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三辛基十二烷基碘化铵(DTOA—I)为电活性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增塑剂,制成聚氯乙烯(PVC)膜碘离子选择电极。电极对I-浓度在8.0×10-6~1.0×100mol·L-1范围内符合能斯特响应,其斜率为57.0mV/pI-(16℃)。用该电极测定了海盐中微量碘,回收率在93.22%~105.3%之间。  相似文献   

2.
痕量铁的化学发光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痕量Fe(3+)离子对溶解氧在碱性介质中氧化鲁米诺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提出一种测定药物和饮用水中铁的化学发光法。铜试剂可作为增敏剂和Cu ̄(2+)离子的掩蔽剂.Fe ̄(3+)离子的含量在1.0~10.0ng·ml ̄(-1)内与化学发光强度成正比关系。本方法简便易行,检测限为1.4×10 ̄(-10)g·ml ̄(-1),相对标准偏差为1.6%和2.8%,回收率为94.0%和96.5%。  相似文献   

3.
用Ag_2S和CuS以8∶1(或14∶3)的比混合物做为活性物质,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首次研制了非均相PVC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的能斯特响应范围为5.0×10 ̄(-6)~1.0×10 ̄(-2)mol·L ̄(-1),平均斜率为30mV/PCU(25℃),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好,电极的寿命可达三个月。用试制的PVC膜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了铜合金中铜的含量与经典法碘量法所得结果相吻合,还用试制的电极测定了标准精镁试样中微量铜的含量与标准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溴离子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位扫描和环盘电极等方法研究酸性介质中溴离子在铂电极上的多步氧化反应行为,证实在1.1V电位处发生的反应是:Br--eBrad,(1)Brad+BradBr2(aq).(2)在电位1.5V处发生的反应是:Br2(aq)Brad+Brad,(2′)Brad+H2O-e=HOBr+H+.(3)其中反应(1)具有典型的可逆性.实验测得Br-离子的扩散系数为1.8×10-5cm2·s-1,反应(1)的标准速率常数为2.0×10-3cm·s-1.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银丝汞膜电极为工作电极,在0.10mol/LNaOH溶液中经100℃水浴加热20min后,用线性扫描伏安仪制作CEx的阴极还原曲线,其峰电位-0.75V(VSAg/AgCl),浓度在2.0×10-7~2.10×10-6molL-1;2.0×10-6~2.0×10-5molL-1范围内,峰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i(格)=1.286×106c-0.1504(r=0.9958,c:2.0×10-5~2.0×10-6mol/L);i(格)=1.23×106+0.7870(r:0.9973,c=2.0×10-6~2.0×10-7molL-1).方法应用于胶囊中CEx的含量测定并与药典法相比,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利用循环伏安等方法对其降解产物电化学行为进行初探,该体系属于准可逆吸附体系.  相似文献   

6.
1,10-菲罗啉-5,6-二醌伏安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50mol·L~(-1)NH_3-NH_4Cl缓冲溶液中,1,10-菲罗啉-5,6-二醌有一还原伏安峰。当静止富集2min,v=100mV·s~(-1)时,其峰电位E_p=-1.31V(vs.Ag/AgCl)。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体系的伏安行为,特别是吸附性。实验表明,该体系属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用于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线性范围为5.0×10~(-8)~5.0×10~(-6)mol·L~(-1),其相关系数为0.9995。  相似文献   

