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春化过程的多步骤性、春化作用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机理、春化作用与低温适应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并对春化相关基因克隆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2.
以阳山油栗等6个板栗品种为父本,对农大1号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1.cu.Nongdnyihao)授粉品种的花期相遇情况、花粉量、座果率和花粉直感现象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阳山油栗雄花盛花期与农大1号板栗雌花相遇期为4d,铁粒头为3d,双季栗、河源油栗和韶栗18号都为2d;雄花长度及重量、花粉量的大小依次为:阳山油栗,铁粒头,双季栗,农大1号;以铁粒头作为授粉树的农大1号结实率最高,以双季栗为授粉树的次之。花粉直感现象对坚果单粒重存在一定影响。综合各种性状认为,铁粒头、韶栗18号和河源油栗是农大1号板栗的优良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态环境马铃薯淀粉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马铃薯参试品种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平均淀粉含量为18.87%,L9810—18最高(20.69%),90—2—10最低(15.86%);7个地点马铃薯平均淀粉含量为18.87%,青海西宁最高(20.19%),甘肃定西最低(17.00%)。中薯36和L9810—18这2个品种的回归系数均〈1,是稳定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1.先期抽薹 1.1发生原因 ①植株通过低温春化。西芹苗期或成株期,在2℃-5℃的低温环境中10—20天,植株通过春化而发生先期抽穗。如春芹菜播种过早、育苗温度偏低均易引发先期抽薹。  相似文献   

5.
弱春性小麦品种在广东陆丰冬繁收获的种子,比在新疆春繁收获的种子长出的植株提前抽穗。这是由于在陆丰南繁的种子形成期间,处于较低的气温条件下,种子收获前就进行了一定春化作用。在新疆冬李室温条件下加代收获的春性小麦品种的种子,也有类似的幼胚春化现象。这种幼胚春化是种子春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在新疆室温条件下贮藏四年以后,仍能在干种子中保持其春化效果。由幼胚春化引起的提前抽穗效应,并不随连续南繁世代的增加而累积,也不能遗传  相似文献   

6.
从春化过程的多步骤性、春化作用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机理、春化作用与低温适应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并对春化相关基因克隆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农学院曹连莆等同志对弱春性小麦品种南繁种子长出植株提前抽穗现象的研究,对有关小麦春化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获一九八五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这一研究是从1977年开始的,经过七年反复试验证明,弱春性小麦在种子形成期间,处于相对较低的气温条件下,种子收获前就进行了一定春化作用——“幼胚春化”,是种子春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在新疆室温条件下贮藏四年所后,仍能在干燥种子中保持其春化效果,幼胚春化的种子同播前人工低温处理的种子一样,对长出的当代植株的生长有明显的影  相似文献   

8.
籽瓜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四个籽瓜品种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籽瓜的全生育期为92-101d,籽瓜植株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和结果期,结果期分为前期(开花座果期)、中期(果实膨大期)、后期(种子成熟期).发芽期、幼苗期以叶为生长中心,伸蔓期、结果前期以茎为生长中心,进入结果中期以果实为生长中心不同生育分期长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果中期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9.
2003年~2005年3月~10月,在蟒河保护区对戴胜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知该鸟每年3月上旬迁来该区,10月上旬迁离.每年繁殖一次.繁殖后比繁殖前遇见率增长96.7%.窝卵数5枚~7枚,孵化期18d,巢内育雏期18d,巢外育幼期10d~18d.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带数、Rf,累积值,以及籽粒糊化温度级别,对亚洲栽培稻7个生态型的56个品种进行了WordMethod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6个品种可分为2类8群:I类中以Aman,Tjere,Bulu生态型品种为Ⅱ类中以Boro,Gundil,Aus生态型品种为主.Aman,Bulu,Boro,Gundil因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分布相对集中,基本上形成了以各生态型品种为主导的群,Aus,Tjere,Upland生态型品种几乎散布于各个群中.根据类群的划分及生态型在类群中所占的品种数,可以推测:同一类的Aman,Tjere与Bulu,Aus,Boro和Gundil间的亲缘关系相对接近.  相似文献   

11.
Vernalization is an essential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 flowering development in cold-requiring plants. There is a key stage of nucleic acid and protein metabolism in the process of vernalization in winter wheat. To probe into the 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vernalization, we examined mRNA populations in differently-treated plumules of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v Yanda 1817) using 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One vernalizationrelated cDNA clone (VRC), VRC54, was identified and was only expressed at the key stage of 20 d vernalization, rather than at other stages of nonvernalization, 4 d vernalization and devernalization. Northern blot and seque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VRC54 was a novel vernalization-related clone found in higher plant which not only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loral induction in vernalization-requiring plants but also was different from the cold-acclimatized genes.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春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春化作用是某些高等植物成花转变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植物在低温诱导下促使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生理状态转变的一种遗传控制的生理过程。综述了近60多年来有关冬小麦春化的生态、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冬小麦春化生理生化研究历史及现状,并对春化本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小麦小花开放特性与基因漂移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个转基因小麦、2个受体对照与170个地方品种对照,在武汉进行环境释放试验.约20%的小麦地方品种与转基因小麦花期相遇,所有地方品种开花时柱头都部分外露,且小花开放度和开放时间品种间有差异,表明存在着转基因小麦以花粉为媒介向地方品种发生基因漂移的可能性,且不同地方品种作为接受者,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时,因小花开放度的差异发生基因漂移的可能性也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河南地区部分小麦新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SDS-PAGE方法对河南地区24份小麦新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13种亚基和14种亚基组合,其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品质得分在5~10分之间,平均得分7.57,以上结果基本反映了我省目前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测量得到六个不同品种小麦籽粒的延迟发光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延迟发光初始强度和衰减系数等时域特征参数以及峰值点频率和频谱重心频率等频域特征参数。对比不同品种小麦籽粒的这些特征参数,发现品种不同,其各项参数取值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本研究为小麦籽粒品种的快速、无损判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DA7200近红外仪在小麦品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DA7200近红外仪在小麦品质分析、种质资源评价和优质小麦选育中广泛应用,此研究利用国标化学法和DA7200近红外仪分别对20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吸水率、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青海省海东富铁地区小麦籽粒中铁元素的含量,测定了种植在该地区60个青海省育成小麦品种籽粒中的铁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地区小麦籽粒中铁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为63.2mg/kg,远高于国内同类研究,该地区生产的小麦应属于富铁小麦.同时小麦品种间铁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含量最高品种是含量最低品种的2倍,为进一步改良和提高该地区的小麦籽粒中铁元素含量提供了种质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18.
在山西省祁县某村石灰性褐土上进行了8个小麦品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轮选987具有分蘖力强,生育期略长,株高稍矮,穗大粒多,千粒重高等综合特点,经济产量超过511kg,是8个品种中经济效益最高的。其次是晋太19、晋太65、晋太69等晋太系列。穗大粒重,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这4个新品种可以作为该县今后小麦生产品种更换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19.
几个高蛋白冬小麦品种在冀东地区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区的8个高蛋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试验研究了其在冀东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超优66和京农97-86两个品种单株次生根、单株干物重、分蘖成穗率、籽粒产量以及蛋白质产量均较高,成熟期适宜,抗倒性较好,适宜在冀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本应用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999-2000年参加安徽省淮南片区域经验的7个小麦新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扬158和皖西9232-20关联系数最高,分别为0.8882、0.8824,综合性状优良,其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