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455篇
教育与普及   1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8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529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1005篇
  2013年   838篇
  2012年   897篇
  2011年   1171篇
  2010年   1299篇
  2009年   1654篇
  2008年   1554篇
  2007年   1500篇
  2006年   865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662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27年   2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2.
思政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能否被调动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课堂主导作用的发挥.思政课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顶层设计和深度思考,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把控教学质量.概括起来,要送给学生三样东西:"给地图",向学生讲清楚知识内容的线索、节点和逻辑结构;"给拐杖",帮学生遴选出最经典、最具代表性、最前沿的阅读资料;"给平台",为学生提供知识"输出"平台.通过提升教师的主导地位,最终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使学生养成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解决自身成长困惑的习惯,这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指出,教师资格考试是我国教师准入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师范生教师资格证的获得是师范生职业发展的第一道门槛.本研究通过建立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大学学科课程的对应关系,采用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模型,以数学与应用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为实验样本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识别学业危机学生.研究结果表明,该预警方法可以识别出教师资格获得危机学生,引起学生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的重视,为教师提供预警干预学生的依据,有利于教师精准施教.该预警方法对离群特征显著的学生预测可达到100%,对离群特征不明显的学生识别率较低,算法有待修正.  相似文献   
4.
从民族节庆旅游价值的研究成果来看,民族节庆的旅游价值主要由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价值构成。这说明了不少学者主要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来探讨民族节庆的旅游价值,而对旅游者这一重要的价值主体考虑不足。在分析民族节庆旅游价值时,应首先着眼于旅游者的需要,充分考虑到民族节庆对旅游者的意义,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合理的民族节庆旅游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摇篮曲》是印第安著名作家西尔科的重要作品。文章借助于后殖民视角分析了白人殖民者带给主人公阿亚一家人土地沦丧,生活窘困,语言驯服等一系列民族创伤。在其夫弥留之际,阿亚重温民族记忆,回归民族自然传统,重获生活自信,走上民族觉醒之路。因此在后殖民语境下,印第安本民族唯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实现印第安民族意识的苏醒。  相似文献   
6.
7.
目前,培养应用型、综合型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新目标.通过改革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多门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实践训练和课程考核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提出了适应本专业的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搭建了一个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系统,并通过对近四年本专业学生的参赛获奖、创新项目、专业实习和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也就是说,课程设计法已经成为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该区域宗教渗透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呈现出多样性、隐蔽性等特点。宗教渗透对跨境民族的国家政治认同等造成了严重破坏,对云南边疆社会的稳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成为了云南边疆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中最敏感、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抵御宗教渗透不仅要完善政府宗教管理能力、改善经济条件等,更要调动作为文化主体者的跨境民族自身的"文化自觉",以主动抵御宗教渗透。只有如此才是最有效的抵御宗教渗透举措,才最终有利于和谐边疆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75名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学校归属感对民族认同和孤独感的影响,并基于学校归属感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以此构建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探究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民族认同感、学校归属感和和孤独感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民族认同感和学校归属感及其各维度,显著负向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民族认同感通过学校归属感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研究结果证实,学校归属感在民族认同感影响孤独感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的心理机制,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服务视角下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形势下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应以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指导方针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树立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新理念,提高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