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气候因素对北疆复播油葵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统计分析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北疆地区复播油葵籽粒灌浆期间气候因子对油葵灌浆时间、灌浆速率、千粒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播油葵灌浆期平均气温低与日最高气温相对较低是延长灌浆时间的有利条件,平均气温低与气温日较差小对提高油葵千粒重最为有利,而且灌浆速率对千粒重的影响略大于灌浆时间。  相似文献   

2.
对油葵群体光合作用及相关性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油葵群体净光合日变化呈单峰曲线 ,峰值一般出现在 1 2 :0 0~ 1 3:0 0 ,净光合持续时间为 1 3h ,中上部叶层透光率较大 ,且对光合产物的贡献率达 85%,春播的群体光合高于复播 ,这与春播油葵的籽粒干物质积累速率、灌浆速率及产量分别比复播高出 2 9.7%、5.6%及 1 0 .6%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复播油葵瘦果籽粒灌浆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葵瘦果的重量由皮壳和籽仁构成 ,复播油葵在石河子地区籽粒从开始灌浆到成熟持续 36~ 40天 ;皮壳的鲜重随灌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皮壳干重前期逐渐增加 ,成熟前开始下降 ;籽仁鲜重随灌浆时间的延长前期逐渐增加 ,最后一周开始下降 ,籽仁干重增长速度呈“慢—块—较快—慢”的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4.
连续2年3点次在新疆高产玉米区,以郑单958为试材,每隔10d天播种1期,以研究与揭示高产玉米(15000kg/hm^2)条件下播期对群体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及产量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各播期处理玉米产量都接近或达到了15000kg/hm^2,不同播期群体籽粒灌浆过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模拟。随播期推迟,吐丝至最大灌浆速率的天数呈增加趋势、灌浆速率呈降低趋势,但活跃灌浆期尢明显变化。随播期推迟,群体籽粒灌浆的渐增期、线性灌浆期和缓增期的灌浆速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灌浆阶段的持续时间无明显规律。因此,缩短群体籽粒灌浆渐增期持续时间.快速进入线性灌浆期,片提高渐增期、线性灌浆期和缓增期群体籽粒平均灌浆速率,有利于提高群体产遣。在新疆春播玉米高产区。适宜的播期为4月10日~17日。  相似文献   

5.
北疆沿天山一带用早熟冬小麦复种早熟油葵一年两熟,是近年才出现的耕作制度改革。其中深入分析复种油葵的生态适应性,尤其是灌浆阶段的耐寒能力的生态适应性,是推进改制的重要问题。北疆沿天山一带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的气候条件,能基本适合早熟油葵灌浆的要求,但也需要油葵能适应秋季降温快、早霜期不稳定的缺陷。经研究,油葵在日最低气温0℃以上的冷凉气候下仍能继续灌浆,能忍受-2℃左右的早霜冻,霜后转暖仍可继续灌浆成熟,表现出对本地区良好的气候生态适应性,成为油葵复种技术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下晚播冬小麦的籽粒灌浆特性,分析种植密度与籽粒灌浆参数的关系,于2018~2019年度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实验站进行大田试验.选用京花11号作为试验材料,设525万株/hm2,675万株/hm2和825万株/hm2等3个密度水平,对冬小麦的籽粒灌浆过程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研究小麦籽粒...  相似文献   

7.
试验表明选用早熟品种,麦茬复播油葵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可实现在北疆地区一年两熟,增加土地效益.  相似文献   

