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12-甲基-7-硝基苯并蒽和7-硝基苯并蒽在紫外光UVA照射下进行的光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对主要光化学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光化学反应均为一级反应;7-硝基苯并蒽在紫外光UVA照射下进行的光化学反应的主要产物是7,12-苯并蒽酮;12-甲基7-硝基苯并蒽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主要产物是12-甲基-12-亚硝基苯并蒽-7-酮.  相似文献   

2.
在三聚氯氰存在下对硝基苯甲酸与四氢噻唑-2-硫酮反应得到N-对硝基苯甲酰四氢噻唑-2-硫酮.在K2CO3存在下产物与甘氨酸反应得到N-对硝基苯甲酰甘氨酸,与N-甲基甘氨酸反应得到了水解产物对硝基苯甲酸.  相似文献   

3.
以6-硝基苯并咪唑为原料,进行烷基化、肼解,得到6-硝苯并咪唑-1-乙酰肼,分别与醛、酮及乙酰基二茂铁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8个新的酰腙化合物,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及质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这些化合物不溶于水,在醇、酮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均易溶于DMSO和DMF。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二苯并-18-冠-6为固定液,对2,4-二氟硝基苯合成过程的原料及产品进行了分析。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5.
在PPA存在下,长链羧酸与二苯并-21-冠-7进行烷酰化反应,制得了4(5),4′(5′)-二烷基二苯并-21-冠-7(1a~c),随后用黄鸣龙法还原成标题化合物2a~c.它们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邻甲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先后经过NBS溴代、与羟基乙酸乙酯成醚、分子内克莱森缩合以及β-酮酯的脱羧反应,以34%的总收率得到异苯并二氢吡喃酮-4.在碱性条件下异苯并二氢吡喃酮-4与查尔酮发生麦克尔加成,所得到的加成产物在硫酸铁铵作用下实施关环,完成了2,4-二芳基吡啶并[4.3-c]-3,4-二氢-1H-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所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便宜无毒的水为还原剂,实现了4-氯硝基苯的还原,发展了1种合成4,4′-二氯氧化偶氮苯的绿色方法。反应在光照和无催化剂条件下进行,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加热和污染性还原剂及催化剂的使用。研究了多种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4-二氧六环是最佳溶剂;在光功率和波长分别为75 W和365 nm时,目标产物的产率最高,达到92%。  相似文献   

8.
以6-(4-甲基-3-戊烯基)萘-1,4-二醌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5,5-二甲基-5,6,7,8-四氢蒽-1,4-二酮,采用红外光谱、GC-MS、1H-NMR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n(萘二醌)∶n(催化剂)=1∶2,乙酸乙酯为溶剂、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 h,在此工艺条件下,产物5,5-二甲基-5,6,7,8-四氢蒽-1,4-二酮得率为61.7%。  相似文献   

9.
采用选择性好、催化效率高的氯代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氯化铝([Emim]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蒽与草酰氯的 Friedel-Craft 酰基化反应,合成了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及功能高分子中间体1,2-蒽乙二酮.用GC法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1,2-蒽乙二酮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Cl3在[Emim]Cl-AlCl3离子液体中的摩尔分数为0.67, 离子液体与蒽的摩尔比为2,草酰氯与蒽摩尔比为2, 反应温度为40 ℃,反应时间6 h 时,1,2-蒽乙二酮产率可达91.6%,选择性达98.5%.且[Emim]Cl/AlCl3离子液体对环境污染小,并可循环使用.采用萃取、重结晶等方法得到了1,2-蒽乙二酮纯品,通过熔点测定,GC,GC /MS,FTIR和1H NMR对该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2,2-二氯-1,3-苯并二氧噁茂(DCBZ),并用得到的DCBZ与对硝基酚反应得到2,2-二(对硝基苯氧基)-1,3-苯并二氧噁茂(DPBZ).对DPBZ用IR、1HNMR进行表征并培养出单晶,经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R=0.0414,Rw=0.1044.晶体结构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5.7093(4)nm,b=8.7799(2)nm,c=13.5336(3)nm,β=102.840(2)°,V=1819.96(7)nm3,Z=4.化合物通过分子间的弱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形成超分子结构,分子中2个对硝基苯氧基分别处于胡椒环平面的两边.图6,表4,参16.  相似文献   

