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植物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多酚氧化酶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能催化多酚类氧化成醌类的质体金属酶-PPO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通过一定的方式转运质体内而成为具酶活性的形式,PPO的底物存在于液泡,这种酶一底物的区域分布,使得PPO在完整细胞内的生理功能难以确定,PPO基因已分别从番茄、马铃薯、苹果、葡萄等植物中克隆成功,PPO基因属于一个基因家族。  相似文献   
3.
牛蒡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牛蒡中所含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牛蒡中多酚氧化酶的适宜pH值是6.0~7.5,适宜温度45℃,较有效的抑制剂是2%钾明矾和0.02%SSA的混合液,或0.58%磷酸和0.02%SSA的混合液.用此溶液浸泡过的牛蒡,再用HPE薄膜袋包装后,在-40℃下速冻,放在-18℃冷冻库保存,贮藏期达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区汉族人单胺氧化酶基因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单胺氧化酶基因的MAOA(CA)。力MAOBI(GT)n2个基因座的微卫星DNA多态性。在246名(男性122人,女性124人)无血缘关系上海地区汉族人中检出MAOA(CA)n基因座8-种等位基因(110-124bp)和19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褐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植体的褐变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从酶促褐变的底物和多酚氧化酶出发,阐述了国内外有关外植体褐变的研究现状、褐变发生的机理及防止措施等问题,并对目前所提出的各种机理假说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烟草中多酚氧化酶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活性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烟草叶中的多酚氧化酶(PPO)进行了部分纯化,对比了叶中PPO在苗期和田间的活性差异,研究了其活性变化规律,发现生长旺盛期PPO活性高于其他时期,研究了烟叶在不同水势条件下PPO活性变化规律,发现水势过高、过低,PPO活性均较低,在一872.78kPa水势条件下,PPO活性最高,所以细胞中的含水量是影响PPO活性的因素之一.研究了PPO在35℃、40℃、45℃、50℃、55℃、60℃、65℃、70℃和75℃等烘烤温度条件下的热敏感性,发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温度由35℃升至75℃,活性逐渐下降,在每一温度下保持5min,活性趋于稳定,用回归法得出了烟叶中PPO的下降百分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用双倒数作图法比较了NaDiCa、EDTA、巯基乙醇和硫脲4种常用抑制剂对烟叶中PPO活性的抑制强度,结果表明:同一浓度下它们对PPO的抑制强度依次递减,而NaDiCa抑制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抑制剂;CuCl2可以促进PPO活性,用回归法得出了活力增加百分数与二价铜离子浓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适于测定SOD活性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Cu-ZnSOD(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根据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部位结构设计、合成的一些模型化合物(the models of SOD,MSOD)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u-ZnSOD和含Cu(Ⅱ)、Fe(Ⅲ)、Mn(Ⅱ、Ⅲ的SOD模型化合物随浓度升高,有的对邻苯三酚氧化表现为负抑制(即促进邻苯三酚氧化);另一部分化合物在较低浓度表现为抑制,较高浓度表现为负抑制的交替变化;或抑制率的无规则变化。本文对出现负抑制的内在根源进行了探讨,鉴于邻苯三酚自氧化的复杂反应机理;含Cu(Ⅱ)、Fe(Ⅲ)、Mn(Ⅱ、Ⅲ)SOD模型化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和Fenton反应催化活性,及MSOD中金属离子的Lewis酸性,不宜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相似文献   
8.
用(NH4)2SO4三次盐析法从大豆中提取脂肪氧化酶;用测氧仪测定和跟踪脂肪氧化酶催化油酸氧化反应的反应过程。实验表明,脂肪氧化酶催化油酸氧化反应是按Michaelis机理进行。其最佳反应条件是:pH=9.0;反应温度t=30℃。反应活化能Ea=74.95kJ·mol-1;米氏常数KM=2.97×10-3mol·L-1。本文还测出了多种抑制剂对脂肪氧化酶的抑制效果。在应用方面提出了用抑制剂除去豆腥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脱落酸对小麦幼苗光合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短期和长期外源脱落酸(ABA)处理对小麦幼苗CO2同化作用、羧化效率、光合CO2响应以及抗氧化酶等的影响.外源ABA处理能提高小麦叶片光合速率,但使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羧化效率略有降低.ABA处理能够提高小麦光合对CO2的响应.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ABA处理都能够不同程度提高小麦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且对SOD影响最明显.结果表明,ABA处理可能主要通过提高小麦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对环境胁迫的抗性,且长期处理效果好于短期处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影响蛋白和SDS结合比例的各种因素.该比例与离子强度无关,但与巯基乙醇和SDS的质量分数相关.建立了测定蛋白-SDS胶束中蛋白与SDS结合比率的方法.当总SDS质量分数为蛋白质量分数的3倍左右,离子强度小于0.2,测出牛血清白蛋白、鱼精蛋白、溶菌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蛋白/SDS比例分别为1∶1.42、1∶1.62、1∶1.36、1∶1.53和1∶1.41.而乙醇酸氧化酶的蛋白/SDS比例则仅为1∶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