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提高足球机器人的射门成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区的带球射门方法。该方法以球为中心对场地进行分区,机器人按区域决定运动路径进行追球以达到合适的射门点,在进行角度调整后执行带球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原有几种射门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通过合理路径规划减少了射门的追球时间。在引入带球算法后,射门成功率有了明显提升,并扩大了执行进攻策略的范围。整体提升了进攻与防守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FIRA仿真足球机器人为研究目标,以守门员的动作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FIRA仿真平台SimuroSot,对守门员的动作进行设计,并以防守状态为重点,提出了一种将"盯球"和"盯人"相结合的优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提高守门员的防守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录相观察统计,本文对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147个进球的进攻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射门区域全部集中在前场,尤其是在罚球区内为主要射门区域.射门的主要手段是直接射门和接运射;最后一传主要集中在前场区域,其前场区域助攻又以前场中路为主,助攻主要手段是接运传、直接传;进攻发展经历的主要区域是中边路,阵地进攻是进攻组织主要手段;发动场区主要在前场,发动主要手段是抢断.射门前5次连续传球是个临界点,随着传球次数的增加进球数减少.  相似文献   

4.
2006年河南建业队参加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和2007年参加中超联赛40场比赛的统计分析显示:建业队前场不同区域的任意球进攻比较全面,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在罚球区的正面近区、侧面区和角区的威胁进攻、射门次数较多,命中率较高;其进攻的主要方法是直接射门、传向远门柱配合和传向罚点球点的配合.建议加强任意球罚球技术和传球、包抄抢点射门的战术配合训练和对抗训练,固定特殊位置人员,丰富进攻配合套路,为日后安排针对性训练和提高联赛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曲棍球比赛的8支参赛球队共计20场比赛进行了录像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和统计.研究表明:1在8支球队的1~4名与5~8名各技战术指标的比较中,除射门场均次数(进攻)、定位球进攻配合成功率(进攻)和进弧场均次数(进攻)、前场紧逼成功率(防守)等4项指标外,其余各指标并没有显著性差异;2射门和造短角球是曲棍球比赛中最为核心的进攻技战术指标,在防守方面的前场紧逼,进攻方面的定位球进攻抢发、配合进攻、个人带球摆脱、快速反击以及进弧等能力的提高与这2项指标之间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Mirosot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多人协作射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射门策略和几种改进策略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人协作和最佳射门区的战术传球及配合进攻的射门策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射门策略后,由于更加注重球员之间的战术传球,使得控球时间明显增加,丢球率显著降低,且射门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渐开线的足球机器人射门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提高足球机器人的射门成功率,使射门动作更快更准,在分析了基本算法不足的基础上,利用光滑、可微的渐开线来解决机器人小车到达目标点的射门问题.通过建立球场坐标系及机器人小车的运动轨迹坐标系,导出了旋转矩阵与平移矩阵,对球场坐标系和运动轨迹坐标系进行了坐标转换,并运用几何学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避碰模型,最后利用优化设计中的内点惩罚函数法对机器人小车进行了运动路径寻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优化足球机器人射门的运动轨迹,优化后的方法不但可以减小问题的复杂度,而且具有极高的实时性,因此较好地实现了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的射门动作,提高了射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足球机器人的双圆弧射门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机器人足球比赛中的成功率,在分析了基本算法不足的基础上,利用能够满足任意端点及其斜率要求的双圆弧曲线来解决机器人小车到达目标点的位置,以及姿态运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够保持最佳姿态的射门问题,并利用优化设计中的复合形法进行了运动路径寻优.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双圆弧曲线可保证足球机器人有效地避开障碍物到达目标位姿,且可保证规划路径上的每一点均能满足非完整约束条件,有效地为足球机器人规划出避碰最优路径.优化后的方法简单有效,可对机器人的初始条件不加限制,计算量非常小,因此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分析了参加广州亚运会所有队的身高、体重、年龄以及各队的技术统计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射门成功率、进攻成功率、不同距离的射门、不同位置的射门情况、比赛中的助攻情况等几个角度全面分析了中国男子手球队及其对手在比赛中的进攻表现,并在剔除一些弱小对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前8名亚洲劲...  相似文献   