11.
 苯并[a]芘(B[a]P)是卷烟烟气中的重要有害成分,其在人体内产生的代谢物3-羟基苯并[a]芘(3-OHB[a]P),可作为B[a]P接触生物标志物用于区分不同暴露剂量人群(如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职业暴露和普通人群)及预测可能的作用机制。本文对B[a]P的危害性、3-OHB[a]P来源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从3-OHB[a]P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出发,对其在感受烟气和普通人群中进行生物监测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七元瓜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七元瓜环以合理的给药浓度和最大给药容积给KM小鼠灌胃给药后动物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为该大环化合物能否作为安全的药物载体提供毒理学依据。实验中小鼠未出现死亡,未测出瓜环的LD50,因此测定其最大给药量。结果表明动物在最大给药剂量为15g/kg时未出现毒性反应,无一动物死亡,提示七元瓜环毒性很低,能作为一种安全、低毒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3.
七元瓜环与吖啶类化合物主客体作用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1H NMR技术等现代分析方法,测试了七元瓜环(cucurbit[7]urils)与吖啶、9-氨基吖啶、3,6-二氨基吖啶(分别记为g1、g2、g3)的主客体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或中性条件,用三种方法均能观察到七元瓜环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但在强碱性条件下,用上述方法观察不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利用光谱法得到七元瓜环与g1、g2、g3均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包合物,计算出相应的平衡常数,并利用核磁表征考察了主客体可能的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大环化合物,七元瓜环是一个很好的分子容器。实验表明它可包容如金刚烷胺及其衍生物,这一结论得到了^H NMR及2D NMR技术、质朴等方法的证实。  相似文献   

15.
以4-咪唑甲醛和2-苄胺基乙醇为原料,经还原氨化、氯代及环合反应合成了7-苄基-5,6,7,8-四氢咪唑并[1,5-a]哌嗪.研究了反应溶剂和碱对环合反应的影响,得到较好的工艺条件,总收率达到53%.  相似文献   

16.
从长期受烧烤影响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能利用苯并[a]芘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Bap9,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为Bacillus pumilus.摇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ap9能在20d内将40mg/L的苯并[a]芘降解27.3%.通过对OD600和苯并[a]芘残留浓度的检测分析,考察了pH值、接种量和装液量对菌株生长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在pH值为6.0—9.0的条件下均能生长并能降解苯并[a]芘,降解的最适pH值为8.0,最佳接种量为5%,最佳装液量为10ml/50ml.  相似文献   

17.
研究罗非鱼暴露在苯并[a]芘(B[a]P)后,其肝脏3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剂量时间效应.结果显示,SOD和CAT都表现出在暴露初期被迅速抑制,然后诱导,再被抑制的反应模式,并且CAT对污染的胁迫反应比SOD更加敏感,二者均是B[a]P污染的良好标志物.相比之下,GPx的胁迫反应不明显,长时间暴露在高剂量下才表现出诱导趋势,并不适合于短时间暴露下单独用来作为污染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水杨醛与2-溴-4’-氟苯乙酮经取代、分子内缩合反应生成2-苯甲酰基苯并呋喃中间体化合物1再与氮杂环化合物反应,经wolf-kishner-黄鸣龙还原合成得到6个新型含氮杂环的2-苄基取代苯并呋喃类似物(2a~2f),其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9.
Self-assembled complexes between cage com-pounds cucurbit[n = 5—8]urils and hexamethylenetetramine were studied by using NMR techniques.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hexamethylenetetramine can lid cucurbit[5]uril to forming self-assembled capsules in which nothing is encap-sulated yet; the cavity of the cucurbit[7]uril can accommo-date a hexamethylenetetramine molecule to form a self- assembled host-guest inclusion. Moreover, both the cavity interaction of the cucurbit[7]uril with hexamethylenetetra-mine稨Cl and the portal interaction of the dipole carbonyl of the cucurbit[7]uril with hexamethylenetetramine稨Cl lead to form self-assembled capsules in which the hexamethylene-tetramine稨Cl are encapsulated in the hexamethylenetetra-mine稨Cl lidded cucurbit[7]uril. Although the structures of the portal and cavity to cucurbit[5]uril are similar, there is no obvious interaction between decamethylcucurbit[5]uril and hexamethylenetetramine, and also between cucurbit [6]uril or cucurbit[8]uril and hexamethylenetetramine.  相似文献   

20.
通过芳基烯胺酮与5-氨基-1H-吡唑的关环反应合成了一系列7-芳基吡唑并[1,5-a]嘧啶衍生物。首先芳酮(8)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缩合得到芳基烯胺酮(9),不经纯化,直接在乙酸回流条件下与5-氨基-1H-吡唑反应合成了7-芳基吡唑并[1,5-a]嘧啶,产率为45%~86%。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和IR进行了表征。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