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芳氧基-1,2-环氧丙烷类化合物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反应条件、操作过程及品质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合成了11个3-芳氧丙烷类化合物,改进后的方法实用,产率高于文献报道,有普遍的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辛醇加成PO、EO及其物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正辛醇为起始剂,加成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制备一系列嵌段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加成数,考察其表面物性,从而得到合成的较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1-烷氧基-3-芳氧基-2-丙醇和1,3-二芳氧基-2-丙醇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3 芳氧基 1,2 环氧丙烷与伯醇、仲醇及酚为原料 ,通过碱催化开环反应 ,区域选择性地合成 1 烷氧基 3 芳氧基 2 丙醇以及 1,3 二芳氧基 2 丙醇化合物 ,收率为 790 %~ 98% .  相似文献   
4.
Zee-Cheng and coworkers first prepared effica-cious antitumor agent M itoxantrone by leuco-1,4,5,8-tetrahydroxyanthraquinone reacting with 2-(2-am in-oethylam ino)ethanol,and they propose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AR)of anthraquinones as antitu-m…  相似文献   
5.
开发出多元催化体系MCl_3/氮杂环配体/TBAB/Zn,用于催化CO_2与环氧丙烷环加成合成环状碳酸丙烯酯,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对单环含氮配体,环上胺基和环中氮原子对反应催化效果基本相同;环上引入柔性原子硫时,配体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对多环含氮配体,当引入环间胺基时,配体的刚性变小,催化活性提高;同等柔韧性的配体,环上氮原子越多,催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6.
以双酚A钠盐(SBPA)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PO)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平均PO加合数为10的双酚A聚氧丙烯醚(PBPA).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验证产物结构,并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状态,得到不同催化产物的PO分布指数分别为55.53%(KOH),57.44%(NaOH)和70.62%(SBPA).实验结果表明,与工业上常用催化剂KOH,NaOH相比,以SBPA为起始剂合成的产物具有较好的PO窄分布性能.  相似文献   
7.
利用双金属氰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CO2/环氧丙烷调节共聚制备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及其用量、CO2用量等对聚合的影响.研究发现PPC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的用量成线性关系,可以根据需要合成具有规定相对分子质量的PPC树脂.最后提出聚合过程中碳酸丙烯酯可能按照解拉链的方式生成.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确定液体燃料环氧丙烷爆炸抛散比药量及点火延迟时间,进行了相关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用CCD像机记录了三种比药量下爆炸抛散过程,并从云雾成长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燃料浓度及云雾氧平衡两方面对三种比药量下的点火延迟时间进行了讨论。运用数值方法对2个特定延迟时间点的爆炸场压力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压力峰值随距离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9.
根据一异丙醇胺与环氧丙烷合成二异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提出一异丙醇胺与环氧丙烷反应为一个连串复合反应的模型,该反应对于反就中各组分均为一级反应,采用优化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模型参数,经检验模型计算值能较好地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