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25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珍珠塔3号具有双子叶植物叶片结构特征,但在海绵组织最上层有一层特殊细胞——平脉叶肉细胞,此层细胞具有水平运输和气体交换的特殊作用。大豆开花期光照对叶片结构发育起主导作用;水分亦是影响叶片结构发育的重要因素;光弱块水条件下,大豆表现出对光的竞争比对水的竞争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真核生物催化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磷酸化的蛋白激酶VI和Ⅷ保守区设计兼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反应,研究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激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6BA预处理很可能在转录水平上正向调节一些蛋白激酶基因的表达,而诱导衰老处理则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低频超声波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素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0kHz的低频超声波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素(STI)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超声波对经纯化了的鲍曼-贝尔克抑制素(BBI)几乎不起钝化作用,对生豆奶中天然存在的STI的钝化效果要比对从大豆中提取纯化的STI好得多,说明纯化了的STI似对超声处理较稳定;豆奶中大分子蛋白组分11S和7S的存在有助地STI的纯化;低频超声波对生豆奶中的BBI似乎有轻微的激活作用;在生豆奶中添加半胱氨酸、亚硫酸钠的胃液  相似文献   
4.
铝对大豆质膜透性和POD、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土培方式,研究了铝对9703、浙春2号和浙春3号大豆叶片的质膜透性、MDA(丙二醛)含量及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铝胁迫下,大豆叶片的质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增加,CAT、POD的活性在813.5 mg/kg 铝处理时上升,而在较高浓度铝处理时下降.  相似文献   
5.
铝对大豆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个大豆品种(浙春3号和华春18)为实验材料,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铝处理后大豆根系分泌物的变化.通过研究铝对大豆电解质外渗率、根系分泌氨基酸和糖的影响,探讨了铝胁迫下植物根系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在铝胁迫条件下,电解质外渗率和糖类的泌出量随铝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低浓度铝离子作用下,随铝处理浓度的升高,氨基酸的分泌量也增加:浙春3号,苯丙氨酸和脯氨酸在ρ(Al3 )<20 mg/L时,丝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和氨基丙酸在ρ(Al3 )<40 mg/L时,色氨酸和赖氨酸在ρ(Al3 )<60 mg/L时,而酪氨酸和亮氨酸直至ρ(Al3 )为100 mg/L时才达最大值;华春18,丝氨酸和缬氨酸在ρ(Al3 )<20 mg/L时,色氨酸、精氨酸和氨基丙酸在ρ(Al3 )<40 mg/L时,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赖氨酸在ρ(Al3 )<60 mg/L时,亮氨酸在ρ(Al3 )<80 mg/L时,脯氨酸至ρ(Al3 )为100 mg/L时达最大值.当铝处理浓度高于相应浓度时,氨基酸的种类随铝浓度的升高而减少.说明大豆通过改变根系分泌作用而缓解酸铝的毒害.  相似文献   
6.
野生大豆DNA导入小麦及RAPD分子验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野生大豆总DNA导入小麦,以期获得变异系小麦.对小麦球蛋白的SDS—PAGE,印迹表明,冬小麦T2l6#产生了新的蛋白亚基,其分子量为78kD,而有的变异品系一些蛋白亚基消失了;凯氏定氮法和氨基酸分析表明小麦后代T216#的总蛋白含量增加,其氨基酸组成,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明显提高.RAPD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基因组出现多态性,并具有供体特异性DNA带,这些变异现象表明该小麦品系为转基因后代.本实验为选育高蛋白、优质的新小麦品种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7.
探讨和比较了氧化法漂白和氧化·还原法漂白两种漂白工艺.在氧化法漂白工艺中,分析了温度、H2O2浓度和时间三种重要参数对漂白效果的影响规律,得出了白度能满足染色要求的两种漂白工艺.  相似文献   
8.
铝胁迫对大豆根际土壤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铝胁迫对大豆根际4种土壤酶(蔗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铝处理对4种土壤酶都有明显的影响;在高铝胁迫下,4种酶的活性都下降,将大大降低土壤的能力;中等铝处理对4种酶的影响有所不同.3个大豆品种在铝对根际土壤酶影响上存在一定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反转录和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对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由PCR扩增出的cDNA带谱会随着叶片的不断衰老而发生较明显的改变,初步证明,至少有一条cDNA带为绿叶样品所特有,另外,两条cDNA带则为衰老叶片样品所特有,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分离大豆叶片衰老时特异表达基因及其启动子和最终实施转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运用药理生理学方法,观察了大豆膳食纤维对高血脂成年SD大鼠的体重增长、腹腔脂肪的积累、血清胆固醇和血糖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在实验的第14天,高膳食纤维实验组体重增长率为对照组的-22.78%,腹腔脂肪重量变化率为-59.57%,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变化率为-30.11%,血清胆固醇水平变化率为14.24%,血糖水平变化率为10.39%。结果表明,大豆膳食纤维对控制成年大鼠的体重增长,减少腹腔脂肪的积累,降低高胆固醇和高脂肪摄入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以及降低血糖水平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