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索氧化锌固载四(4-羟基)苯基锰卟啉的催化性能.用混合溶剂法直接合成四(4-羟基)苯基卟啉(H2 THPP),采用研磨法合成四(4-羟基)苯基锰卟啉[Mn(Ⅲ)THPP].将Mn(Ⅲ)THPP固载到新生成的氢氧化锌沉淀上,经烘焙制得氧化锌固载四(4-羟基)苯基锰卟啉催化剂.用紫外和红外光谱对它进行表征.研究固载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单体和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自组装二聚体,并通过化学模拟得到卟啉自组装二聚体分子的最优构象.结果表明:两种卟啉化合物中氧原子的类型不同;在单体卟啉中未检测到瞬态表面光电压信号,卟啉自组装二聚体表现出较好的瞬态表面光伏特性;卟啉自组装二聚体的光限幅性质优于卟啉1单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Macdonald法([2+2]法)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含咪唑基自由卟啉:5,15-二(4-叔丁基苯基)-10,20-二(4-N咪唑基苯基)卟啉(trans-(t Bu-Ph)2(Im-Ph)2Por),首先吡咯和4-叔丁基苯甲醛反应得到中间产物二吡咯基4-叔丁基苯基甲烷(DPM),然后DPM再同4-N咪唑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利用元素分析、MS、FT-IR、1H NMR等手段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取代基对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合成的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进行了结构修饰,制备了L-亮氨酸衍生的手性锌卟啉(1a)和(1R,2R)-环己二胺衍生的手性锌卟啉(1b),并研究了其对α-羟基羧酸、氨基醇、二胺和二醇对映体的手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主体1a和1b对手性二胺有很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在低浓度下,主体1a和1b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相转移法合成哒嗪类糖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相转移法,使乙酰基-α-D-溴代糖1(A-C)与6-(4-甲氧基)苯基-3(2H)-哒嗪酮2以及6-(4-羟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5反应合成了3(A,C)及6(A,B)四个乙酰基糖苷化合物.其中3A经氨解脱去保护基又得到一个化合物4A′.其结构被IR、1HNMR和元素分析所证实.  相似文献   

6.
对单羟基苯基卟吩[ 5- ( 4- 羟基苯基) - 10, 15, 20- 三苯基- 21H, 23H- 卟吩( H2TPPOH) ] 和多羟基苯基卟吩[ 5, 10- 二( 4- 羟基苯基) - 15, 20- 二苯基- 21H, 23H- 卟吩(H2TPP( OH) 2) 、 5- 苯基- 10, 15, 20- 三( 4- 羟基苯基) - 21H,23H- 卟吩( H2TPP( OH) 3) ] 的分离方法作了改进.实验表明, 分离各种羟基苯基卟吩, 产物纯度高,分离效果好,并可节省大量洗脱剂,缩短了柱分离时间 同时,还考察了配料比, 吡咯溶液的滴加速度和操作方式对合成各种羟基苯基卟吩产率的影响采用3:1.05:4( 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 吡咯,摩尔比) , 3 min 滴完吡咯溶液,强烈的电动搅拌, 可提高H2TPPOH 的收率.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环己酮、4-甲基环己酮、4-叔丁基环己酮为起始原料,经二氯亚砜氯化得到4,4-二氯环己酮及其衍生物中间体,不经分离,继而将其分别与苯酚及其衍生物进行取代反应,通过“一锅、二步法”制得了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二(3-甲基-4-羟基苯基)环己烷、1,1-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环己烷、1,1-二(4-羟基苯基)-4-甲基环己烷和1,1-二(4-羟基苯基)-4-叔丁基环己烷等5种含环己基的双酚化合物,产率为82.5;~86.0;.用FT-IR、NMR 和元素分析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溶液中meso-四(4-羟基苯基)卟啉(H2THPP)及其二酸离子(H4THPP^2 )的聚集行为.向H2THPP丙酮溶液分别加入蒸馏水和石油醚(60~90℃),导致H2THPP的B吸收带分别发生12nm和30nm的红移,表明H2THPP在丙酮-水和丙酮-石油醚溶液中分别形成了结构不同的J类型聚集体.H2THPP^2 在二甲基甲酰胺-氯仿混和溶液中也发生B带的红移,表明形成了J类型聚集体;而在KCl水溶液中,H4THPP^2 的B带则发生蓝移,表明有H类型二聚体形成.利用分子激子理论分析了H2THPP和H4THPP^2 在不同条件下的聚集行为和聚集结构.  相似文献   

