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衡阳市1991—2005年间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采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研究方法,对衡阳市经济增长指标人均GDP与排污量和环境质量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衡阳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有利于例U型曲线的转折点的提前出现,从而达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同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描述.该文根据广西1990—2005年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采用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工业烟尘、SO2和COD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建立了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计量模型,并据此分析广西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广西人均GDP与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工业烟尘、工业SO2排放量以及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主要环境指标的模型曲线呈现“倒U型”或“弱U型 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且至今尚未到达峰值的转折点,说明广西经济发展仍处于经济增长伴随环境污染加剧的发展阶段,其根源在于工业经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低水平的产业结构以及环境保护投入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3.
定量研究省域层面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以及分析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是完成"十二五"和2020年碳强度下降指标的关键所在.以吉林省为例,运用STIRPAT随机模型,采用有偏估计岭回归方法对人口、经济、技术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模拟,并检验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同时,引入脱钩指数法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相对影响程度较大,是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经STIRPAT模型检验,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未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处于相对脱钩状态,这也从另外一方面验证了目前两者之间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  相似文献   

4.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假说是指在经济发展早期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即环境指标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形关系。通过对青岛市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分析,发现青岛市的废水、废气、粉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等主要环境指标都与GDP呈现显著相关性,但只有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符合倒U型,并即将达到转折点,但该转折点按购买力均价计算远高于西方国家,而废气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处于快速上升的通道,不符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宝鸡大气环境质量变化与近10年宝鸡市GDP增长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认识大气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规律。方法建立环境库兹涅茨模型,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O2拟合曲线是增加一减小-再增加-再减小这样一个过程;NO2拟合曲线是先下降,然后上升的趋势,而且上升趋势明显;PM10拟合曲线也是先下降,然后有上升的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是很明显。结论宝鸡市SO2变化趋势将是逐渐减小,将出现经济增长和SO2排放物减小的较为和谐局面。随着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的增多,NO2还会呈增长趋势。建筑、冶金、水泥等行业等带来的PM10污染较大,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04—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尝试从财政收入分权与财政支出分权两个维度研究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以财政收入分权还是以财政支出分权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都会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即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关系,同时财政支出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要大于收入分权.以SO2排放量衡量的环境污染指标与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增长指标之间呈倒"U型"关系,并且已经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研究还发现,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交叉项与环境污染呈正向关系;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呈正比,其中第二产业影响最深;对外开放与环境污染呈负向关系但不显著.鉴于此,文章围绕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工业发展对SO2排放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生产是对环境产生影的最大和最直接的经济活动,而分析工业发展对SO2排放量的影响成为认识工业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方面.在了解我国工业发展与工业SO2排放情况的基础上,对1995~2008年间的工业SO2排放量从工业规模、结构和技术变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拆分,并计算了三者对工业SO2排放的贡献率.结果显示:近十几年来对我国工业SO2排放量变化影响最大的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工业SO2排放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起的;工业技术进步对SO2排放量减少的贡献较为明显,是抵消由生产规模扩大产生的SO2排放的主要原因;工业结构变化对SO2排放的作用较小,并且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含SO2-4的Na2WO4溶液进行离子交换时WO2-4和SO2-4的流出曲线,研究了两者在共同吸附时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SO2-4的流出曲线始终在WO2-4流出曲线的前边,并且SO2-4的流出曲线中有一段待测离子浓度与交前液中相应离子浓度之比(c/c0)大于1的峰值,说明在离子交换过程中,树脂对WO2-4的吸附能力大于对SO2-4的吸附能力,溶液中的WO2-4和吸附在树脂上的SO2-4之间发生了交互作用.通过单柱、2柱及3柱交换时SO2-4和WO2-4流出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利用串柱交换可增大WO2-4的交换容量,提高WO2-4和SO2-4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在STARLOGO平台上建立一个人工社会仿真模型,仿真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形成机制.结果表明,EKC的转折点出现的时间和顶点的高度,都与收入的环境需求初始值有关,如果收入的环境需求初始值比较小,则人均产量增长速度比较慢,EKC的转折点出现比较迟,转折点的顶点高度比较低;如果收入的环境需求初始值比较大,则人均产量增长速度比较快,EKC的转折点出现得比较早,转折点的顶点高度比较高.提示人们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应该制定相应经济政策以降低环境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IGT对中国环境负荷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IGT方程及其衍生方程,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环境负荷下降率t与g*的相互关系分析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负荷以能源消耗量、SO2排放量和COD为分析指标.基于STIRPAT模型预测中国2010~2020年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的发展状况.根据不同参数分析4种情景方案,推演出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分析,欲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和政策,尤其是调控g和t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1999-2005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选取8种具体的环境污染指标,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二者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并不是全部的环境质量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之间都存在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有一些指标也呈现倒N型和线性关系,曲线形状与环境指标的选取和样本数据的选择有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战永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857-4860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经济增长同时保护环境质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现了环境质量伴随经济增长的变化关系,通过收集山东省1981—2009年三废排放与人均GDP的相关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得出了各种环境污染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山东省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GK模型)中其他影响环境单一变量用若干影响环境变量的非线性函数取代,推广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分别采用库兹涅茨曲线原模型和修正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对辽宁省1988-2012年国民经济相关的数据进行拟合、比较。结果表明,废水库兹涅茨曲线可以附加其他影响环境变量的线性组合,修正的废气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可能对未来预测会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1990—2006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构建了江苏省工业"三废"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分析了江苏省环境质量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对"三废"排放量变化趋势进行理论估计.研究表明,江苏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完全符合标准的倒"U"形,而是呈现3种情况:工业废水曲线呈现非EKC关系;工业废气曲线为"U形+倒U形左侧",两个理论转折点的人均GDP分别为5 635元和16 587元;工业固废曲线为倒"U"形左侧,理论转折点的人均GDP为32 402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福建省2011—2017年的经济数据和大气环境质量数据,选取人均GDP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作为指标,通过改进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拟合,研究福建省大气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人均GDP与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倒U型”关系,且已经过顶部拐点;同时,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氮氧化物排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福建省的大气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而上升,验证了在一定阶段,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福建省在控制及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措施较好,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其产业结构特点,对其他省份的后续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根据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1995-2008年的经济和环境相关数据,对各类典型环境指标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污染与人均GDP的3次曲线比2次曲线的拟合程度更高,人均GDP与废水和废气、固废的3次曲线分别为倒N型、N型与倒N型。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长三角的环境污染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因此,有必要对环境污染控制的投入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1991--2010年的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通过建立省级面板模型。验证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存在.实证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发展与工业二氧化硫污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呈现出一种M型曲线形式.进一步联系经济发展的形势得出,M型曲线的前两个拐点是由于经济数据没有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情况所产生的虚假拐点,M型曲线的最后一个拐点是否为真实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借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文章采用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碳排放强度与工业化的关系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呈倒N型关系;目前中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水平中期,完成2020年减排目标的关键是跨越第二个拐点进人碳排放强度随工业化发展下降的阶段;各省区市的工业化程度不同导致其减排压力不一样.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