8.
北疆复种油葵品种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 5个油葵品种特性不同侧面的量化分析 ,筛选并确定SF1 87和EX399,因其产量高 ,生育期短 ,含油量高 ,株型紧凑 ,便于机械收获 ,可作为北疆地区理想的复播油葵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种植绿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我国农业生产上传统的养地措施,在我国农作制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作业的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消耗大于积累、输出大于投入,致使土壤肥力有下降的趋势.为此,要使耕地越种越肥,实现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就必须重视土壤培肥.对大面积耕种条田,复播绿肥是增加土壤肥力的有力措施.148团自81年麦茬复播油葵以来,对提高土壤肥力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总结了复播油葵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半冬性强筋品种济麦20和弱筋品种郑麦004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积累变化及播期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播期对两品种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积累的影响存在差异,济麦20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受播期影响大于郑麦004;两品种均以晚播有利于淀粉的积累,适当晚播有利于济麦20支链淀粉的积累,适时播种有利于郑麦004直链淀粉的积累;千粒质量济麦20以适播最大,郑麦004以晚播最大,千粒质量变化与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积累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因此,在生产中应针对不同筋型小麦品种籽粒糖和淀粉积累特点确定适宜的播期,以达到提高产量和优化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目前在新疆推广的 3个复播油葵F1、F2 代的主要农艺性状、种子性状、生理生化性状以及经济性状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F1、F2 代之间差异不明显 ,但F2 代的净产值比F1代高 ,说明在生产中种植F2 代仍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2.
油用与食用向日葵籽形态及主成分差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分析了食用和油用葵籽实和籽仁的大小、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食葵籽实和籽仁均较大,种皮多为灰底白纹;油葵籽实和籽仁均较小,籽实饱满充实,种皮多为黑色;食葵籽仁蛋白含量平均为19%,油葵籽仁蛋白含量平均为15%,食葵籽仁蛋白含量大都高于油葵;食葵籽仁含油量在30.0%~42.4%之间,油葵籽仁含油量在30%~47.3%之间;葵籽油主要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其油酸和亚油酸较高,约占90%,70%食葵籽的亚油酸含量丰富,达到60%以上,58%油葵籽油酸含量较高,达80%以上;食葵籽仁淀粉含量约14%,油葵籽仁淀粉含量13%左右.食葵和油葵籽虽在某些主成分上有差异,但其划分主要是按其种皮形态、籽粒大小以及嗑食方便性.  相似文献   

13.
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对葵花籽油中掺入少量地沟油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加入地沟油的体积分数φ〉10%时,在λex=310nm,λem=345nm处,葵花籽油相对荧光强度I由7673迅速下降至3555,与新鲜葵花籽油相比,荧光强度下降了4118,由此可作为葵花籽油中是否掺入地沟油的判据.该方法灵敏、稳定,适合于葵花籽油中掺杂少量地沟油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新疆自1979年在小麦收获后复种向日葵做绿肥成功以来,目前每年播种40~50万亩,约可产茎叶2亿公斤。它不仅是好的绿肥资源,而且是可贵的青绿饲料资源,而且做饲料时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 盛花期的复种向日葵茎叶青贮,半干样中含粗蛋白11.65%,粗纤维19.7%,适口性好;它也是晚秋季节很好的青绿饲料,半干样中含粗蛋白11.05%,粗纤维19.1%,饲喂奶牛可提高产奶量10~13%。  相似文献   

15.
电场作用油葵种子后苗期生长抗干旱性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不同强度的匀强电场作用油葵种子一定时间,实验测定电场对幼苗根系活力、植株缺水程度和抗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葵种子受电场作用后能够提高苗期生长的抗干旱性能  相似文献   

16.
几种油料作物中脂肪酸组成的研究及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林平  姜玉梅  陈瑛 《江西科学》2000,18(2):116-119
目前食品科研与食品生产的注重营养与保健功能,因此,食用的油营养价值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以花生,核桃,葵花籽为例,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并着重探讨了其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VA菌根对玉米、油葵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VA菌根对玉米、油葵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一致表明,接种VA菌根使玉米、油葵的叶面积、株高和干物质重量均有明显增长,经方差分析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在含有效磷低的土壤中接种VA菌根并施磷矿粉,能使玉米、油葵茎叶中P_2O_5的含量大大增加。本试验进一步证明VA菌根能显著的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能增进作物对磷素营养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玉米和向日葵种子在树上干杏和杨树水浸提液处理下萌发情况的研究,旨在探明玉米和向日葵种子在不同浓度梯度树木浸提液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树上干杏和杨树水浸提液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具有抑制作用,尤其是高浓度(100g/kg)处理对其抑制作用显著,而对向日葵种子的抑制作用,除树上干杏根的水提液对其抑制作用较大,其他处理均不明显;(2)树上干杏根浸提液对玉米和向日葵发芽指数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他处理组抑制作用较小;(3)树上干杏浸提液对玉米和向日葵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对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胚芽,而杨树浸提液对玉米和向日葵幼苗的生长既有抑制作用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