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带钢传统的表面质量评价方法仅仅考虑了表面缺陷的数量及等级,而未考虑与客户应用密切相关的缺陷分布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在客户应用及带钢表面缺陷分布数据已知的情况下,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得出缺陷分布数据已知的带钢利用率,并将其与表面无缺陷的带钢利用率的比值作为衡量带钢表面质量的标准,由此得到一个基于客户应用的带钢表面质量评价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质量评价方法客户应用无法体现的局限性,保证了带钢表面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及实用性.实例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且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四球摩擦学试验分析纳米添加剂对板带钢冷轧乳化液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润滑条件下进行冷轧试验,分析纳米添加剂对冷轧过程和轧后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纳米添加剂的轧制乳化液与传统轧制乳化液相比,其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均有所改善;带钢冷轧过程中采用含纳米添加剂的轧制乳化液进行润滑,可有效降低轧制压力和轧机功率、减少能耗,并且轧后带钢表面质量也有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3.
在带钢轧制生产中,轧机振动是国内外许多轧钢厂都遇到问题.轧机振动易加速设备磨损,影响产品质量,导致产品出现振动纹等,有时甚至出现断裂等缺陷.研究了带钢轧制中水平振动问题,建立了力学模型,并且分析了自激振动产生机理,得出了自激振动是影响带钢表面质量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带钢轧制生产中,轧机振动是国内外许多轧钢厂都遇到问题.轧机振动易加速设备磨损,影响产品质量,导致产品出现振动纹等,有时甚至出现断裂等缺陷.研究了带钢轧制中水平振动问题,建立了力学模型,并且分析了自激振动产生机理,得出了自激振动是影响带钢表面质量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冷轧带钢的表面质量是一项重要的管理项目.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对冷轧带钢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内检测冷轧带钢表面缺陷的方法,是带钢在低速传送下,由人目视检测,因而生产效率很低.本文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高速传送带钢的生产线上的由激光扫描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的自动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6.
汪小红 《科技信息》2013,(15):268-268,299
工件表面质量是机械加工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分析了影响机械加工工件表面质量的因素和工件对机械使用过程造成的不良影响后,提出了工件表面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改进机械加工工艺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带钢表面明暗域缺陷图像检测方式采集到的同一位置处的图片之间存在位移及旋转问题,同时考虑到因板带振动及现场生产环境造成的噪声影响,提出采用结合邻域内像素间空间与灰度信息的互信息配准方法.在互信息配准计算中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值由其邻域内像素的灰度值按照距离及灰度变化关系分配不同的权值共同得到.实验证明,该方法的配准精度完全可满足带钢缺陷检测需求,有效减弱了噪声对配准精度的影响,为带钢表面缺陷识别及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控制及其自学习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中卷取温度的控制精度是保证带钢表面质量和板形良好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温度控制精度的核心是冷却过程控制模型的建立,同时新的数学模型应该具有自学习功能以提高控制精度.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具有非线性结构特征的热轧带钢冷却过程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对新模型的自学习能力进行了研究,使该模型能够不断地修正其关键参数以提高温度控制精度,从而增强了模型的自适应性.通过对该冷却过程数学模型的现场实际应用,验证了该冷却数学模型的卷取温度控制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为提高带钢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带钢宽度为坐标的带钢横截面与带钢平坦度控制密切相关.常规的带钢横截面表示方法不能精确描述不规则带钢横截面情况,影响板形质量及控制精度.建立多参数带钢横截面表示方法,可以对带钢横截面做更准确全面的描述.以CVC轧机为例,利用ANSYS有限元模型对各横截面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各板形因素的综合控制以及与平坦度的解耦控制是进一步提高热轧带钢板形控制精度的难点亦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外标准中对与复杂自由曲面零件高物理性能密切相关的表面加工质量的测量和评价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根据工件的曲率分布和曲面连续性分布确定表面质量测量位置的方法,发现表面质量的极值区域与曲率极值及曲面连续性突变的位置一致,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表面质量的测量位置;基于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提出了波纹度截止波长λ_f的确定方法,发现国家标准中推荐的λ_f=10λ_c并不一定是合理的,该方法有助于得到高置信度的表面质量评价指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表明了切削振痕属于波纹度范畴,波纹度值是理想的评价参数。上述研究对于完善现有标准中表面质量测量位置及波纹度截止波长的确定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铜排质量投诉信息的统计分析可知,划伤、擦伤、凹坑和色泽不均匀等表面缺陷是铜排产品质量投诉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生产过程中铜排表面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与改进,产品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WCDMA网络最优化问题和业务质量评估体系的缺陷,给出一种基于用户感知和现网反馈的KQI-KPI指标模糊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应用层业务进行重新分类,建立不同业务KQI与KPI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原来独立的各评估指标形成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再通过指标群的模糊计算即可对整个质量评估体系做出客观的诊断和评判.计算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对评估对象具有较好的普适性,结合设备优化可充分改善现网数据业务的质量,优化WCDMA数据业务质量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装配质量对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基于一类高级的Petri网——THOR网,对机器人装配系统装配质量的预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分析装配质量的模块化建模方法.该方法可以对各种装配策略和手段与装配质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实现机器人装配系统装配质量评价与控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目前国内高精度铜及铜合金带材表面的质量状况,提出表面物理缺陷和化学缺陷及其概念,描述了带材表面各种缺陷的形貌特征,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关键工序的控制要点;介绍了目前铜带表面质量控制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及表面缺陷量化等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表明,高精度铜带表面质量中起皮、划伤、擦伤和凹坑等表面物理缺陷是产品质量投诉的主要原因,而影响铜带表面质量的因素众多并贯穿于生产的整个过程.加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提高各工序的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同时精细管理、细心操作、采用缺陷量化检测手段是控制表面质量及提升产品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更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解析政治因素、学术因素、编校因素、出版因素等诸多方面内函,构建了“四因素、三层次、定量计、定性评”的学报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板带热轧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影响因素与质量指标间的关系不明确,影响产品质量缺陷追溯和后续产品质量提升.将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FA)方法引入热轧产品质量诊断过程中,并以穿带过程宽度质量缺陷为例,采用GT2统计量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通过因子得分表征各生产因素对产品宽度质量指标的影响程度,得到了各因素对产品宽度缺陷的贡献率,最终实现了轧件宽度缺陷的原因定位.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以因子分析的诊断结果为基础对关键参数进行修正,能有效提升后续产品的宽度控制精度,为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7.
选取不同的切削参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制孔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使用不同类型刀具下选取不同的切削参数的制孔缺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单因子试验,选取制孔刀具传统麻花钻、螺旋铣刀、台阶钻、烛心钻,分别在不同切削参数下对CFRP进行了切削制孔试验,并且利用超景深电子显微镜观测加工缺陷,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孔壁粗糙度,并引入分层因子的概念对出口缺陷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CFRP制孔中孔壁表面粗糙度受主轴转速的影响比较大,远远超过了进给量,通过选择适当的切削参数,能够获得较小孔出口处的分层缺陷,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孔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一种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对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通过选择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实验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山东建筑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为例,运用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物理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同时,也与省级基础课实验示范中心立项时专家组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建立在大量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监测数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综合评估结果。针对目前电能质量综合评估过程中未考虑数据质量的问题,首先,全面分析了当前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原始数据存在的典型数据质量问题,并根据电能质量数据特点提出相应的数据修复方法;其次,对不同数据质量问题可能对综合评估结果造成影响的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特别是对缺失数据进行量化评估的问题,引入符号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完整计算;最后以南方电网某地区电能质量监测数据为实例对数据质量对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质量的好坏程度会对评估结果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