9.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拉曼和红外光谱研究系列羟基苯基卟啉在碱体系中的性质.结果表明,碱与羟基苯基卟啉周边的羟基发生反应形成盐,而与卟啉中心环上的H没有相互作用,说明羟基苯基卟啉分子的中心环比较稳定,电荷主要分布在周边meso-位的取代基上,该位置易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物兼容的金属催化剂用于芳烃的选择性氧化生成醌的方法在有机合成中极为重要。本文以过硫酸氢钾为终端氧化剂,一系列的位阻金属卟啉为仿生催化剂用于2-甲基萘的氧化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铁卟啉的催化活性远远高于锰卟啉,其中氯化5,10,15,20-四(五氟苯基)铁卟啉催化活性明显地优于氯化5,10,15,20-四(2-氟苯基)铁卟啉、氯化5,10,15,20-四(2,4,6-三甲基苯基)铁卟啉、氯化5,10,15,20-四(2,6-二氯苯基)铁卟啉、氯化5,10,15,20-四(2,6-二氟苯基)铁卟啉;相应优化条件如下:乙腈为溶剂,底物2-甲基萘1 mmol,过硫酸氢钾3mmol,四丁基碘化铵0.1 mmol,氯化5,10,15,20-四(五氟苯基)铁卟啉0.2 mmol%,室温下2-甲基萘以100%的转化率选择性氧化得到18%的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_3)和52%的6-甲基-1,4-萘醌;5,10,15,20-四(五氟苯基)卟啉结构通过~1H NMR、~(19)F NMR、~(13)C 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相应目标产物的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和2D-NMR表征。  相似文献   

11.
新型偶氮卟啉荧光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氨基苹甲醛和苯酚(或蔡酚)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和偶合反应合成偶氟醛,偶氮醛与吡咯反应得到2种新型偶氮卟啉——四对(4-羟基偶氮苯基)苯基卟啉(3)和四对(2-羟基偶氮萘基)苯基卟啉(4).通过核磁氢谱、红外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质,并与无取代的四苯基卟啉的光谱性质进行了比较.新化合物紫外吸收有红移现象,且能在红光区发射荧光.化合物4的荧光光谱有较大红移,且在851nm处发现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12.
The reaction of 5-(p-hydroxyphenyl)-10,15,20-(p-methoxy phenyl) porphyrin with Br(CH2)4Br produced monobromo substituted porphyrin 1. The tailed porphyrins 2-4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s of 1 with small molecular offering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D-glucose, D-glucuronic acid. These new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 IR, UV-vis and element analyses.  相似文献   

13.
以正丙酸、冰乙酸和硝基苯为混合溶剂, 以对羟基苯甲醛和吡咯为原料, 合成了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THPP).然后以THPP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异丙醇中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合成了5,10,15,20-四[4-(2,3-环氧丙氧基)苯基]卟啉(TEPPP).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THPP和TEPPP的化学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1 349 cm-1和916 cm-1处为TEPPP卟啉环中C = N键伸缩振动吸收峰和环氧化物环的(C―O―C键)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TEPPP的1H NMR谱图中,在δ 2.92~4.60内5个位移峰峰面积比为1:1:1:1:1,与TEPPP中环氧基团的不同氢原子数比相一致.TEPPP的UV-Vis谱图具有与卟啉结构相符合的吸收峰.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THPP和TEPPP的荧光性质,并计算得到了二者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08和0.16.  相似文献   

