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电子市场的双渠道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运用消费者效用理论建立了双渠道环境下的需求函数,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双渠道环境下的定价策略,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制造企业开辟电子市场,采取混合双渠道战略而引起渠道冲突的内在原因,结论表明制造商采取双渠道能扩大市场需求,诱导传统零售商降低价格,使制造商利润增加,同时供应链利润也增加,但一般情况下会使零售商利益受到损害从而引起双渠道的冲突,为此本文设计了协调机制实现了双渠道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两层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一类两层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问题,其中制造商在传统零售渠道之外,还通过网络直销商店销售产品.目的是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互动,以揭示直销渠道的作用和影响.综合考虑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对渠道的接受程度,通过消费者效用选择模型得到直销和零售渠道的需求.在批发价外生的情况下得到了直销和零售渠道的定价均衡并进一步分析了制造商的定价策略.发现直销渠道对于制造商而言作用是多重的,一方面,直销渠道拓展了制造商的产品市场,在零售商的市场区隔之外满足了更多的用户需求;另一方面,直销渠道给零售渠道以潜在的威胁,迫使零售商降低零售价格.最后分析了制造商具有批发价定价权时的渠道结构选择问题.为企业建立和分析网络销售渠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考虑品牌制造商开发移动客户端对线上线下渠道定价与订货联合策略的影响,品牌制造商可通过移动渠道,电脑渠道与零售渠道三种渠道销售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求模型受价格与移动客户端丰富度的共同影响,构建了非合作博弈,竞合博弈与合作博弈下的定价与订货联合策略模型,运用逆向求解法得到均衡解.数值算例表明不同策略下,随着移动客户端丰富度的增加,系统总利润均先增加后减少,零售商订货量随着移动客户端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得到了竞合博弈与合作博弈下系统总利润近似相等,并且渠道价格一致策略并不一定是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零售商竞争型供应链结构中网络零售商的线下市场进入策略及产品定价问题,构建由单个制造商、单个传统零售商和单个网络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比较网络零售商是否开通线下渠道两种渠道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成员利润,分析了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情形下,随着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的增加,传统零售商利润减少,制造商利润增加,而网络零售商利润先增再减,存在极大值点.网络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因为网络零售商线下渠道的开设而得到优化,当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低于特定阈值时,网络零售商新增线下渠道也将使得传统零售商获利更大,此时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利润都将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5.
考虑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开辟在线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研究了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的定价策略问题.基于博弈理论,建立了三种定价决策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析解.分析了渠道权力结构、零售商的在线渠道选择以及消费者渠道忠诚度对最优定价策略和渠道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开辟在线渠道时,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情形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对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不利的;不论在哪种博弈情形下,零售商开辟在线渠道对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制造商开通网络直销渠道必然会影响相关零售商的利润,从而产生渠道冲突以及影响零售商的订货积极性.因此,制造商在开通网络直销渠道时,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利润共享与相关零售商实现供应链共赢.本文构建了零售商拥有双渠道前提下制造商营销渠道选择的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在供应链集中决策和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分散决策情形下,研究了制造商考虑不开辟网络直销与开辟网络直销渠道同时执行利润共享的定价策略.通过对比研究和数值算例分析后发现:在一定利润共享机制下,制造商开通网络直销渠道将有利于提升制造商和零售商以及整个混合渠道供应链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渠道供应链成员权力的差异,构建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及同等权力的Nash博弈模型,探讨三种博弈对渠道价格、需求及博弈参与者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时,三种博弈策略对双渠道供应链竞争均衡解的影响是无差异的。(2)当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不为0时,在零售商(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传统渠道(直销渠道)定价最高,此时的传统渠道(直销渠道)需求最小,而传统渠道需求(直销渠道需求)却在制造商(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下最大;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愿意选择放弃权力而愿做Stackelberg博弈跟随者,且Nash博弈始终是博弈参与者的严格下策。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检验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博弈论的逆向供应链定价策略分析   总被引:86,自引:2,他引:86  
