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窒息组与对照组生后24h及生后第7d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新生儿轻度窒息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窒息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新生儿窒息对血清中NO、SOD、MDA和IL-6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选用新生儿窒息患儿54例(轻度窒息34例,重度窒息20例),分别于生后第1天和第7天采取静脉血检测血清NO、SOD、MDA和IL-6水平。12例无窒息史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新生儿窒息组血清NO、MDA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NO含量(P〈0.05)、SOD(P〈0.01)、MDA(P〈0.05)、IL-6(P〈0.01);且新生儿窒息组在住院治疗第7天时,血清NO、MDA和IL-6水平比住院第1天时明显降低,血清SOD活性明显回升,均P〈0.01。而轻度与重度窒息组之间血清NO、SOD、MDA和IL-6水平比较亦存在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此,新生儿窒息的发病机制与自由基和IL-6有关,检测血清NO、SOD、MDA和IL-6水平可作为判定新生儿窒息病情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总胆汁酸(TB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窒息组共4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其中轻度窒息18例,重度窒息22例;正常对照组30例为健康新生儿。采用酶比色法对窒息组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血清TBA测定。结果 窒息组血清TBA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窒息组血清TBA与窒息程度有关,重度窒息组TBA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结论 血清TBA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肝脏受损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可反映窒息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8例喘支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测定,分析喘支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1)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测定,采用APAAP法。(2)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1)喘支患儿CD8+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4+,CD8+细胞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2)喘支患儿血清中IgA明显降低(P<0.05),结论: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在喘支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为临床上喘支的防治及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老年人机体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活性的影响,以30名健康老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易筋经组和对照组各15人,经过6个月的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分别测定实验前后血清IgG、IgM、IgA含量及C3、C4含量.结果显示血清IgG、C3、C4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增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IgM、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认为长期坚持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能提高老年人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1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其中非危重组31例,危重组20例)急性期和恢复期以及对照组25例健康儿童外周静脉血的Ig,A、IgG、IgM、C3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非危重组急性期和恢复期及对照组血清IgA、IgG、C3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急性期血清IgA、IgG、C3水平低于非危重组急性期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血清IgA、I如、C3水平上升,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恢复期血清IsA、Is,G、C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危重组、危重组及对照组血清IgM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性有关,危重患儿表现为急性期血清IgA、IgG、C3水平降低,恢复期恢复正常,提示危重甲型H1N1患儿体液免疫抑制是暂时的、可逆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7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观测组)及34例同期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T3、FT3、T4、FT4、r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测组血清T3、FT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T3水平明显升高(P〈0.01),T4、FT4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o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对病情判断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灌喂牡蛎提取物对大强度运动训练大鼠运动能力与血清和骨骼肌LDH活性及LA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牡蛎+运动组(牡蛎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进行运动训练,其余两组大鼠进行游泳训练,每周训练6天,共9周.9周后检测大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和骨骼肌LDH活性及LA含量.结果:牡蛎提取物能明显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延长力竭时间,与运动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牡蛎组大鼠血清LDH活性和BLA含量均低于运动组,而骨骼肌LDH活性高于运动组,但LA也低于运动组(P〈0.05).对照组大鼠血清和骨骼肌LDH活性和LA含量与牡蛎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组大鼠血清和骨骼肌的L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牡蛎组(P〈0.05);运动组大鼠血清LDH活性高于对照组和牡蛎组,而骨骼肌LDH活性低于对照组和牡蛎组(P〈0.05).结论:灌喂牡蛎提取物能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实验性大鼠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了解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80只健康Wistar大鼠(注射前为对照组)及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后(实验组)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过程中其门静脉压力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实验性肝硬化过程中肝细胞经历了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形成;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在注射四氯化碳(CCl4)2周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15周时由于形成了侧枝循环,上述测值又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门脉压力与充血分数除在10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2、5、15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门静脉压力与内径、充血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36(P〉0.05)。结论:大鼠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随着病理变化门静脉压力与血流动力学均发生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2000年5月-2006年5月我院12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83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83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45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45例进行对照。结果 128例中62例行阴道试产,45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2.58%;RCS83例,手术产率64.84%。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VB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CS组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与VBA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CS组产后出血量、重度粘连,切口乙级愈合发生率与PC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应给予充分的阴道试产机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150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为母体高危因素、胎儿高危因素及分娩高危因素引起。结论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对高危孕妇管理及产前产时监护,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阴道炎症的关系,分析其对母婴带来的风险。方法对183例胎膜早破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及镜检。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200例作为对照。