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通道用户界面的模型,方法及实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通道界面使用多种交互设备通过多种交互方式的协作,利用它们之间特性上的互补,方便用户传达交互意图和理解计算机的输出,提高交互效率,增进交互的自然性,目的是要让普通用户能够以日常技能来使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2.
基于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的软件界面美感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户界面作为人与机器之间信息交互的桥梁,良好的用户界面能够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本文以软件界面布局和色彩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特征与软件美感之间的关系模型,遗传算法进行特征选择,找出对界面美感影响较大的特征,并且通过主成分分析,最终提炼出界面美感的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中,利用信息科学原理建立了多通道信息融合的数学模型,并采集了车辆变速箱的多通道振动信号,计算其Shannon熵、信息含量效率和信息冗余,并对信号进行剔除,再对其进行多通道的信息融合,以获得比单一通道精度更高的信号特征,大大提高了识别被测物体的特征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魁生  庄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0):5829-5833,5838
笔式交互固有的非精确性和较强的信息表达能力使得它有利于思想的快速原型和自然交流,有效地提高了人机交互能力。基于共享的用户界面的笔式交互系统能够快速精准的表达清楚各个用户对界面上问题的看法与建议,弥补了即时通信应用软件只能在自己界面上进行交流的不足。首先提出了笔式交互系统的功能目标,然后设计了系统的信息模型和总体结构,最后详细讨论了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人们在观察外部世界时眼睛总是与其它人体活动自然协调地工作,并且眼动所需的认知负荷很低,人眼的注视包含着当前的任务状况以及人的内部状态等信息,因此眼注视是一种非常好的能使人机对话变得简便、自然的候选输入通道.本文介绍了视线跟踪的基本原理、方法,对视线跟踪作为人机交互通道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其在人机交互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如何选取和表示人脸的Gabor特征、如何融合多通道Gabor的识别结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多通道Gabor人脸识别方法:依据各通道特征可分离性判据确定特征提取区域、计算通道权值,采用模糊加权规则融合多通道的识别结果.该方法降低了特征冗余度;考虑了各通道识别能力的差异性;更好地解决了分类"边界"问题.在AR,CAS-PEAL-R1,YaleB和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传统多通道Gabor表征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平均识别时间较传统整体表征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实物用户界面在交互展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展呈方式在展呈效果和体验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计算和交互技术在展呈中的应用将会促使展呈方式产生巨大变革.然而,设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在如何展呈中协调各种不同类型的交互.尤其是如何整合物理形式、计算和行为.与传统的单纯的数字化取向相反,本文强调数字信息的物理性和可触性,以及融合数字和物理世界,因为过度沉浸于虚拟的数字世界会削弱身心理解和应对周围世界的能力.因此,探索了实物用户界面在交互展呈中的应用,以实现在场目的和展呈理念的统一,创造富有意义的整体的展呈体验.另外,提出了一个基于对象的体验层级模型,以为实物用户界面在交互展呈中的应用提供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8.
基于内外两级并行的多通道闪存存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片闪存存取速率低、存储容量小的问题,根据对NAND型闪存存取带宽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多通道闪存存储系统结构,同时采用通道间流水和通道内交织两级并行访问方法提高存储系统吞吐量,推导出了通道内外并行多通道存储系统的存取带宽计算公式. 此外,通过给出的系统并行加速比公式,对影响系统并行加速性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设计和实现了以该系统模型为核心的多通道闪存存储模块,验证了两级并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行人检测易受物体遮挡以及光照变化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颜色与深度信息的多通道特征行人检测方法.首先,颜色采用Chn Ftrs方法中的通道,深度在其基础上引入法向量方向通道,并用快速图像特征金字塔来加速颜色和深度的通道特征的计算.其次,通道特征作为级联Ada Boost的候选特征点集输入,分别训练得到颜色和深度分类器,按一定比例权重融合颜色和深度信息进行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检测精度,对光照变化、物体遮挡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视线跟踪技术在人机交互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在观察外部世界时眼睛总是与其它人体活动自然协调地工作,并且眼动所需的认知负荷很低,人眼的注视包含着当前的任务状况以及人的内部状态等信息,因此眼注视是一种非常好的能使人机对话变得简便、自然的候选输入通道。本文介绍了视线跟踪的基本原理、方法,对视线跟踪作为人机交互通道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其在人机交互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云计算面临的用户多样性、云终端设备多样性以及交互通道多样性,实现用户界面的客户化。方法在模型驱动的开发过程中引入感知控制任务模型。结果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SaaS用户界面客户化方法,该方法先进行感知控制任务分析,获得用户及任务的目标,用户的控制变量,进而通过模型转换为SaaS的终端用户提供高满意度的客户化用户界面。结论使用感知控制任务分析可以在任务模型中建模一部分可用性特征,进而提高所获最终用户界面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局限于无线网络的带宽,无线多媒体业务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采用多通道技术,通过叠加无线通道以提高无线信道带宽,保证多媒体数据的传输质量.在讨论数据分包及多个通道调度问题后,在FPGA上实现了多通道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13.