逆向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不同,传统供应链中的定价策略在逆向供应链中不再适用.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逆向供应链系统,应用博弈理论对废旧产品回收的定价策略进行研究.分别得出了两个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解(斯坦克尔伯格均衡和纳什均衡)和一个合作博弈的均衡解(联合定价),并进一步对各种定价策略的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灰色市场条件下产品质量为非对称信息的情形,构建由一个制造商、一个灰色市场投机者和顾客组成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的质量披露及定价策略.研究表明,在产品质量和低价市场顾客支付意愿较低时,制造商的质量披露策略是向顾客隐藏质量信息,反之则向顾客披露质量信息;在定价策略方面,随着低价市场顾客支付意愿的提高,制造商可通过不断缩小高、低价两个市场的价格差与灰市投机者进行竞争.进一步地,通过与产品质量对称信息情形对比分析发现,虽然非对称信息情形下制造商具有信息优势,但制造商不一定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且其利润并不总是受到灰市投机者的影响.最后,通过将模型进一步扩展到制造商进行质量研发,即质量为内生时的情形,结果表明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普适性,可为灰色市场下制造商质量披露与定价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双渠道运营以提高顾客的购买体验为核心,不仅要求各渠道建立合理定价策略,同时要实现渠道间协同,这放大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乃至整条供应链的冲突,进一步刺激链外企业进入行为,从而加剧在位制造商采取阻止策略.基于链外进入行为的普遍性与在位阻止的现实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进入成本较低时,在位制造商无法阻止外来制造商进入;当进入成本过高时,在位制造商不用改变定价即可阻止进入;而当进入成本适中时,在位制造商可以通过降低产品在直销渠道上的零售价达到阻止进入的目的.同时结合数值计算得到了一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运用Stackelberg主从对策思想中提出的定产量决策方法,首先,对包括3个参与方(单供应商和两个分销商)的供应链在不同的合作方分别居于主方地位假设下的转移定价决策进行了研究;然后,将分销商数目从两个扩展到n个,对一般性供应链合作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过程中,以供应商制定初始转移价格为出发点,假设保持独立的两个分销商同时接受、同时拒绝;一方接受、一方拒绝这个初始价格,从而形成3种主从对策博弈,针对各个参与方在每种博弈下的反应及其在转移定价决策中的地位,分别探讨其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前提,从而得出了与博弈均衡相适应的最优转移定价决策的思路;并将不同的博弈均衡下各参与方的利润与供应商不通过分销商直接进入最终产品市场的单节点供应链利润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当前供应链合作对供应商总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pply chain with one supplier and multiple retailers under deterministic price-sensitive customer demand,an optimal strategy is proposed based on knowledge discovery.First the decentralized system in which the supplier and the retailers are independent,profit-maximizing participants with the supplier acting as a Stackelberg game leader is studied.Numerical examples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ordination.The conventional quantity discount mechanism needs to be modified to coordinate the supply chain,so a revenue-sharing contract is proposed to coordinate such supply chain.Lastly,a special decision under certain demand rates is studied.The pricing and replenishment policies can be decided sequentially,which yields much less loss comparing with optimal decision when the demand rates are sufficiently large.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应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针对用户之间的出行、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拥挤收费进行了博弈分析,探讨了影响道路拥挤收费的因素, 设计了基于博弈模型的拥挤收费算法.结果表明: 该算法可以给出不同程度拥挤道路收费的数值区间,对道路拥挤收费定价和交通管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集装箱班轮运输定价问题,构建差价补偿策略下班轮运输的定价模型,研究差价补偿策略下托运人订舱行为和承运人定价决策,分析市场需求波动与承运人定价、差价补偿系数、承运人收益的内在关系,以及承运人定价对托运人订舱量的影响,并通过数值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市场需求波动的增大,承运人最优定价与最大收益降低,而差价补偿系数增大;且托运人订舱量随着承运人定价的增大而减少.承运人采用差价补偿策略时,市场需求波动存在一个上限值,如果需求波动小于该值,则承运人采用差价补偿策略有利于其提高收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博弈和Lotka-Voterra生物竞争机制的资产定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间的信号博弈模型及采用Lotka-Voterra生物竞争模型描述市场多头投资者与空头投资者间在决策和行为方面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考察了相应的资产定价问题,给出了企业市场价值的定价公式和3种条件下企业市场价值的均衡值.  相似文献   

16.
团购成员企业在相互合作的同时也相互竞争.论文同时考虑了团购成员的合作与竞争,针对成员先后决策,序贯博弈的情形,研究了两家零售商面对斯塔克伯格团购博弈时的选择以及相应的库存和定价策略,并解出了两家零售商库存、定价的均衡解.研究结果还表明,当两家零售商的市场潜力差距较小,即两家零售商实力更相近时,双方都偏好团购.此外产品替代程度和批量折扣程度会综合影响两家零售商的定价,订购量以及利润,且往往与双方的市场实力差距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心理定价理论以及博弈论原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企业、高收入消费者和低收入消费者三方博弈的静、动态企业定价模型。通过一个滑雪场实例,针对四种不同的收费方式建立其对应价格规划模型,运用目标规划的数学方法,设计出该滑雪场的合理定价方案。通过数据分析与检验,对规划模型做出优化。  相似文献   

18.
电商市场频频被披露隐性存在的大数据“杀熟”现象,暴露出电商市场存在平台道德风险问题的隐患。以政府监管为主导,建立电商平台“杀熟”定价行为及用户消费渠道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结果表明:政府的惩罚力度对平台道德风险问题的规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政府惩罚力度足够大时,系统稳定于(网络消费,公平定价)的理想情形;但如果政府惩罚力度不足,消费者的公平关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电商平台的定价策略,系统均衡结果将趋向于(网络消费,“杀熟”定价)或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电商市场陷入平台大数据“杀熟”的困境。那么,电商市场应如何破除大数据“杀熟”所造成的信任危机?基于此,建立政府和消费者协同监管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得到:社会收益与监督成本是影响消费者监督策略的关键因素,社会收益与监督成本的差值越大,消费者选择“积极监督”行为的演化速度越快;而且,当政府惩罚力度不足时,消费者监督带来的舆论压力和声誉损失可以有效约束平台的“杀熟”行为,倒逼平台进行“公平定价”。研究结果对电商市场大数据“杀熟”行为监管机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合作定价对装配式供应链运作效益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于由两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装配式供应链,在市场是确定型的情况下,利用博奕论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定价合作方式(定价权威)对该供应链运作效益的影响,并证明了上海企业间的合作对提高供应链运用效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