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法律与理性的关系、法律与理智的关系是梁漱溟法律与文化心理学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漱溟认为,前者主要存在于中国,后者主要存在于西方。在法律与理性的关系上,梁漱溟认为,传统中国的法律是由中国的社会结构决定的,而中国的社会结构是由道德决定的,而道德是由理性决定的。在法律与理智的关系上,主要体现在西方法律的科学化之中。同时,梁漱溟也认为,法律是理性与理智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国存在着“无讼”法律传统,“无讼”法律传统的价值取向的产生原因不仅仅是传统中国有着追求和谐的哲学文化传统,其实西方法律也有着对和谐价值的追求,更为直接的原因来自当时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法本身的因素。从技术层面来说,“无讼”的法律传统与现代法治有着一定的契合,但从本质来说“无讼”法律传统与现代法治的精神是相悖的,只有真正解决了我们的法治问题,才能将“无讼”法律传统深厚的历史资源引入现代。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国法律思想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无讼。当然,他们达至这一理想目标在现实中完全不可能的。无讼思想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和制度根源,它对当今我国的法律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法治国家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法律文化的支持,“无讼”作为我国有代表性的法律文化之一,其在当今社会仍有广泛的存在基础。然而,“无讼”有其天然的法治缺陷。因此,需充分考虑“无讼”的法治缺陷,进而在法治推行过程中对其作出正确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非与现代化必然背道而驰,儒家思想在经过清理、改造、转化之后是能够与西方市民法文化结合的.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应走中西文化结合之路,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为法治模式的形成培育出适合它成长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法治社会中,存在着三种异质性法律文化,即马克思主义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化。这三种历时性的法律文化以冲突的形式和共时性的形态存在于当今意识形态中。应处理好这三种法律文化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创造良好法律文化氛围。应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为主导,立足于重视和发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解读,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谱写法治中国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五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建设法治社会的时期也有其积极意义。在法治化进程中如果忽视传统文化的影响,那么可能会激发比较深层的社会矛盾,而传统文化与法治理念结合得好则会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李梅 《凉山大学学报》2002,4(4):30-31,55
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非与现代化必然背道而驰,儒家思想在经过清理,改造,转化之后是能够与西方市民法文化结合的,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应走中西文化结合之路,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为法治模式的形成培育出适合安成长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9.
法律移植以理解为前提 ,理解是视域的融合 ;但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难与近代以来西方法律制度的视域融合 ,因为二者有着实质性差异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中国培植近代以来西方法律制度所需要的文化生态环境———商业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实践的灿烂成果。本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成因和社会基础进行分型,剖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品质,并以现代人的眼光经行评析,试图找出传统精神与现代社会契合和不契合的部分,借以找出中国法治现代化应带借用的成分,剔除不适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落后因素。通过借鉴西方先进法律文化和继承本民族民族精神的闪光点,为中国法制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创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效和公平的法治体系,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编辑。中国编辑离不开中国精神;以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曾经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中国编辑。使中国编辑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以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精神正在削弱中国精神的影响力。也使中国编辑学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编辑腐败现象更为严重。为此。正直的中国编辑不得不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编辑》的产生正是中国编辑学术呼唤中国精神的结果。在《中国编辑》的影响下。我们将会有更多以中国精神武装自己的真正优秀的中国编辑。他们将联络学者,支持学者,进而弘扬中国学术,并为国家振兴和人类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目的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建筑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基础;又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观念阐述了传统文化对传统建筑影响的作用机制与表现,结合现行的教学模式,提出今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汉语国际推广,作为我国的一项文化战略,旨在通过汉语的国际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汉语的国际传播对当前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汉语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有科学、统一的规范。汉语规范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是汉字的规范化问题。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汉字系统内存在严重的汉字异形现象,破坏了汉语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在当前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制定统一的汉字规范,实现汉字“书同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人文是人对自身本质特性的思索和探寻,包括理想人性及其实现方式,这种实现方式在人类社会主要体现为文化行为.人文视野里的语文表现出学科文化内蕴的综合性,言语符号内容与形式的同步性,人文精神展示的完整性等突出特点.要在语文教学中凸现人文性,必须注重教学行为的人文方式,教学材料的人文底蕴,文本解读的人文基点.  相似文献   

15.
英语的音韵修辞在汉译时呈现出一定的不可译性.汉语音韵修辞的音乐美、均衡美、简约美可为英文汉译提供补偿.意译法、直译法使音韵汉译时意蕴深长,异韵滋长.  相似文献   

16.
思维方式与文化、语言密切相关,思维方式的不同,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以中西思维模式差异为出发点,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其对汉英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的节奏是鉴别不同拳种和套路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武术的节奏特点,并以大量的文史记载及拳理、拳论,阐明中国武术的节奏与传统哲学、文化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一种语言的方方面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形成了非形态语言的汉语,思维方式影响着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诸要素,思维方式成就了汉语完整的语言面貌。  相似文献   

19.
手语起源于原始社会,与原始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古文字记录着原始语言,是原始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通过中国手语与中国古文字比较,突出展现了二者的异同点,进而探讨了二者与原始语言、原始思维等方面的问题,为手语研究和古文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介绍在西环境下显示汉字中信息及制作小型汉字库的原理及方法,同时给出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并利用C语言对主要过程算法作描述,相关程序均在Turbo C(ver2.0)集成开发环境下编译通过。该实现方法无需中环境支持,因此可以为用户节约资源,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和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