同时对患阴道炎者在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183例胎膜早破者阴道感染阳性者为57例,发生率为,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9%(P〈0.05)。阴道感染阳性者中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早产的发生率,胎膜早破者,明显高于无胎膜早破者(P〈0.05)。结论阴道炎症是发生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也与胎盘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吴淑芳  肖帆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2):104-104,106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8月~2008年8月该院围产儿死亡病历。结果103例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为早产、胎儿畸形、脐带因素、新生儿窒息和胎盘因素。结论加强产前健康教育,提高产科、新生儿质量及围产儿保健工作,尽早筛查胎儿畸形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血cTnI、CK-MB、尿NAG在窒息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生儿窒息中血清中cTnI、CK-MB和血清、尿液NAG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患者组用新生儿窒息的病儿54例(轻度窒息34例,重度窒息20例),分别于第1天和第7天取静脉血用于检测血清cTnI、CK-MB和血清、尿液NAG水平;对照组12例无窒息的新生儿.新生儿窒息组血清cTnI、CK-MB和血清、尿液NAG水平在明显高于对照组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两窒息组中,重度组比轻度组增高明显(P<0.05);新生儿窒息的两组在第7天时,血清cTnI、CK-MB和血清、尿液NAG含量均比相应的第1天明显减低(P<0.01).新生儿窒息易引起心脏和肾脏的损伤,血清cTnI和尿液NAG可作为新生儿窒息所致急性心、肾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实验运用内毒素吸附柱,对比格犬内毒素血症模型进行灌流吸附作用,探讨其在犬体内吸附内毒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静脉输注LPS(内毒素)复制犬内毒素血症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血液灌流机配合内毒素吸附柱进行灌流吸附治疗,对照组采用不含内毒素吸附剂的空柱。分别选取多个时间点,采血测定犬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内毒素含量。结果安全性检测:治疗组犬的体温持续下降,对照组犬的体温先升后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犬体温在灌流吸附90 min、120 min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犬在心率、血常规、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电解质含量、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补体C3浓度及纤维蛋白酶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吸附效率检测:测定内毒素过滤柱灌流吸附60 min、90 min1、20 min三个时间段内毒素含量,治疗组犬血清中内毒素降低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内毒素吸附柱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具有吸附血清中内毒素的作用,可降低血清中内毒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率升高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2005年间住院分娩产妇11921人次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剖宫产率一直呈快速上升趋势。上升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医源性原因。过度剖宫产并不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率的发生。结论:科学严密的产程监护才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的关键所在。剖宫产应有循证医学指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负荷运动对女性血清炎性因子调节作用。方法:选择某大学女研究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高负荷强度运动组、中等负荷强度运动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运动,高负荷强度运动组和中等负荷强度运动组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不同负荷强度运动。结果:实验后高负荷强度运动组体重、腰围、肺活量和对照组与实验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臀围、TNF-α浓度和对照组与实验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IL-6浓度、Cor浓度均非常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及实验前(P<0.01)。中等负荷强度运动组腰围和肺活量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体重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L-6、TNF-α浓度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及实验前(P<0.05),Cor浓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与实验前(P<0.05)。结论:负荷强度运动有助于成年女性血清炎性因子的调节,不同负荷强度的调节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DNA、谷丙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与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水平的相关性,以求证实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损伤肝细胞,引起慢性纤维化和肝硬变乃至发生肝癌的疾病进程中,NO和NOS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42例慢性持续性肝炎(CPH)患者,3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3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HC)患者,19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HCC)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化学分析法对上述病例的血样同时进行乙肝病毒DNA含量、ALT、TBA、NO和NOS水平的检测。结果:对照组、HBV-DNA阴性组与HBV-DNA低浓度水平组之间的NO、NOS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低浓度水平组与中、高浓度组之间的NO、NOS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组与对照组间HBV-DNA、ALT、TBA、NO、NOS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持续性肝炎组的NO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BV-DNA的含量(取对数值)与NO水平呈正相关(r=0.687)。结论:NO在乙肝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系列连锁疾病的多个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不同类型的乙肝患者中NO水平的高低与病毒复制强弱和肝细胞损伤程度有关。在检测ALT,TBA的同时,连续监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及NO、NOS的水平对了解乙肝患者病情的演变和预后以及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肺结核患者70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情况将其划分成抗结核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血清中细胞在治疗组中以胞质和胞膜为主呈淡棕黄色变化,在对照组中以胞质和胞膜为主呈棕黄、褐黄色变化。治疗组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治疗组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和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中的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中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FN-γ含量随菌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痰液中IFN-γ含量随菌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相关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NF-α含量随菌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随菌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相关性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清中IL-10含量随菌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相关性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绞痛患者经PCI治疗后不良心脏事件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PCI的129例心绞痛患者,根据血清TBIL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行PCI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情况,并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G,T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指标(血糖、Scr、Hb、LDL-C、HDL-C、AST)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靶病变部位、慢性闭塞病变及LVEF≤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入支架长度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PCI者所占比例、置入支架数和置入支架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24.1%,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水平是心绞痛患者PCI后MACE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长度则是危险因素.结论心绞痛患者PCI后血清TBIL水平越低其预后越差;血清TBIL水平是心绞痛患者PCI后MACE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长度则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