多通道图象复原提供了通道闯包括通道内部的开发的相关性的可能性,利用外加的数据,多通道图象复原能够产生超过合成通道分别复原的更显著的效果,多通道图象复原的目的是利用原图象的通道间的关联性达到噪声抑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大型MIS系统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的安全管理体系.对MIS系统的用户而言,只能通过用户界面与该系统进行交互,因此,将MIS系统中用户界面上需要管理的对象(目标)进行注册,并定义目标各种可能的状态(如可用、不可用、可见、不可见和只读等).对于某个用户,可为其分配不同的对象集,并定义该集合中对象的状态,使系统对用户权限的控制粒度达到任意程度,从而为MIS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安全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PC的虚拟现实系统开发平台——PCVRS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一个基于PC的虚拟现实系统开发平台PCVRS,对比国外同类系统,具体分析了PCVRS在交互功能和开放性方面的特点,在交互功能方面,PCVRS扩充了Pick&Play的交互方式,增加了语音通道,实现了多通道交互,在开放性方面,PCVRS采用Internet上流行的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RML作为系统的基本造型语言,并设计了一个抽象的造型数据格式作为向三维场景提供数据的统一接口,最后,通过对基于该平  相似文献   

16.
多通道中频采样数字下变频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多通道数字接收中幅相一致性和大带宽的难点,提出了一个20通道中频采样数字下变频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为多通道数字下变频的数据流同步和通道间幅相一致性问题提供了保证措施,对IQ不平衡进行了分析,实现了20通道80MHz中频采样20 MHz带宽的实时数字下变频处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各通道具有良好的数据同步性、通道间幅相一致性和IQ平衡性。  相似文献   

17.
近10多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和数字化医院的出现,数字化医疗设备产业迅速崛起,市场上应用的数字化医疗产品层出不穷,然而,生产厂商各自为政,造成了交互界面的非标准化局面,给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隐患。本文从产品用户界面的设计原理出发,探讨解决数字化医疗产品用户界面的通用性设计和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客观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无线局域网提出了一种多通道预约冲突避免的随机多址接入协议,该协议综合了预约类协议和多通道的思想.采用平均周期分析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信息分组发送成功的平均长度公式,分析了系统的吞吐量.分析表明,在使用任意确定数目的信道,在总带宽相同的情况下新协议表现出比单通道CS-MA协议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串行采集卡由于采集原理本身的原因,会导致多通道采集时各通道数据时间戳不一致.为解决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戳补偿的串行采集卡性能提升技术,建立了多通道时间戳补偿算法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多通道时间戳补偿公式以及多通道同步采集值估算公式.该方法能在不改变采集卡的情况下,通过软件处理算法使各通道数据同步性能得到提高,获得相当于并行采集卡获得的数据.实例计算与应用表明,基于时间戳补偿的串行采集卡性能提升技术对于同步实时采集场合具有实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在采用固定占用发送的多通道随机多址系统中存在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1种基于负载均衡的接入控制方式.采用平均周期划分的方法对新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各通道、各优先级及系统的吞吐量数学解析式,并由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其结果.与原有的控制方式进行比较后,系统在新的控制方式下显示出更好的通道负载均衡性及较好吞吐量,适用于系统轻负载及重负载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