7.
本文制作了K+,Na+液态膜离子敏感微电极(K+,Na+—ISME),并稳定了其制作条件,经测试,K+—ISME线性范围为1—10-4mol/L,检测下限为3.0×10-6mol/L。对Na+选择系数为2.68×10-4。电位飘移为±0.1mV/h。Na+—ISME线性范围为1—2.0×10-mol/L,检测下限为5.0×1.0-4mol/L。对K+的选择系数为1.85×10-2,对Ca2+的选择系数为1.46。上述参数均满足生理实验要求,离子敏感微电极技术可做为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pH4.4的HCOOH-HCOONaA介质中,钼(VI)与高铁试剂(Ferron)生成络合物,在CTMAB存在下,于-0.48V(vs.SCE)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波。钼含量在4.2×10-8~5.7×10-6mol/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络合波为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Mo(VI)还原产生。络合物组成为Mo(VI):Ferron=1:1。试验了三十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方法用于自来水中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依诺沙星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诺沙星在Britton-Robinson缓冲液(pH2.0~11.0)中产生两个极谱还原峰。两峰强烈地受溶液pH值的影响,峰Ⅰ(-1.IV~-1.5Vvs.SCE)对应于吡啶环的双电子还原,峰Ⅱ(1.5伏~-1.7伏vs.SCE)对应于羰基的还原。实验表明电极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并测定了n,a和D0的值。当PH=2.2时,峰Ⅰ的峰电流与依诺沙星的浓度在4.0×10-8~6.0×10-6mol/L之间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10-8mol/L,可用于依诺沙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用诱导剂在PVA介质中研究锰(Ⅱ)催化氧化灿烂绿显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锰(Ⅱ)在诱导剂存在下,PVA介质中用高碘酸钾氧化灿烂绿染料的显色反应电子光谱,反应的最佳条件(pH=5.7,KIO4和灿烂绿浓度各为2.00×10-3molL-1,4.58×10-2molL-1等).在3.5~6.5min之间吸光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Mn(Ⅱ)离子浓度在0~0.06μmol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测得摩尔吸光系数ε470=7.2×106,是一超灵敏显色反应,显色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用等离子辅助镀技术,制备3种氧化物光学薄膜,透射光谱实验表明,该薄膜透明度好,吸收损耗小,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经表面形貌探讨,说明等离子辅助镀技术可得到较为致密平整的薄膜,而新型等离子体源,能有效地改善光学薄膜的特性,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磁过滤弯管的金属等离子体传输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测定了磁过滤管管出口离子电流与阴极弧流的关系,磁过滤管弯内表面中,靠孤大径中心一侧的表面和远离子大径中心一侧的表面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是独立的整个磁过滤弯管偏压较仅仅Bilek板偏压有更高的离子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空气击穿过程的起始阶段和电离过程的物理机理,给出了击穿阈值的计算公式.并用一台调Q—YAG激光器和光延时装置研究了激光引诱空气击穿过程,首次获得该过程产生冲击波的最初阶段的时间序列分辨M—Z干涉图和阴影图.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具有响应快、频带宽、结构简单等优点,具有显著技术优势。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是研究最为广泛的激励器形式,但是国际上鲜有研究关注其介质材料的寿命,这严重制约了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聚酰亚(PI)/纳米复合聚酰亚胺基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结构有利于提高激励器的导热性能,其放电区域最高温度与传统激励器相比,降低了10%~20%;发现了纳米复合聚酰亚胺基激励器的高温点自愈现象;纳米结构激励器抑制了结构损伤,从而阻止了放电功率和表面温度的快速增加;普通聚酰亚胺表面在放电老化后,形成大量孔洞、沟槽以及烧蚀痕迹,纳米复合聚酰亚胺在老化后表面出现大量的白色球形纳米粒子团簇,减轻了绝缘材料受到的侵蚀与破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磁场和电场综合模式下磁过滤弯管中电子的运动方式及其对离子运动方式所影响,在Bilek偏压模式下,更多的电子参与震荡运动,电子与粒子碰撞机会增大,导致电子向Bilek析扩散增强,这样会导致离子跟随电子也偏向下方,离子分布更为集中。  相似文献   

17.
27SiMn钢等离子表面热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高能粒子束作为热源对煤矿用27SiMn钢进行表面淬火,使材料耐磨性比常规表面淬火有极大的提高。本文也论述了用等离子束设备代替激光设备进行材料表面淬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极低真空低温等离子体对兔毛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可使纤维表面摩擦系数明显增加,进而增强了纤维间的抱合力,提高了兔毛纤维的可纺性,有效地减少了兔毛衫的严重掉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半解析Abel转换的方法,用分段多项式拟合实验数据,以最小二乘法确定多项式系数,得到了转换结果的解析表达式。在输入数据精度不高的情况下,就转换精度而言,本方法优于数值积分方法和CB(Cremersand Birkebak)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离子注入、等离子体氮化和等离子体CVD相结合的技术,制备梯度材料,解决了常规气相沉积方法难以实现金属基体到陶瓷涂层薄膜的梯度化问题.制备了附着性好、血液相容性好的Ti6Al-TiN-TiC生物梯度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