10.
根据RoboCup 2D仿真足球比赛仿真环境,详细分析了影响球员智能体射门成功率的主要要素:kick_rand属性、球运动噪声和对方守门员智能体,并综合其效果,得到较好的射门成功率估计.通过将球门离散化成许多个点,然后对每个点进行射门成功率评估,选择最佳射门点,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射门策略.实验表明:新的射门策略明显提高了射门的成功率,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各洲球队进攻质量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观察法为主,对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各洲队进攻的12项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亚洲球队与欧洲球队整体水平,在进攻与射门的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南美球队在射门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欧洲、南美、中北美、非洲球队的进攻指标属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结果表明:任意球进攻战术方法应简练实用;若情况允许尽可能直接射门;“一次配合”是射门的主要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和归纳统计法,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5个进球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9届世界杯进球数是近4届世界杯最少的;比赛的开始时段是进球的低谷;75~90 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射门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73.1%的进球数是经过0~4次传递后打进的;进球的主要射门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射门方式以脚射为主;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相结合才是进球的有效手段;进球属性以地滚和低平球为主;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共76个进球特征.结果表明,本届比赛进球多,前锋是最主要的得分队员,罚球区是进球的最佳区域;比赛的4660 min、7690 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期;中路配合进攻是最有效的进球方式;脚内侧射门进球率最高,头球仍是射门进球最多的进攻方式.  相似文献   

15.
足球边路进攻方式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球边路进攻有两种方式:一、边路射门;二、边路传中。通过对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和第12届亚运会足球比赛边路进攻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边路传中尤其是B区传中已是边路进攻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陆伟 《科技资讯》2010,(22):233-234
本文运用录像分析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现代足球比赛中的边路进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足球比赛中,中路是防守的重中之重,从中路直接突破非常困难,但在边路就不同了,边路进攻是指在对方半场两侧发起的进攻,防守人数相对较少,空间相对较大,便于形成突破。充分利用场地的宽度,通过边路进攻突破防守的薄弱环节直接形成射门或传中,在门前采用多点包抄,多层次攻击,是现代足球进攻战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运用电视直播观察、录像、文献资料及网络资料,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的时间、射门地点、配合形式以及射门方式,进球队员位置的分布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上、下半时前后15分钟是进球的高峰期;边路进攻、中路短传配合是得分的主要战术手段;强队进攻破门得分的区域靠前;脚背正面、脚内侧、脚背内侧、头顶球是射门得分的主要方法;前锋是各队攻城拔寨的突击手;简洁、快速、准确是射门动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认清头球进球在比赛中的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7届、18届世界杯和第12届欧洲杯决赛阶段的头球进球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头球进球的射门位置绝大多数集中在球门线到点球点之间拥有较大射门角度的区域内;边路传中和角球是头球进球的主要进攻方式;前锋队员是头球进球的主要制造者;后卫在角球进攻时的前场助攻比前锋和前卫队员的威胁更大,在任意球进攻时,前卫则承担了主要的进球任务;球门的中间区域是头球进球的主要区域;双脚跳起侧面头球是足球比赛中最常用、最有威胁的头球动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心电信号检测中准确度不高以及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B样条小波,结合二分搜索算法和圆弧逼近曲线算法的QRS波群检测算法。首先对心电信号用二次B样条小波经Mallat算法分解,在二分搜索法调整阈值和模极大值检测R波的基础上,再用基于最小二乘圆弧逼近曲线算法检测T波与P波。最后用MIT-BIH数据库的数据验证了该改进算法增强了R波检测的适应能力,提高了T波与P波的检测准确度。仿真实验表明该改进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心电信号自动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视直播观察、录像、文献资料及网络资料,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的时间、射门地点、配合形式以及射门方式,进球队员位置的分布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上、下半时前后15分钟是进球的高峰期;边路进攻、中路短传配合是得分的主要战术手段;强队进攻破门得分的区域靠前;脚背正面、脚内侧、脚背内侧、头顶球是射门得分的主要方法;前锋是各队攻城拔寨的突击手;简洁、快速、准确是射门动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