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多样化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于培育高产和理想农艺性状水稻品种显得非常重要.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继代时间、2,4-D浓度和不同外植体对诱变和分化频率的影响,建立了幼穗为外植体、继代培养时间为3个周期(约75d)以及2,4-D的最佳诱变浓度为4.0mg/L的体细胞诱变育种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诱变杂交水稻亲本株1S和中9B,分别成功选育了优良矮化突变株系SV14S和SV9B,为后续的杂交育种提供了优质种质资源.这些育种成果的取得进一步证实了该水稻体细胞诱变育种方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新型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中国、日本和韩国条斑紫菜的栽培现状与问题,从育种目标、种质创新方法和种质应用3个方面对条斑紫菜优良种质的培育与应用进行论述.针对现阶段出现的条斑紫菜育种技术落后、种质混杂、种质适应性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拟为条斑紫菜产业的规模化栽培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技术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载体介导、基因直接导入和种质系统3类基因转化体系分别介绍了常用的几种转基因技术—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PEG介导法、电击法、花粉管通道法和浸泡转化法的原理及其在水稻育种上的最新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技术的特点。最后对转基因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蔬菜种质资源、生物技术应用、性状遗传规律、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等角度,综述了中国蔬菜育种的近期目标,并提出了优先研究领域和重大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IRRI”(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种质库,现今收集和保存有三万四千多份种质材料,几乎每个种质材料都有品种起沅、种子来沅以及37个遗传性状的部分或全部介绍;有一万七千多个杂交种都附有另外37个农艺形态特征的详细描述。这样庞杂的资料,研究者如何才能运用自如?“IRRI”自1972年以来,配制了一万七千多个品种间杂种,这些杂种的系谱史是育种学家进行育种的必需工具,他们怎样才能记住如此错综复杂的系谱?1975年,将近有八万三千份水稻原种材料送往世界各地,供国际水稻试验计划组织十二个育种场的四百五十七个点进行试验和筛选。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育种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蔬菜种质资源、生物技术应用、性状遗传规律、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等角度,综述了中国蔬菜育种的近期目标,并提出了优先研究领域和重大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广西水稻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水稻种业创新发展,本研究从广西水稻品种审定、品种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分析2011-2021年广西水稻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并提出未来发展对策。结果显示,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广西水稻品种审定实现了量的飞跃,自主选育的常规稻、杂交稻已成为广西市场的当家品种,但科企合作育种仍明显弱于外省,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的意识及力度相较于先进地区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未来广西仍要通过加强特色种质资源鉴定,加强优异基因的挖掘利用,进一步更新育种技术、丰富育种手段,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等,推动广西水稻种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是水稻分子育种的主要内容,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水稻分子育种注入新的活力.从产量、品质、抗逆等方面阐述了水稻分子育种的生物学基础,综述了我国近几年水稻分子育种研究成果以及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独特的资源、地理生态优势利于水稻磷高效种质的挖掘。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为6.26mg/kg,0.02mg/kg条件下连续两年鉴定评价,系统研究了核心种质全生育期磷高效材料评价筛选方法,阐明云南水稻磷高效基因源形成背景,耐低磷性状与籼粳亚种间的关系,高效发掘水稻磷高效种质。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我国豆类植物的研究利用现状,分析了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提出了加强豆类植物研究和利用的具体措施。应加大品质育种、抗逆育种和专用型品种选育的技术攻关以及豆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种质创新工作。关注豆类植物生产和食品安全问题。采用常规育种、远缘杂交,诱变、航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及基因克隆转育手段,培育携带多种突出优异性状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11.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领域取得进一步发展,在作物分子育种、种质资源、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动物遗传育种、畜禽疾病防治、园艺科学、分子生物技术、耕作栽培与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及储藏、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新成果和新技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加快。本文对2017年中国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国家级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克隆、牛羊等畜禽育种、口蹄疫和禽流感等疾病防治、番茄风味解析、遗传转化和DNA测序技术、机械化种植管理和加工、马铃薯加工技术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做一简要盘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12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具有非常明显的多态性,且只能扩增出1~5个片段的4个引物能有效地区分和鉴定红莲型(HL)2个杂交水稻组合(粤泰系列,从广系列)的杂种及其亲本。  相似文献   

13.
良种是提升人工林生产力和增强其碳汇能力的重要基础。“林业种质资源培育与质量提升”是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任务之一。突破制约林木育种效率和遗传增益提升的瓶颈对于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传统林木育种周期长、效率低、表型选择精度差,以分子育种为代表的现代育种技术可以显著缩短林木育种周期,精准改良目标性状,成为实现高效林木遗传改良的关键途径。笔者分析了限制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现代林木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并对这些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加速林木遗传改良的重大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观赏百合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引种驯化、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百合的资源研究现状;综述了近年来在百合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进展。对于我国百合种质创新的关键,笔者认为在百合种质资源研究中应十分重视资源保护和异地收集保存,引入群体和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开展资源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在百合育种中应加强倍性育种及体细胞融合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水稻育种目标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水稻育种历史的回顾和面临形势的分析,结合育种实践,明确了育种目标,提出了资源引进创新、采用聚合杂交、利用逆境进行定向选择,培育抗条纹叶枯病品种,同时注重粳型杂交稻选育,加强育种科技储备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稻属AA基因组物种间的遗传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62份来自广泛地理分布的水稻品系被用于ISSR标记分析。这些品系包含有6个野生稻种(O.nivara,O.rufipogon、O.barthi,O.longistaminata,O.glumaepatula,和O.meridionalis)和2个栽培稻种(O.sativa和O.glaberrima)。21条能产生良好重复性条带模式的ISSR引物被筛选出,并在62个水稻品系中揭示出非常好的多态性。全部样品的基因多样性为0.527,同时显示出ISSR标记在稻属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具有强大的作用。根据ISSR条带模式,利用Jaccard配对相似系数构建的一致性树状图,显示出具有良好自展支持率的稻属AA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关系。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大陆的稻属物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尤其是亚洲野生稻物种与Vaughan1989年建立的稻属分类系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将对稻属AA基因组野生稻在水稻育种实践中的有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