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从越轨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审判行为瑕疵即指法官在审判中实施的越轨行为,其控制机制不外乎制裁、奖励和内化三种类型。然而,这三者皆有局限性,在实践中须相互补充、共同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对审判行为瑕疵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2.
李璐  魏旋  刘佳 《自然杂志》2021,43(5):359-364
锌指蛋白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在基因的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发现,C2H2类型的锌指蛋白(通过两个半胱氨酸和两个组氨酸螯合锌离子)可通过巨胞饮进入哺乳动物细胞。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2H2锌指蛋白可介导多种模式蛋白质及药物蛋白质的高效细胞递送,其细胞穿透效率亦高于传统的细胞穿膜肽。文章介绍了锌指蛋白的基本生物学信息和其细胞穿透特性,并讨论C2H2 锌指蛋白在大分子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南侗《劝世歌》和北侗《劝和歌》是侗族民歌中的特产,反映侗族人民的世界观、道德观、法律观、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要求。它的广泛传唱对侗族人民的道德内化和法律内化,促进侗族地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增进侗族人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侗族人民族道德法律"内化控制"民间口头文学文本。  相似文献   
4.
王静 《咸宁学院学报》2012,(11):236-237
从社会文化视角进行二语习得研究,强调语言学习是建立在社会和文化的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为中介,将知识和概念构建于学习者知识体系内。社会文化学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和语言学习的研究中,突出了社会环境对外语学习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组织与员工间的关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珍 《科技资讯》2010,(19):179-179
组织对员工的心理控制有不同的手段,但如何更好的利用心理因素、通过对共同价值观的内化控制,使组织成员自我调整和控制,产生对组织的依赖和认同,从而提高绩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道德内化和人的主体性相辅相成。人的主体性的确立是道德内化的前提条件,是道德内化的原动力,人的主体性决定道德内化机制的动作效果。而人的主体性又在道德内化中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主体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主体能力的不断扩大,主体道德人格的不断完善。道德内化进一步弘扬了人的主体性,维护了人的尊严和权利,使人们更加自由、平等,更具有道德自律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数学是人类建构起来的用以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结构。为此,皮亚杰对数学的本质、作用、发生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许多论述。本文介绍和探讨了这些论述的基本思想,并称之为建构主义数学观。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工作中道德内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晓莹 《科技信息》2010,(23):I0174-I0174
高校德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道德内化在教育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首先阐述了道德内化的内涵、发展阶段,并从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建立道德评估体系等角度,提出了道德内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语言学理论来看,该教学模式符合语言认知规律,但如何运用有效举措来刺激学生认知能力的科学有序发展,则是语言教学中正确运用“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认识主体的个性是在社会化环境中塑造而成的。化个性塑造的途径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其方式有经验的示范和理性的化训练等。化个性塑造最基本的中介是语言符号。化个性塑造的实质是个体心理机制与社会化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