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2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79篇
研究方法   4篇
综合类   14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构建T7噬菌体展示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片段文库. 首先, 从Gene Bank中查找筛选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 将其截短、 修饰、 简并后得到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微阵列. 其次, 将合成的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基因片段文库扩增、 酶切, 链接到双酶切后的T7噬菌体载体基因上, 构成重组噬菌体DNA. 最后, 重组噬菌体DNA经体外包装和扩增, 得到T7噬菌体展示文库, 并进行T7噬菌体展示文库滴度、 重组率和免疫活性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 从Gene Bank中查找、 筛选、 剪切和修饰共获得96 258条序列构建T7噬菌体展示文库, 原始文库滴度为3.6×107个菌落/mL, 重组率大于90%. 用禽流感病毒H5N1抗体进行捕获, 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 得到理想目的条带, 证明噬菌体表面展示蛋白具有抗原活性, 可用于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快速检测及抗原表位筛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Win32病毒编制中宿主入口技术的原理并给出了实现这种技术的流程,并基于此原理,初步提出了利用加壳和校检码检测来对抗宿主入口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MPM-2磷蛋白家族成员在有丝分裂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从MPM-2磷蛋白家族层面入手研究细胞周期调控中磷蛋白的重要作用,以人上皮样喉癌细胞株HEp-2为细胞模型,运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迹以及质谱技术等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其细胞抽提物中的部分MPM-2磷蛋白进行了分析鉴定,初步确定了乙二醛酶(GlyoxalaseⅠ)、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B)以及核质蛋白NPM等MPM-2特异识别的细胞磷蛋白,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MPM2磷蛋白家族成员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病毒给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危害,中毒机器应该及时处理.在主要利用域名系统和防火墙的功能的基础上,研究和设计出一种引导用户自己解决病毒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网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更加有效地管理校园网.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病毒严重干扰了计算机的工作,已引起社会各界与用户的普遍关注.本文依据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预防和消除病毒,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Summary The proposal is made, illustrated and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T cell-mediated immunopathology triggered initially by low- or non-cytopathic infectious agents may cause diseases, susceptibility to which is linked to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gene complex.This summary is an updated version of the paper given on the occasion of the Paul Ehrlich Prize ceremonies in 1983; it was also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New Trends in Allergy II in München 1985, and is reproduced here with the permission of Springer Verlag, Heidelberg.  相似文献   
7.
Summary Somatic cell hybrids between Sp2/O-Ag14 mouse myeloma cells and lymphocytes derived from BALB/c mice hyperimmunized with sheep red blood cells (SRBC) were produced. One hybrid producing IgG1 antibody to SRBC was selected, cloned twice and subsequently transferred to BALB/c mice. After a number of transfe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ntibody titer in ascitec fluid gradually decreased. Cyt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gradual chromosome loss in the hybrid clone, which produced progressively less antibody.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计算机硬盘刊物控制的方法来避免计算机病毒地系统的侵在,以达到保证计算机资源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HCG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Sp2/0—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反复筛选和再克隆化,获得8株能稳定分泌抗HCG特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对其中6个高效价单抗进行了特异性和抗原决定簇检测,选出两个抗相距较远不同决定簇的单抗(2D_4,4F_4)作进一步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免疫球蛋白亚类鉴定,2D_4为IgGl亚类,4F_4为IgG2a亚类;亲和力常数(K_(affi)),2D_4为5.41±0.94×10~(-10)mol/L,4F_4为1.37±0.33×10~(-9)mol/L。证实该两种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研制有关临床诊断试剂盒。  相似文献   
10.
以SPF鸡抗新城疫病毒(NDV)IgG为包被抗体(5μg/mL),兔抗NDVVero细胞培养纯化毒IgG为第二抗体(1∶200~600),酶标记羊抗兔IgG(1∶5000)为指示抗体建立间接夹心ELISA,检测实验免疫鸡、攻毒鸡及现地免疫鸡口腔或泄殖腔外分泌物。结果表明:新城疫无毒力V4疫苗免疫后2d,口腔内病毒抗原随机检出率为4/10,第10天为10/10;泄殖腔为0~1/10,并持续18d以上。滴鼻攻毒后1d,口腔和泄殖腔内病毒抗原检出率分别是8/10和6/10;第13天,泄殖腔内病毒抗原检出阴性。NDV灭活疫苗免疫60d后攻毒,第2天有7/20口腔和8/20泄殖腔检出阳性,并一直到攻毒后第14天。非免疫对照鸡攻毒后第3天直到死亡时,口腔和泄殖腔均可检出病毒抗原。对各地临床上无任何症状的NDV免疫鸡群检测发现,泄殖腔NDV抗原阳性率0%~9.3%,分离到8株NDV流行毒株,生物学试验证实这些毒株的毒力属中等毒力偏强或强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