对方的言外之意,交际双方不但要有不受语境假设影响的共知,还必须掌握每一项有关的语境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需要利用对语境及其功能的认识,才能避免语用失误,准确地理解对方和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14.
语用翻译与语境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翻译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它强调语言在使用中的转换,语境为其提供语义选择的线索。在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译员必须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情况进行推理,求得语境效果。正确处理和理解语用翻译与语境的关系对语用研究以及对翻译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汉越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与颜色有关的词语最容易出现语用失误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汉越与颜色有关的词语语言形式完全一致,但意义却有差别;二是具有独特语义内涵的汉越颜色词语。导致汉越颜色词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主要有汉越文化差异、母语和目的语的负迁移及本族人对外国人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时的容忍心理。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交流的工具。任何一种丰富的语言都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言语交流时,即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彼此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语境和本民族的历史背景等不同,往往会出现文化碰撞现象,人们会因误用语言或者不恰当地运用语言而使交际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解决和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向学生输入足够的跨文化知识及语用知识。  相似文献   

17.
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现象。相比较语用语言迁移而言,社会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它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语言规则等方面。为避免社会语用迁移的发生,外语学习者应努力探寻目的语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掌握目的语独特的语用规则。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更是语言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文化语义常常被附着在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上,词汇的文化语义是有效进行言语表达和理解的关键。词汇的文化语义具有动态特性,必须善于利用语境建构词汇的文化语义,以利于言语交际双方成功交流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使用本目标语进行文化交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能够使用本目标语进行交际也是学习语言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如果对此种外语背后的文化背景不了解,难免出现语用失误,造成交际的冲突和失败,即所谓的语用失误。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本文试从文化角度探讨造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包括价值观念的差异,思维方式差异,语言的负迁移,等等。  相似文献   

20.
从顺应论视角看,福建高校日韩留学生在问候、称呼、赞扬与应答、请求、拒绝、道别等语境中的语用顺应特点相似,称赞和拒绝语境中顺应的正确率高,其他语境顺应的正确率较低,并都出现了语用迁移。不了解、不熟悉汉语交际者的心理世界和汉语交际的社交、物理世界,套用自己母语的心理、社交和物理等交际语境是影响日韩留学生跨文化语用顺应的主要因素。文化原则对培养日韩留学生的语用顺应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理解汉语文化背景及其交际模式,将极大提高日韩学生的跨文化语用顺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