14.
以1-溴-2,3,4,6-O-乙酰-D-葡萄糖(1)或氯乙醇分别与5-(对-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2)反应,制备5-(对-(-D- 葡萄糖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3)或5-(对-羟乙基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4).该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合成路线短,纯化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5.
以丙酸和硝基苯为混合溶剂,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和吡咯为原料合成了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HPTPP).然后以HPTPP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NaOH催化条件下合成了5-[4-(2,3-环氧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EPPTPP).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HPTPP和EPPTPP的化学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FTIR谱图中,1 347cm-1和917cm-1处为EPPTPP卟啉环中C N键伸缩振动吸收峰和环氧化物环的(C—OC键)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EPPTPP的1 H NMR谱图中,在δ2.94~4.56内5个位移峰峰面积比为1∶1∶1∶1∶1,与EPPTPP中环氧基团的不同氢原子数比完全一致.UV-Vis谱图中,具有与卟啉结构相符合的吸收峰,表明成功合成了EPPTPP.通过荧光光谱分析了HPTPP和EPPTPP的荧光性质,并计算得到了二者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140和0.143.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环境中挥发性有毒气体检测需求,基于纳米化卟啉阵列与微量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其色谱产生变化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以ARM9 S3C2440A为核心、纳米化卟啉阵列为传感器的嵌入式气体检测系统。给出系统总体设计,光谱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监控等主要功能模块结构电路及其控制软件,利用能量守恒微分方程,建立了采样气室温度流量控制模型,对化学传感器检测条件进行精确控制。最后应用该系统对氨气、庚醛、环己烷、己醛等典型微量气体进行了测试,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快速、准确的微量挥发性毒气检测。  相似文献   

17.
过渡金属和镧系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新型5, 10, 15, 20-四(对-(4-氟苯甲酰氧基苯基))过渡金属卟啉和新型镧系乙酰丙酮-5, 10, 15, 20-四(对-(4-氟苯甲酰氧基苯基))卟啉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声光谱,摩尔电导,核磁共振氢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为脱水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通过低温缩聚法合成可生物降解并导电的聚5-羧基吲哚(PICA)与聚乙交酯(PGA)的共聚物.合成的产物采用红外光谱仪(FT- IR)、核磁共振氢谱仪(1H NMR)、质谱仪(M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经25 d降解了41.7%,测得掺杂的共聚物电导率为9.1×10-4 S/cm.将乳仓鼠肾细胞(BHK21)黏附于合成的齐聚物膜上,细胞增殖生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The reaction of 5-(4-hydroxyphenyl)-10,15,20-triphenyl porphyrin with 2,6-dibromomethylpyridine and 4,4‘-dicarboxyl-2,2‘-bipyridine respectively gave 2,6-bis-[5,10,15-triphenyl-20-( 4-phenoxymethyl )-porphyrin-yl]-pyridine(3) and 4, 4‘-di-[5,10,15-triphenyl-20-( p-phenoxycarbonyl)-porphyrin-yl]-2,2‘-bipyridine (4). 5-[4-(4‘- Bromobutoxy) phenyl]-10, 15, 20-triphenyl porphyrin reacted with 2,6-dihydroxymethyl pyridine to give 2,6-bis-[5,10,15-triphenyl- 20-(4-(p-phenoxy)-butoxymethyl)-porphyrin-yl]-pyridine(5). Those new compounds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1H NMR, IR, MS and UV-visible spectra, and element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5种不同结构的席夫碱(N-苯基苯甲亚胺、具有-OH基团的N-苯基-2-羟基苯甲亚胺和N-(2-羟基)苯基苯甲亚胺、具有-NO2基团的N-苯基-4-硝基苯甲亚胺和N-(4-硝基)苯基苯甲亚胺).利用循环伏安法对5种席夫碱水溶液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pH对席夫碱-CH=N-基团的电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